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演
挑戰普羅觀眾,鬆動地緣想像——香港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再紡東亞系列二:邊織邊拆的網」
「再紡東亞系列」展覽分成兩部分,去年開幕的首章「手中的羅盤」由 15 組設計師與藝術家聯合參展,從生活化角度切入東亞的思...
無法對焦的視野:2022惠特尼雙年展「保持緘默」
本屆惠特尼雙年展的主題「保持緘默」來自美國口語,意指對任何敏感性資訊或秘密避口不談,以免招致危害,通常接著某件必須保密的...
當一切堅固的東西都(再次)煙消雲散:「鏡子:療癒工藝線上展」
由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主辦、策展人洪秉綺所策劃的「《鏡子》療癒工藝線上展」,在疫情之中轉為線上展出,或巧不巧地回...
從紐約到東京的名畫盛宴: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西洋繪畫500年
特展分為「信仰與文藝復興」、「絕對主義與啟蒙主義的時代」、「革命與人民的藝術」三部分,以編年史概念為展覽架構。國立新美術...
【威尼斯雙年展現場報導】夢之乳:讓我們談女性而非女性主義
藝術史將會記住「第59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這個女性藝術家超過八成的主題展,一舉扭轉威雙男性主導的歷史。儘管如此,策...
千絲萬縷,經典慢時尚:專訪國立故宮博物院「鏤繪集錦─緙繡山水人物特展」
緙繡作品極少數留有名款,現今可見如宋代沈子蕃、朱克柔,與明代以顧名世家族聞名的顧繡等。除上述的沈子蕃,朱克柔技藝超群,現...
剩餘物中的狂喜:李傑,這些年
要理解李傑的作品,從那些影像內容與文字間去解讀,是一種方法,但無法保證是否會徒勞無功;然而若從那些「無法控制」的過程去與...
回首創作近甲子,筆墨酣暢方寸中:李義弘回顧展
在創作上卓然成家的李義弘首度在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李義弘:回顧展」,由王嘉驥擔任策展人。考量本次回顧展的時間跨度甚大,因...
虛實之間打造遺址現場:涂維政個展前進法國尼斯亞洲藝術博物館
臺灣藝術家涂維政「現在的未來:國家博物館的卜湳文明」個展,在文化部駐法國臺灣文化中心的促成下,4月27日起至7月3日至法...
卡拉永遠OK:客廳、酷兒、家族系譜
展覽「圈內」是由國北教CCSCA學程的Ariana Lombardi所策劃的「酷兒」(queer)展覽,英文標題「Bec...
文章導覽
1
...
62
63
64
65
66
...
129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