正在閱讀
東京都心的寶藏:松岡美術館「Amazing China」中國藝術精品展

東京都心的寶藏:松岡美術館「Amazing China」中國藝術精品展

A Treasure Trove in the Heart of Tokyo: Matsuoka Museum of Art Presents “Amazing China” Featuring Select Works of Chinese Art

本次展覽展出了館內豐富的中國藝術收藏,包括北齊至唐代的金銅佛像,以及明清時期的漆器、陶瓷、繪畫和清代的玉器。特別是明清時期的繪畫,館方委託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板倉聖哲進行調查和監修,精心挑選冊頁和卷軸的佳作,盡可能地展出明代早期和清代晚期的作品,也盡量呈現出題字和跋文。透過本次展覽,敬請欣賞超絕的工藝精華,感受源遠流長中國文化的深厚魅力。

松岡美術館是一間向公眾開放的私人美術館,館藏來自創辦人松岡清次郎(1894-1989)長期蒐集的藝術品,1975年在東京港區新橋的自家大樓內開幕,旨在「讓廣大的愛好者同樂」。松岡清次郎的收藏以東洋陶瓷為中心,也涵蓋日本畫、印象派等西方繪畫、中國明清繪畫、古代東方美術等各種類型。在松岡去世後,美術館新館在他位於東京港區白金台的宅邸原址重建,於2000年4月重新開放,成為城市中心的隱藏寶藏,館內空間安靜,讓人們能夠悠閒地度過時光,因此受到大眾的喜愛。

本次展覽展出了館內豐富的中國藝術收藏,包括北齊至唐代的金銅佛像,以及明清時期的漆器、陶瓷、繪畫和清代的玉器。特別是明清時期的繪畫,館方委託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板倉聖哲進行調查和監修,精心挑選冊頁和卷軸的佳作,盡可能地展出明代早期和清代晚期的作品,也盡量呈現出題字和跋文。透過本次展覽,敬請欣賞超絕的工藝精華,感受源遠流長中國文化的深厚魅力。

松岡美術館外觀。圖/松岡美術館。

金銅佛

佛教傳入中國大約是在公元前2世紀左右,即前漢時期。起初佛教並無雕刻出佛陀的形象,但隨著亞歷山大大帝的遠征,東西方文化開始交流,大約在2世紀左右,印度的馬圖拉地區(Mathura)和犍陀羅國一帶開始了佛像的製作。佛教文化歷經絲路上的眾多城市與國家,逐漸成熟,而在西晉滅亡後陷入動亂的中國社會則接納了佛教。本次展出的金銅佛是隋唐時期的作品,它們展現出各自時代的造型與特徵,宛如一個小宇宙,也傳達了祈禱的形式。

唐〈金銅觀音菩薩遊戲坐像〉,松岡美術館藏。(全期展示)。

漆器

中國的漆工藝歷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隨後在戰國、漢代和唐代達到鼎盛。宋代和元代時期,簡潔的無文漆器和雕漆等技法廣為流行。明代以上述傳統為基礎,進一步創造了新的漆藝技法,展現多樣化的發展。明初永樂時期(1403-1424)專為宮廷製作漆器的官營工坊成立,產出許多優異作品,特別是堆朱(剔紅)類型,這些作品並刻有「大明永樂年製」的款題。之後,各種不同器形的漆器在清代登場,乾隆時期(1736-1795)工藝精巧的漆器備受青睞,堆朱技法更為細緻化,開始在厚重的漆層上雕刻吉祥紋樣、山水人物等細緻精美的圖案。

清〈龍波濤文堆朱盒子〉,松岡美術館藏。(全期展示)

陶瓷器

天球瓶的原型源自西亞的高級金屬器,這種新器型在明代永樂和宣德時期開始流行。在天球瓶上,描繪飛龍的青花顏料「蘇麻離青」,據說是明朝第三代皇帝永樂透過下西洋而獲得的。蘇麻離青深邃的藍色和釉料的滲透效果,將白瓷襯托得更為耀眼,因含有的雜質而形成的鐵銹斑也是明代青花的特色之一。

明永樂 景德鎮窯〈青花龍唐草紋天球瓶〉,松岡美術館藏。(全期展示)

這件〈青花龍唐草文天球瓶〉是罕見的明代青花精品,類似品僅存於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伊朗的阿德比爾神廟(Ardebil Shrine,現伊朗國家博物館)和荷蘭公主國立陶瓷博物館(Princessehof National Museum of Ceramics)。這件作品是松岡清次郎在美術館開館前一年特別收藏的名品,因此別具深意。(文/寺島いずみ)

清 景德鎮窯〈青花胭脂紅雙鳳紋扁壺〉,「大清乾隆年製」款,松岡美術館藏。

明清繪畫:進入冊頁和卷軸的世界

在中國歷代繪畫形式中,畫軸、小畫面的冊頁,以及卷軸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畫軸懸掛於空間中,具有空間上的意義,至於冊頁和卷軸則需要觀賞者的主動參與才能欣賞,因此能提供更私密的觀賞體驗。冊頁的形式有點像相簿,在翻閱過程中,以相同的大小和格式呈現各種不同的圖像。而卷軸既可以一次展開全部來觀看,也可以慢慢捲動畫面,從右向左移動,享受時間和空間的變化。

明清時期的畫壇主要由文人主導,這些文人不僅從事繪畫和書法創作,也涉及畫作鑑賞和批評。在文人的人際網絡中,成員皆具備一定知識,他們彼此經常透過圖像來贈答,而冊頁和卷軸就很適合這樣的交流方式,因此被廣泛製作和欣賞。在這次展覽中,館方特別將冊頁全數展開,卷軸也完整展示,讓觀眾深深沈浸到畫的世界,體驗明清鑑賞者的感覺。

明代繪畫

談及明代繪畫,浙派和吳派是兩個極為重要的流派。浙派的組成多為出身浙江、廣東和福建的職業畫家,以活躍於杭州(浙江省)的戴進(1388-1462)為宗師。他們有許多供職於宮廷畫院,例如寧波出身的呂紀就是代表之一。至於浙派的畫風,包括了繼承自南宋的院體畫風,以及其他不同種風格。

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文徵明〈東湖草堂圖卷〉,松岡美術館藏。(展示期間:2023/10/24-12/10)
明 文徵明〈東湖草堂圖卷〉題字,松岡美術館藏。攝影/野久保雅嗣。

與之相對,吳派指的是以沈周(1427-1509)為首,活躍於蘇州(江蘇省)一帶的文人畫家們,後來又以文徵明(1470-1559)及其子弟為主力。吳派繼承並發揚沈周和文徵明的傳統,影響力逐漸擴至其他地區。之後,浙派被文人批評家斥為「狂態邪學」,步上衰落,在16世紀末期宣告終結。明代末期,隨著經濟的發展,職業畫家和文人畫家的區別變得比較曖昧,而在江南的各個城市,個性鮮明的畫風紛紛綻放。

沈周,江蘇省蘇州人,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被奉為吳派的創始人,在後世被與文徵明並稱。本次展出的〈縹渺峰圖卷〉繪(……節錄)

明弘治十七年(1504)沈周〈縹渺峰圖卷〉,松岡美術館藏。攝影/野久保雅嗣。(展示期間:2023/10/24-12/10)

(完整文圖請見《典藏.古美術》376期〈東京都心的寶藏──松岡美術館「Amazing China」中國藝術精品展〉,作者寺島いずみ、板倉聖哲。)

Amazing China 精深的中國美術世界

展期|2023.10.24-2024.02.11
地點|日本松岡美術館


【雜誌購買連結】

典藏官網
蝦皮

【更多古美術最新消息】

FaceBook
Instagram

板倉聖哲( 4篇 )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

寺島いずみ( 1篇 )

松岡美術館學藝課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