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香雪美術館藏中國繪畫及其影響 :「唐物語 有畫自遠方來」特展

香雪美術館藏中國繪畫及其影響 :「唐物語 有畫自遠方來」特展

香雪美術館是收藏了朝日新聞社創辦人村山龍平(1850-1933)所蒐集之日本和東方古美術藏品的美術館,於1973年在兵庫縣神戶市東灘區的御影開館。美術館腹地內,仍保留著村山龍平居住過的舊村山家宅邸(非對外開放)。館藏品包羅廣泛,涵蓋佛像、佛畫等佛教美術,刀劍、盔甲等武器,水墨畫、花鳥畫等繪畫,墨蹟、古筆切等書法,以及茶碗、花入、茶杓等茶道具等。館名「香雪」為村山的字號之一。2018年3月,繼神戶本館之後的第二座美術館「中之島香雪美術館」在大阪市北區的中之島開館。這次在中之島香雪美術館舉辦的「唐物語 有畫自遠方來」展覽,將集中介紹香雪美術館收藏的中國繪畫,同時也首度嘗試展出以中國繪畫為本,由日本畫家繪製的室町時代至江戶時代初期繪畫。

香雪美術館是收藏了朝日新聞社創辦人村山龍平(1850-1933)所蒐集之日本和東方古美術藏品的美術館,於1973年在兵庫縣神戶市東灘區的御影開館。美術館腹地內,仍保留著村山龍平居住過的舊村山家宅邸(非對外開放)。館藏品包羅廣泛,涵蓋佛像、佛畫等佛教美術,刀劍、盔甲等武器,水墨畫、花鳥畫等繪畫,墨蹟、古筆切等書法,以及茶碗、花入、茶杓等茶道具等。館名「香雪」為村山的字號之一。2018年3月,繼神戶本館之後的第二座美術館「中之島香雪美術館」在大阪市北區的中之島開館。這次在中之島香雪美術館舉辦的「唐物語 有畫自遠方來」展覽,將集中介紹香雪美術館收藏的中國繪畫,同時也首度嘗試展出以中國繪畫為本,由日本畫家繪製的室町時代至江戶時代初期繪畫。

本展將分為人物畫、花鳥畫、山水畫三部分進行介紹。

重要文化財 元 因陀羅〈維摩居士圖〉,49×28公分。圖/香雪美術館

在一開始的人物畫中,最該先提及的作品,當為重要文化財──因陀羅〈維摩居士圖〉,此乃香雪美術館藏中國繪畫名品之一。連同傳稱作品在內,因陀羅有不少描繪寒山、拾得、智常禪師、丹下燒佛等禪宗祖師像的作品,此幅則是其作品中獨一無二的維摩居士圖,相當珍貴。相較於頭巾和衣袍之描繪僅以寥寥幾筆捕捉大略的輪廓,維摩的面部神情則以細線勾勒,並透過添加濃墨於眼睛、鼻孔、嘴巴、衣襟、袖口和腰帶來突顯輕重層次感。此般以粗放筆觸粗略捕捉形體之表現,看來就像是在醉酒的狀態下所描繪,猶如畫上鈐印「釋氏陀羅醉餘玄墨」朱文方印所示。根據附隨於畫作,由筆跡鑑定家古筆了仲(1656-1736)書寫鑑定書記載,此畫最遲於享保十一年(1726)四月傳入日本,畫幅上方的題贊者「普門」則可能是南禪寺的開山祖師無關普門(1212-1292)。這次展覽也會同時展出諸如鑑定書等附件,介紹作品的流傳歷程。

元 傳梁楷〈蜆子和尚圖〉,20×16.9公分。圖/香雪美術館

傳梁楷〈蜆子和尚圖〉是尺寸不及色紙大小的小尺幅作品,這次是首度公開展出。由於其畫絹已變為深褐色,很難看清楚細線勾勒出的蝦子。但還是可以看出畫中主人翁形象:雖然剃髮,嘴邊卻留著鬍鬚;腹部則袒露至肚臍,且右手捏著長蝦的尾巴。雖說南宋繪畫中也能見到豆狀圓眼的容貌特徵,但袖口逐漸隱沒的表現和左腳呈平面式的刻畫等特殊畫法,據信是元代(14世紀)作品的特徵。

明 傳蔣子成〈松下布袋圖〉,118.5×62公分。圖/香雪美術館

傳蔣子成〈松下布袋圖〉亦屬首度公開。關於本作,東京國立博物館存有文政六年(1823)紀年之長野松代藩繪師三村晴山(1800-1858)所繪製的摹本。除此之外,還將展出明代正德八年(1513)方梅厓題贊的〈魚籃觀音圖〉,以及以中國繪畫為底本的白衣觀音像和吉祥天像等等。

明 傳徐熙〈蓮池水禽圖〉,右幅136.6×71.8公分,左幅136.8×71.8公分。圖/香雪美術館

誠如傳明代呂紀〈花鳥畫〉或傳徐熙〈蓮池水禽圖〉所示,香雪美術館現存的中國繪畫中,數量最多且含括大尺幅作品的畫類,正是花鳥畫。這類作品據信是在村山家接待茶會等客人時,用來懸掛在舊村山家住宅之日本館書院棟的壁龕內。

明 傳徐熙〈梅鷺圖〉,53.1×39.3公分。圖/香雪美術館

傳徐熙〈梅鷺圖〉描繪一隻白鷺單腳站立在尖端枯裂的白梅古木上。鷺羽的描繪相當細緻,其身軀外側刷染上淡墨,更突顯出色澤之潔白。這幅作品隨附狩野常信(1636-1713)在內箱蓋表上墨書畫題和畫家姓名,並書有一份鑑定書。狩野常信的箱書則經狩野周信(1660-1728)所鑑定。另外,外箱蓋表上尚有島根松江藩第十代藩主暨茶人松平不昧(治鄉,1751-1818)墨書畫題和畫家姓名,並製作了外箱的綠羅紗製疊紙(包裝紙)和墨書題箋。由於本作品被記載在松平不昧收藏的道具目錄《雲州藏帳.名物並之部》中,據此可以得知其不僅是松平不昧的舊藏,而且是他在寛政年間(1787-1793)以150兩從伏見屋購入的,就連其裝裱從那時起到現在都沒有變過。

室町時代 傳夏珪〈蟹圖、鯰圖〉,103.8×30.6公分。圖/香雪美術館

傳夏珪〈蟹圖、鯰圖〉係以輕巧的筆觸描繪出水中的鯰魚、小魚、蟹和藻類。其傳稱畫家夏珪雖以山水畫家知名,卻未留下描繪魚藻的作品,畫上所鈐的三方印亦非夏珪之物。由用筆和水墨層次觀之,此畫可能是室町時代(15世紀)的作品。根據箱身底部的墨書可以得知,本作乃是作為和歌山、高野山寶龜院之祕寶而流傳下來,於寬政八年(1796)時進行修復,並在此時被認定為「夏珪筆」。

明 傳馬遠〈踏歌圖〉,53.1×39.3公分。圖/香雪美術館

傳馬遠〈踏歌圖〉描繪了在相當於前景的堤岸上,一名持杖的老人猶如跺腳般地走著,前方還有兩名童子,呈現人們在迎來豐收的秋天,載歌載舞慶祝豐收的習俗。其背後有一塊巨大的岩石,更遠處聳立著陡峭的岩山。畫幅下半部與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南宋馬遠〈踏歌圖〉(以下稱為故宮本)相一致。本作也跟故宮本一樣,都以猶如斧削般的「斧劈皴」來描繪山石,繼承了馬遠的畫風。畫面右半部的樹木間,畫有一道弧形的迴廊,這樣的建築物在故宮本中也可以見到。由此可以推測,本作是從更大的畫面中截取出來的一部分,但由於稍加改變了主題和構圖,因此失去了故宮本中的空間深度,也讓人感受不到潮濕的空氣感,其時代看來比故宮本要來得晚。此外,本作的箱子上貼有寫上馬遠「山水」的貼紙,隨附的古筆了意(1751-1834)鑑定書以「山中杜子美圖」命名之。《古書畫仮目錄》中稱之為「傳馬遠 山中杜子美」的作品,應當就是這件。杜子美其人,正是著名的詩聖杜甫,前景所描繪的跺腳老人,或許可以看作是在山中遊玩的杜甫吧。

從香雪美術館收藏的中國繪畫,我們可以瞭解到這些作品在遠渡重洋之後,在日本是多麼地受到珍視,以及日本人究竟是如何欣賞中國繪畫的。此外,即便是以中國繪畫為本而在日本製作的繪畫,也是瞭解日本對中國繪畫之接納以及日本人對中國之嚮往等方面的有效資料。創生於中國的作品,從遙遠的大海千里迢迢而來,請各位務必前來會場參觀,品味這些作品的「故事」。

唐物語 有畫自遠方來

展期|2023.06.17-07.30
地點|大阪 中之島 香雪美術館


(完整文圖請見《典藏.古美術》369期〈香雪美術館藏中國繪畫及其影響──「唐物語 有畫自遠方來」展,作者:鄉司泰仁。)

【雜誌購買連結】

典藏官網
博客來
蝦皮
UDN電子雜誌
讀墨電子雜誌

【更多古美術最新消息】

FaceBook
Instagram

鄉司泰仁( 1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