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佩怡
【南方潛能專欄】「絆」在一起:交會地方,藝駐共創
「交會地方,藝駐共創」計畫已經進入第四年,從與地方文化館的合作開始,今年度的「怎麼絆」更擴大參與,開放台東縣境內有進駐合...
【南方潛能專欄】手拉手,把大家圈在一起:森川里海藝術季的魅力所在
在地方藝術季泛濫成災的臺灣,位於花蓮豐濱鄉部落的「森川里海藝術季」有何特殊之處?又有何魅力?2021年「森山里海藝術季」...
從藝術家個體出發的小運動,2024年橫濱三年展「野草-我們的生活」
「野草-我們的生活」這個展覽層次豐富,既有深沉思想,但又刻意在展場展現躁動、尖銳、混亂、解放的特質。策展人強調藝術家個體...
藝術即抗爭:與撒烏瓦知部落合作的《植—物 新樂園》為行動計畫
「藝術即抗爭」作為特定價值的載體,可引起社會及政治改革的實踐,也可彰顯個人的生活權利及其社會正義。不僅為公共討論創造空 ...
非暴力抗爭運動當下,創意與藝術實踐:抗爭現場的藝述?藝術?
318學運二十四天的佔領期間,抗爭現場的創意生產與藝術實踐,我們該如何透過當代藝術的視角,看待過程中生產的「物」?這些藝...
當代藝術與社會運動之間的關係,是平行世界、互相衝突或是互為主體?
我們可否視「藝術/運動」為擴張的藝術範疇?當代藝術的機制,包括美術館、雙年展、藝術獎項、藝文政策等,在社會運動當中可扮演...
【呂佩怡專欄】如何歷史性地思考當下?以藝術叩問現實:第十五屆沙迦雙年展的反思
第十五屆沙迦雙年展「歷史性地思考當下」(15th Sharjah Biennial: Thinking Historic...
策展意識與獨立意識:重審台灣策展二十年
「二十年」正是一個很有趣的時代與歷史分界點,由現在往回尋溯,那便是發生於九○年代初期解嚴後不久的台灣。那幾年間台灣引進「...
【呂佩怡專欄】以「進住/駐」為方法:張恩滿與司降的合作實驗
「呂佩怡專欄」以「南方潛能」為專欄命題試圖在變動之潮中定錨,視「南方」為翻轉既定現實的潛能之地,將「南方」作為當下全球困...
向南方學習:閱讀《東南亞:策展空間》
《東南亞:策展空間》中文版出版最有價值之處在於,將東南亞區域作為台灣當代藝術與策展的一面鏡子。向南方學習,更可看見自己,...
文章導覽
1
2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