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藏身民宅的臺灣前輩畫家壁畫:以春萌畫會為例

藏身民宅的臺灣前輩畫家壁畫:以春萌畫會為例

Hidden in Houses, Murals by Veteran Taiwanese Painters - A Case Study on Chun-Meng Painting Society

春萌畫會成立之際,嘉義地方代表有林玉山、徐清蓮、施玉山、朱芾亭、蒲添生,臺南方面則有潘春源、黃靜山、吳左泉、陳再添。其中林玉山、潘春源、吳左泉除了從事如今我們認知的一般藝術創作,也在民宅板壁上留有許多作品,這在其他藝術家身上極少看到。這些作品的存在,也印證日治時期所謂的現代藝術與清代文人、匠師所傳承的閩粵美學其實彼此並不衝突。若要討論春萌畫會與地方的強烈連結,或許我們應該以另外一個角度重新認識這兩座古老且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

(編按:李維漢現就讀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投入文史研究,今年在嘉義梅山古厝中發現罕見的林玉山壁畫,令人驚喜。本期特邀李維漢專文分享於民宅發現的前輩畫家壁畫,以饗讀者。)

壁畫是一種古老的藝術表現形式,法國的肖維洞窟(Chauvet Cave)、梵諦岡的西斯汀禮拜堂、敦煌莫高窟、奈良法隆寺都能看到壁畫,可見其在人類藝術中的重要性。壁畫呈現的方式千姿百態,在臺灣則多以灰壁與木板壁為底質,先打地杖(註1)上彩,最後再正式繪圖。在繪圖階段,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前輩畫家參與其中。

在日人治臺,舉辦官方沙龍─臺灣美術展覽會之前,要定義「畫家」其實十足不易。在前清時代,繪圖精湛者,或為彩繪匠師,或為官宦人士與地方文人,嚴格來說沒有真正的藝術家。不過以今日之視角,這些前清時期的彩繪師與文人,筆者認為他們也是臺灣美術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頁。現在我們也能在臺灣民宅中,如臺中潭子摘星山莊、神岡筱雲山莊看到這些彩繪師與文人的創作。在臺灣美術展覽會舉辦後,有越來越多具備藝術天賦並且認真向上的青年,投入專業的藝術創作,使臺灣美術史向前邁了一大步。

上述文藝青年們,並非只在官方沙龍或者地方畫會等文藝活動現身,出於生計或對地方的熱愛,他們也時常貢獻藝術天賦於民宅之中。這些隱身民宅的壁畫創作,由於缺乏整理,顯得格外神祕,筆者有幸在探訪嘉南地區古厝的過程中發現這些精湛的作品,故作此文,希望讓讀者們一窺畫家們在民宅的精彩作品。

臺中市神岡區三角仔筱雲山莊清同治年間蔡催慶書畫,蔡催慶號壺蘭道人,福建晉江人,後渡海來臺定居於彰化,為清代文人畫家。攝影/李維漢。

嘉南與春萌畫會

日治時期,臺灣受到日本藝文團體之影響,民間藝文團體如雨後春筍般萌芽。1926年,在臺北活動的西洋畫家以七星山為名成立「七星畫壇」,當屬臺灣畫家們最早的藝文團體。而在東洋畫方面,以1928年由嘉南地區藝術家組成的「春萌畫會」為代表。

春萌畫會成立之際,嘉義地方代表有林玉山、徐清蓮、施玉山、朱芾亭、蒲添生,臺南方面則有潘春源、黃靜山、吳左泉、陳再添。其中林玉山、潘春源、吳左泉除了從事如今我們認知的一般藝術創作,也在民宅板壁上留有許多作品,這在其他藝術家身上極少看到。這些作品的存在,也印證日治時期所謂的現代藝術與清代文人、匠師所傳承的閩粵美學其實彼此並不衝突。若要討論春萌畫會與地方的強烈連結,或許我們應該以另外一個角度重新認識這兩座古老且文化底蘊深厚的城市。

國寶 林玉山〈蓮池〉,146×215公分,國立臺灣美術館藏,攝於國立臺灣美術館。攝影/李維漢。

嘉義本名諸羅,建縣於清康熙廿三年(1684),為當時府城以北最重要的軍事行政中心,歷經200餘年發展,到了日治時期,已然形成數條商業街,並且廟宇、官署、書院俱全。其中位在城中心城隍廟附近的米街,因為商貿往來頻繁,經濟基礎雄厚,故而奠定該地嘉義文藝中心的地位,不少書畫裱褙店雲集於此,造就林玉山、蒲添生等藝術家成長的厚實美學基礎。繁榮的商貿令街區居民樂意於藝文活動,距離米街不遠的諸峰醫院,其附屬的琳瑯山閣更時常雲集臺日東洋與西洋畫家,在此切磋文學與藝術,成為臺灣美術發展史上的美談。

臺南府城─臺灣最早的市街,自荷蘭統治時期開始一直到開港通商前(1624-1860),這座城市都是臺灣的政治經濟中心,來自中國大陸最精湛的工藝也隨之到來。相較於嘉義,臺南府城的宗教氛圍十足濃厚,五湖四海的人群,帶來紛繁多樣的信仰,同時也把各種不同的工藝帶至這座城市,從而奠定其以宗教為源頭的藝術創作氛圍。在臺南府城,每隔三五十公尺就能看見一間廟宇,走進這些廟宇,琳瑯滿目的木雕、石雕、泥塑、壁畫、剪黏、交趾陶,讓人目不暇給,這些獻給神明的空間,也提供了藝術創作者重要的舞臺。到了日治時期,雖然臺南已不再是臺灣第一城,然其深厚的工藝與宗教底蘊,卻讓這座城市誕生無數藝術創作者,從筆耕的葉石濤、畫水墨的潘春源、畫油彩的郭柏川,無一不彰顯臺南這座城市蓬勃的藝術創作生命力。

人間林玉山

筆者還記得第一次在美術館看到林玉山的作品時,心底對其創作油然而生的嚮往,他對大自然仁慈的描繪,以及細膩的情感表達,使人們對土地有了更深厚的認識。林玉山的成就遠不止於此,分析其少年時留下的手稿、畫作以及他在民間的創作,更能感受到一位成長在傳統城市的少年如何成為臺灣大畫家的心路歷程。

根據現存較為完整的畫稿可知,林玉山自童稚時代開始,就非常積極的創作,其創作靈感來源豐富多元,廟宇繪畫、民間信仰的版畫、講談社的雜誌、日本報紙、帝國美術展覽會明信片、書畫指導老師伊坂旭江(1879-1952)的畫稿……全部都成為他的養料,充實其創作內涵。在多年文藝薰陶下,林玉山在傳統文人畫與東洋日本畫創作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可惜現能驗證其成果的作品所剩無幾。

目前已知林玉山留存的民宅彩繪僅有位於嘉義縣梅山鄉瑞里村幼葉林的陳宅,為我們揭開了林玉山少年時代的神祕面紗。據文獻可知,除了幼葉林陳宅外,民雄鄉境內也曾有一間民宅有其作品,惟古宅已毀,現僅存海拔1000公尺高的幼葉林還能看到他的作品。

林玉山於幼葉林陳宅彩繪:七仙女,旁邊牌坊書寫「皇都市」,為董永遇仙女之處。攝影/李維漢。
林玉山於幼葉林陳宅彩繪:董永。此圖為橫跨整個門楣的長圖,包含七仙女與董永。攝影/李維漢。

幼葉林陳宅的作品落款時間為癸亥年,即公元1923年,這年陳宅重修完成,聘請彩繪匠師前來上彩,林玉山不知道因何人的介紹,最終來到了位在高山深谷中的幼葉林,在此完成他繪畫生涯中極具代表性意義的作品,那年他實歲16,虛歲17,是真正意義上的少年,距離他入選第一回臺灣美術展覽會還有4年。

林玉山於幼葉林陳宅彩繪:牧童遙指杏花村。攝影/李維漢。

幼葉林海拔有1000公尺,又是雲霧繚繞的山區,風化侵蝕嚴重,因此現存的板壁作品多已斑駁不清。幼葉林陳宅作品分為室內與室外,在室外部分,林玉山所繪製的作品都是白描墨畫,每幅皆為圖配詩文。雖然可能因林玉山彼時還年輕,臨摹之氣較重,故略顯匠氣,缺乏變化,但觀細部,仍可見傳統匠師所沒有的特色。以「牧童遙指杏花村」一圖來說,其腿部肌肉的立體表現,是受過專業美術教育者才有的技法。

林玉山於幼葉林陳宅彩繪:桐陰鳳凰立。攝影/李維漢。

室內板壁部分,林玉山的作品以雙鉤填彩設色為主要技法,作品中的人物、樹木、山石都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勾勒完成後再進行精細的上色與暈染。通體觀之,這些壁畫的作風其實並不類似閩粵風格,反倒與日本帝國美術院推崇的作風更加類似。這些板壁中保存最好的是文王聘太公,此幅圖中的姜太公雖經百年摧殘,可形象依然栩栩如生。仔細比對姜太公與伊坂旭江所繪的伯牙,可以發現相似度極高,或許林玉山的姜太公本質上是描摹畫稿而成。雖言畫稿,但不得不說,其功底之深厚,足可見東方線條的美感。

林玉山於幼葉林陳宅彩繪:文王聘太公。攝影/李維漢。

關於陳宅的彩繪,其實很多人都知道它的存在,只是較少人認真去觀察其細節,筆者偶然間發現林玉山少年時的落款─羅山立軒,並經林玉山之子林柏亭教授在筆法、用色、落款上的比對,才能確認。而今陳宅漸趨荒圮,亟需政府單位助其重生,若短時間內不為,則十年內可能灰飛煙滅。

林玉山於幼葉林陳宅彩繪落款「羅山立軒畫」,林玉山本名英貴,字立軒。攝影/李維漢。

潘春源在人家

潘春源(1891-1972),一位生於前清時代,成長於日本殖民時代,詩書畫三者均優的畫家,他在臺南乃至全臺灣的美術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少年時的潘春源曾遠赴潮汕求學,回臺後又積極與日人交流,最終形塑出其特殊且多樣的繪畫風格,其對水墨的掌握程度,在當時的臺灣屬於佼佼者,在當代傳統藝術工作者眼中,他是認真踏實且具有獨特美感的匠師與畫家。

潘春源於學甲李宅彩繪:風塵三俠。攝影/李維漢。

近期臺南市立美術館舉辦「春源畫室:畫師─詩人─劇作家─承繼者」特展,完整展示從府城打銀街潘氏彩繪世家的傳奇故事。從展覽中我們可以看到潘家各種各樣的作品,以及其堅持的理念。在展場之外,臺灣許多廟宇也可以看到潘家的作品,而在宮廟眾多的臺南市區,潘家的作品更是兩三步就能遇到。只是,當中潘家彩繪始祖潘春源的作品甚少,民宅又更少見。

潘春源於學甲李宅彩繪:紫氣東來。攝影/李維漢。

筆者唯一進去過有潘春源作品的宅邸是在臺南學甲的一個小村落裡,還記得看到落款時相當興奮。根據落款可知,潘春源到此創作的年份是1943年,在有紀錄的民宅彩繪中,年代算是相當久遠。其風格一方面與潘春源之藝術作品風格一致,另一方面囊括更多不一樣的創作手法。

以人物衣著而言,潘春源用了一貫的釘頭鼠尾描勾勒其輪廓,線條雖少,卻將衣物輕柔飄逸的感覺完整呈現,足可見其功力之深厚。線條勾勒完成後的設色,潘春源採用了淡彩技法,即僅在關鍵部分妝點顏色,其餘部分則暈染而開,在許多地方留下沒有上色或色彩極淡的空間。除了傳統東方繪畫外,潘春源在此宅還留下油畫筆觸的作品。這些油畫作品顏色相對而言較為鮮豔,顏料的厚實感也有表現出來,但從中我們還是能看到潘春源自己的風格,比如枝葉的層疊有致、自然交錯的勾勒手法。從線條、用色、書法來看,潘春源真正做到了宋徽宗趙佶所提倡的「詩、書、畫合一」之境界,是文人,是匠師,同時也是藝術家。

潘春源於學甲李宅彩繪「紫氣東來」局部。攝影/李維漢。

根據文獻記載,關廟葛宅、安平歐宅、永安黃宅都還保留有潘春源之作品,這次在臺南市立美術館的展覽中有展出歐宅、黃宅的作品,讀者可以身歷其境,感受其獨特的文人風範彩繪。

潘春源1956作〈虎〉,120×45公分,潘岳雄收藏,攝於臺南市立美術館。攝影/李維漢。

身分未明的奇妙畫家─吳左泉

在臺南東山的鄉間,有那麼間挑高顯著的宅邸,矗立在村落邊緣,那便是枋仔林李宅,一間也有差不多百年歷史,由溪北地區知名大木匠師余燦所完成的宅邸。枋仔林李宅建造時用心良苦,並且一直有人居住,屋況良好,是嘉南地區不可多得的文化資產。

吳左泉於枋仔林李宅彩繪:湖上騎驢。攝影/李維漢。

在宅邸的廳堂中,可以看到一位在春萌畫會中較名不見經傳的畫家─吳左泉的作品。由落款可知,吳左泉來自赤崁(臺南舊市區),而在春萌畫會的相關合影中也能看到他的身影,只是吳左泉在參與幾次活動後,便跟隨潘春源等人退會,其後在相關文獻中也難覓其身影,但看枋仔林李宅的彩繪作品,會發現吳左泉也是不簡單的一位畫家。

吳左泉於枋仔林李宅彩繪:富貴孔雀。攝影/李維漢。

李宅的彩繪年代是戊辰(1928),距今將近100年,保存依然良好,讓人感覺似乎沒多久以前才完成。相較於潘春源,吳左泉的用色更加成熟,其作品構圖大氣,生動活潑;用色自然,清麗典雅,讓觀者心情豁然開朗。在色彩運用上,吳左泉採用了大量的佛青色,這在一般民宅彩繪較少看見,而吳左泉的技法,讓這些佛青呈現如粉蠟筆般的質感,在筆者所看過不下百間的傳統民宅彩繪中更是絕無僅有。豐富多樣的人物,生動活潑的花鳥,一切人事物在廳堂中躍然而出,呈現欣欣向榮的姿態,雖然創作主題是流傳數百年的文人畫稿,然吳左泉融入其中對於構圖、用色的巧思,使其昇華,成為不可多得的人間藝術品。

雖然吳左泉在離開春萌畫會後,幾乎不可覓其蹤跡,然其留下的珍貴作品,已在民間埋下美的種子,今後必定將滋養更多美的追隨者。

吳左泉於枋仔林李宅彩繪:風箏小童。攝影/李維漢。

結語

臺灣美術經歷百年發展,至今呈現多元樣貌,在國際上也卓然有成,然藝術從來不只存在美術館、藝術節,也不僅僅限於政府規定的公共空間,更多時候,藝術是在每個人的生活周遭。在林玉山、潘春源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眾多來自民間藝術啟迪的身影,他們從身邊最親近的廟宇與字畫出發,一步一步接觸更多不一樣的藝術作品,最終形塑出屬於他們的風格,並種下藝術的種子,讓一代一代的匠師也好、藝術家也好,可以從中汲取養料。

潘春源1945年作〈花鳥圖〉,34×86公分,潘尚宏收藏,攝於臺南市立美術館。攝影/李維漢。

春萌畫會雖已解散,但其聚集的嘉南藝術創作者,卻對地方美學產生巨大影響,其後嘉南兩座古老的城市,藝術之風盛行,眾人在舊事物的基礎上,繼續改革創新,讓兩地藝術有了更多不同的樣貌。而那些遺落在人家家中的作品,也讓來訪的人們更能體會到什麼是臺灣在地的美學。在追求在地全球化,找尋臺灣特色的當前,這些作品值得我們認真看待。希冀不久的將來,臺灣的民間美學將為更多人所知,並有更多人重視愛護。

潘春源於臺南市八吉境五帝廟壁畫。攝影/李維漢。

註釋:
註1 地杖,壁面彩繪的基底層,在彩繪之底質上以灰作方式打出單色均勻的底,用以後續上彩。在京都銀閣寺,筆者曾經見過不上地杖,就直接上彩的木質彩繪。


【雜誌購買連結】

典藏官網
蝦皮

【更多古美術最新消息】

FaceBook
Instagram

本文原刊登於《典藏.古美術》9月號〈藏身民宅的臺灣前輩畫家壁畫──以春萌畫會為例〉,作者:李維漢。
李維漢( 1篇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