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簡子傑 X 蔡佩桂專欄】謝謝關心!台南民治議事廳的「意識現場」

【簡子傑 X 蔡佩桂專欄】謝謝關心!台南民治議事廳的「意識現場」

在展覽「意識現場:議事廳」中,昔日的縣議會大樓帶給我的也是類似的感受,但我指的不是某種歷史空缺帶來的創傷經驗,而是那種傷口猶在,卻不再有述說自身故事的迫切性的感受,對於多半試圖回應場域特性的藝術作品,空蕩蕩的議事廳給了一張像是「謝謝關心」的淡漠表情。
這種創傷經驗並不罕見:一時半刻間,自我與他人的界線變為模糊,思緒並不是你能控制的總是鎖定在一些你寧願不去感受的東西,對於偶然遇到的街角陌生人,你會滔滔不絕地對其傾訴,而且因為總是有一些能察覺不對勁而對你釋放出善意的善心人,一不小心,你便會流露過於豐沛的情感,在這些對話後頭,卻是一道夕陽下無限延長的、彷彿正在吼叫的陰影。然而,總是有事過境遷的時候,創傷就會演變為隱隱作痛的感覺,你終於能夠恪守身為都市陌生人的合宜間距,不需要倚賴情緒就能堅實地踩在原本的角色設定,對於過去情緒低落時不小心掃射到的人事物或場景,現在的你理性地抱持著遺憾,但真的已經不再如此而有「謝謝關心」的尷尬感受。
丁昶文《先知》與《北方》,現成物、陶器,視現場尺寸而定,2018。(現場工作室提供)
***
那天傍晚在就快要失去光線的新營,丁昶文和李欣芫帶著我們仔細地看了「意識現場:議事廳」(簡稱「意識現場」),昔日的縣議會大樓帶給我的也是類似的感受,但我指的不是某種歷史空缺帶來的創傷經驗,而是那種傷口猶在,卻不再有述說自身故事的迫切性的感受,對於多半試圖回應場域特性的藝術作品,空蕩蕩的議事廳給了一張像是「謝謝關心」的淡漠表情。
在融合了漢式廟殿元素卻有著西方門廊構造的入口大廳上頭,雖然已經改掛「台南市議會」牌匾,但在入口方便貴客蒞臨的弧形車道上,卻已經停了好幾輛擋著去路的黑頭車,很明顯的,這是一個處境尷尬的地方,裡面雖還維持著縣市合併前的空間配置,但區隔這個場域與外面的邊界卻已模糊,丁昶文跟我說,這個過去體現地方自治精神的民主殿堂,現在更多的是作為社區休憩場所。
奈哲爾.布朗(Nigel Brown)《民主象棋》,現場錄音、檔案錄音、揚聲器、FM發射器、攜帶式收音機,2018。(現場工作室提供)
奈哲爾.布朗(Nigel Brown)《民主象棋》,現場錄音、檔案錄音、揚聲器、FM發射器、攜帶式收音機,2018。(現場工作室提供)
這也難怪,在名為《民主象棋》的作品中,澳洲籍藝術家奈哲爾.布朗(Nigel Brown)選擇在議事廳對面人潮熱絡的南瀛綠都心公園,錄製了民眾下象棋或賭博的聲音,並在議事廳內有著環形會議桌上,藉著桌上型麥克風所附的擴音器進行播放,而李欣芫的裝置暨行為表演《一池水、一群鯉魚、敲》則分別錄製了廳內一處魚池造景水面上下的聲響——這些貫穿空間內外的聲音或水,有著一種同語反覆的詩性構造,就好像它們只是來自它們原本來自的地方,而喪失昔日公共功能的建築,仍無礙藝術家在其中尋找某種貫穿內外的東西的企圖。
丁昶文《先知》,錄像,16’20”,2018。(現場工作室提供)
***
然而,這種貫穿卻完全不同於1990年代一波「空間解嚴」浪潮,如果說先前的世代訴諸的是從威權體制桎梏進行掙脫,非但政治氣氛與造就失能空間的理由已與以往大不相同,我們也很難以在這個縣府層級的議會投射太多具有意識形態意義的知性關注,作為觀眾的我們,會在聽見作品聲音的同時接收到大量的背景音,帶著不負責任的新奇感遊歷一輩子不太有機會進入的議長室,在四樓的八角樓,雖然能夠發現三位藝術家合作的裝置作品,卻會被這非常適合眺望的置高點本身的空間所吸引,帶著窺伺意味濃厚的凝視,才忽然回到作品存在的意識中。
藝術家共同合作作品,複合媒材,視現場尺寸而定,2018。(現場工作室提供)
當然,我上面的描述並不是為了要各位低估三位藝術家投注於地方脈絡的田調準備——純粹就作品而論,展覽中最讓人驚豔的,無非是丁昶文兩件不僅好看也深刻地回應著場域特性的錄像作品,在《先知》一作中,返鄉青年在廢墟中的遊歷讓我們認識了對台南縣有諸多貢獻的戰後首任台南縣議會議長陳華宗,而《北方》則透過搬演拉胚製作的過程,使得當初因風水之說而遭撤除的建築元素「寶頂」得以象徵性地回復——首任議長與寶頂,看似填補了台南——地方自治——歷史的當下空缺,但也在這「使其完整」的創作姿態中,它們正好被露了這是作為「創作」而非歷史的設定。
丁昶文《北方》,錄像,10’50”,2018。(現場工作室提供)
***
在這裡,我強烈地感受到,這些藝術家的創作驅力,並非當我們將民治議事廳放回歷史中時所凸顯的空缺,而就是在它的此時此刻,那作為鄰近社區活動場域又摻雜著過去身影的綜合性現狀;如果說,創傷是指某種難以納入象徵秩序的痛失(loss)經驗,並導致對象變成一種物(thing)的體驗,然而,這棟建築雖然一方面喪失了過往活力,卻也很快地被新的秩序所填滿,被某種相較於抽象的歷史還要來得更鮮活具體的東西所填滿,這個東西不是象徵秩序那種施虐狂般的超我意識,而是讓「我們」得以相互連結的日常,這種日常早已習慣痛失,傾向為失去意義的對象找到作為物的其他功能,例如成為花器。
面對這種綜合性現狀,似乎也回應了李欣芫在《一池水、一群鯉魚、敲》留下的問題:在她進行行為表演的裝置地點,議事廳內部魚池造景上方有個天井,藝術家在天井上吊掛著幾個我們必須抬頭才能讀到的文字:「我們/如何/意識歷史?」
李欣芫《一池水、一群鯉魚、敲》,竹管裝置、雷射切割、聲音、現場行為,2018。(現場工作室提供)
關於這個大到不能再大的問題,讀過《想像的共同體》的人可能會回答:歷史作為一種敘述正是形塑出共同體的東西,但在台南民治議事廳,意識型態式的抽象辭令可能並不管用,丁昶文對於地方的細膩考察,畢竟留下了更多的作為個人而非宏觀脈絡的創作,這些作品卻凸顯著藝術與此時此刻的緊密關係——它們真正捕捉的是貫穿於議事廳精神界線內外的中介元素,這些元素無礙於讓我們意識歷史,但這種歷史卻不再是形塑出共同體而是「我們」的歷史,是關於社群而非國族的歷史,或也因此,這樣的歷史如此貼近我們習以為常的周遭,它所召喚的美學不至於會上升到政治美學的絕對境地,卻不時讓物退回到只作為物的狀態。
我忽然覺得,如何意識歷史是個藝術問題。

獻一朵花給政治
文|蔡佩桂
不是花之子,太陽花和大腸花大約都離開茶餘飯後時,展覽「意識現場」像一朵花,獻給政治。
閱讀簡子傑的文章,佐以網路上相關新聞與影片(尤其,有賴美惠議長的那一支),我留下這樣的印象。
很巧,最近剛和學生講了我在孩提時代課本中的「一朵花」的故事,那應該算是勵志版的蝴蝶效應故事。一個懶散、生活混亂的人,獲得意外的禮物,那是一朵美麗、嬌嫩的花朵,需要乾淨的花瓶來襯托,花和瓶又需要乾淨桌面、乾淨房間、乾淨四週⋯⋯,終於還需要一個乾淨的人,才能好好欣賞。一朵花於是帶給這個人從微而著、從外到內的改變,發揮著藝術夢寐以求的力量。其實,這朵花還真的滿能比喻為「藝術」,花是禮物,藝術也是生活的禮物(gift);花的纖美具有難以言傳的感官性、此時此地性,藝術亦然;花需要花瓶等框架/台座,不只是為延續生命,更是因為需要一個「純淨」來襯托,藝術亦然。
丁昶文《北方》,錄像,10’50”,2018。(現場工作室提供)
新營民治議事廳,台南市經發展局擘劃為未來「台南創業基地雙引擎」之一(另一為台南市舉重館),展覽「意識現場」為這未來的引擎裝置了由建物寶頂轉換成的花器和藝術之花。引擎和花的相逢,超現實的世俗啟蒙?我期待不可承受之輕,引發鉅變的那蝴蝶的美麗翅膀輕拍。
李欣芫《清潔行動(循跡者)》,現成物、現場行為,不定時持續發生,2018。(現場工作室提供)
簡子傑、蔡佩桂( 10篇 )

「旁邊有風,我們在這裡囉嗦.不說沒有文化/心の俳句」 專欄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