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演
藝術展演
2022臺北美術獎評論:不須急著否定過去,也不急著許諾烏托邦地座標當代
當代視覺藝術創作在複媒與多媒體裝置作品格式衍生的困局,在於它重蹈了某種「作者電影」或「作者劇場」甚至是「名家建築師」的覆...
單一材質如何策展?關於「透明大百科 Glasspedia」的考現、轉譯、開源
去年新竹市玻璃設計藝術節以「透明大百科 Glasspedia」為題,以新竹公園為主場,展開聚焦「玻璃」的慶典,包括展覽、...
愉悅的踰越:法蘭西斯.艾利斯的稚氣地緣政治遊戲
文化人類學家約翰.赫伊津哈(Johan Huizinga)通過其知名的著作《遊戲的人》(Homo Ludens)進行了一...
走進城市中的藝術亮點,東區「藝廊響應」輝映2023台北燈會
2023年在台北市舉辦的「光源台北」台灣燈會活動,在胡氏藝術的策劃下號召東區商圈的六家藝廊聯手參與「藝廊響應」活動,於燈...
搬演結構的難題《母親》
現在幾乎沒有哪一位認真的學者會在「共時」與「歷時」擇一而論,我們都知道結構和發展、社會與歷史就算彼此不同,仍然構成一個統...
回望幕起之時,東南亞藝術先鋒的不朽身影:厲蔚閣首現「風景這邊獨好:新加坡及越南現代繪畫」
厲蔚閣亞洲(LGDR & Wei)於香港空間舉辦的「風景這邊獨好:新加坡及越南現代繪畫」,透過學術與歷史軸線的梳理,呈現...
酷不酷盡在不言中:關於吳宗岱《Bàn-tāi》與藝術「政確」的問題
2022年底,吳宗岱在官田設置的作品《Bàn-tāi》引發媒體關注,在網路社群上傳播開來,更有許多藝術領域內的專業觀眾對...
現場之間的氣氛:從「感知現場」談空間裝置型展演與其現象
「感知現場」的空間裝置裡並沒有明確且主觀的敘事,它選擇以低限主義藝術那裡取得的劇場性,營造開放的現場,這令我聯想到近年來...
印象派名作續留法國,LVMH集團出資4,300萬歐元,購贈《划船派對》為奧塞美術館典藏
法國精品龍頭LVMH集團日前出資4,300萬歐元,購得印象派畫家古斯塔夫.卡耶博特的《划船派對》,捐贈為奧塞美術館的館藏...
橫山書藝雙年展「法與無法交織的年代」開展,展現當代書藝新視野
橫山書法藝術館於2023年1月20日至4月24日展出「2023年橫山書藝雙年展:法與無法交織的年代─書法作為一種視覺形式...
文章導覽
1
...
59
60
61
62
63
...
140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