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演
流光變奏:安卓藝術4.0的穩健新局
安卓藝術於新年之交從和平東路大樓內的舊址遷至大直內湖一帶的新址,於1月8日正式整裝亮相。喬遷首展以「流光」為題,精選已合...
最野性,最無懼,最溫柔──陳裕仁的粉彩創作與人生
陳裕仁(Eric Chen),大家習慣稱他Eric。在一年多前,沒有人意想得到Eric會畫畫,包括他自己。翻開資歷,一系...
更長的流放:「一帆風順—高俊宏個展」
如果小猛捧與金三角、古道與山林都是(或曾經是)介於不受治理與治理之間的空間,經驗的喪失交換的則是沉降的身體,無從連續。沉...
約瑟夫.阿爾伯斯的色彩及其極簡美學
極具影響力的德裔美國藝術家約瑟夫.阿爾伯斯(Josef Albers,1888-1976,一譯亞伯斯)幾乎盡其一生都致力...
在城與家之間開創新局,2021台灣設計展在嘉義市
近年隨著地方政府促進觀光與展會經濟,台灣設計展也從設計專業展會,逐漸擴散成為形塑城市品牌,與推動城市改造的工具之一。中央...
萬般皆是緣法:魯道夫.波蘭斯基的「自動性」創作
正於上海阿爾敏.萊希(Almine Rech)畫廊展出其於該畫廊第二次個展「阿派朗」(Apeiron)的維也納藝術家魯道...
流變,雙生:「夢的棲居:劉芸怡、盧嬿宇雙個展」中的動態潛流
劉芸怡與盧嬿宇此次雙個展以「夢的棲居」為題,揭示兩人透過創作不斷復返的母題,皆以不同形式與其各自的潛意識、與介乎真實與非...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獻給李淑枝與劉天球
我突然領悟了「湖底田水上考古」影像中的數橋與過橋、大社至甲仙的路徑、拍攝父母親系列作品的側錄、蒐集而來的無主物件等,以及...
北美館2022年度展覽預告:兩檔國際合作大展、前輩藝術家回顧與聚焦1980年代
臺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稱北美館)今日(29)正式宣布2022年度重點計畫。十餘檔展覽囊括各個世代的藝術家個展、重量級國際合...
島之衝突美學:郭振昌剪黏般的吞咽出台灣文化通象
近期於赤粒藝術的「從何開始—啟動」郭振昌個展,在其創作畫面上經常出現以「拼貼」方式來並置圖像與符號,而這樣的概念手法也呼...
文章導覽
1
...
68
69
70
71
72
...
129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