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演
探索不丹佛國藝術美學:傳統唐卡與當代藝術的交匯
濃厚的宗教色彩及長期的鎖國政策,讓不丹一直蒙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其中作為藏傳佛教重要文化瑰寶的「唐卡」藝術,色彩豔麗具濃郁...
傾聽裂隙的迴聲:「2023綠島人權藝術季」開展歷史與當代人權議題的對話
總策展人蔡明君也表示,能與政治受難者前輩及家屬們合作,感到幸運並致上無比感謝。蔡明君提及,策展團隊在籌備過程中不斷自問,...
是新議題,還是舊政治:「台北生成現場-列島雜湊2023」加密藝術策展如何評論?
審視目前加密藝術的線上/下策展邏輯,經常更強化傳統藝術世界以殿堂級的藝術巨星(知名背後通常等於作品價格的高昂),來號召展...
在美術館蓋一座沉浸式電影院:陳芯宜「無法離開的人」正式開展
北師美術館延續過往對臺灣歷史與藝術的高度關注,與國家人權博物館共同主辦,在地實驗與高雄市電影館協辦,將於2023年5月6...
一個神話的、跟一個當代處境的交集:鄭淑麗與東冬‧侯溫創作對談
藝術家鄭淑麗與東冬‧侯溫近期首次合作製作科技劇場《遊林驚夢:巧遇Hagay》,這次合作兩人分別初嘗試了科技、劇場的方式,...
熱帶世界裡的歡快與陰鬱 喬爾.梅斯勒創作中的創傷再現與變形
美國藝術家喬爾.梅斯勒(Joel Mesler)的創作以童年回憶為基礎,畫面流露的愉快氛圍與幽暗創傷之強烈對照,為其作品...
【metameta專欄】明日和合《等待果陀》中的「世界」問題
貝克特的《等待果陀》與明日和合的《等待果陀》兩者間主要的差異,就在於這兩個作品把等待與期待的差異放在不同的基礎上:貝克特...
【國美館35周年】跨世代200件台美典藏精選展:與館內策展人黃舒屏、賴駿杰有約
國立台灣美術館舉辦「時代記憶:國美35典藏精選展」,展覽由國美館研究人員黃舒屏及賴駿杰擔任策展人,一舉展出自1988年開...
17世紀全球貿易奢侈品的新世代:荷蘭國家博物館「維梅爾大展」首度聚集28件稀世名畫
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推出「VERMEER」維梅爾大展,展覽從7個國家14家博物館以及私人收藏匯集28...
作為雕塑的條件:看嘉美館「定神-蒲添生臺灣頭人巨帙」
策展人許遠達以台灣雕塑家蒲添生的胸像,作為嘉義市立美術館「定神:蒲添生雕塑巨秩」的主軸有其重要意義。彼時,台灣美術環境一...
文章導覽
1
...
50
51
52
53
54
...
133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