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牧青
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特約主筆
【美術館專業專題】美術館自製、諮詢委員、審議、策展多重概念混用的燒夷彈—機構法制的「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釐清
藝術界面對爭議事件將「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混為一談,在議題上或而滑坡,或而偷換概念,實在需要藉由當前的案例再次釐清。
【景總麵包店#4】國際日報、恐怖監視、李亞頻案與摩城名曲公案:80s名曲〈Somebody’s Watching Me〉的神預言?
〈Somebody's Watching Me〉影片開頭cue了一份華文報紙《國際日報》長達8秒鐘,這是高雄創辦國際商工...
藝術村20歲成全行政園區都更,也請成全藝術在中央地帶呼吸交流的基因
介於臺北車站到華山之間的廊帶,這十多年來已演變過幾次開發意圖,7月5日由市政府文化局發函給藝術村營運部的公文,指示TAV...
大學法人化的前哨戰?論台藝大新任「牙醫副校長」帶出的三層議題
台灣藝術大學透過官方帳號宣布由臺大醫院牙科部蔡志孟主治醫師出任副校長。訊息一出,許多師生和藝文界人士表示訝異與譁然。
【景總麵包店#3】農村出代誌!《勸世三姊妹》國罵宣傳曲召喚了保守文化的簡單對壘
《勸世三姊妹》這部4月曾在衛武營公演僅一場的讀劇音樂會,其唯一片段(或據聞是第一支宣傳影片),在6月25日星期五上傳Yo...
laissez-faire的北市檢疫政策,再談芳怡姐松菸案,呼籲松菸進出人員應全面篩檢
以昨天的數據來看,快篩陽性率2.1%,低是低,但只有42位,除回去,代表台北市只篩了2000位。羅一鈞發佈的目前全國PC...
【北方以北專欄】只剩作品目錄的現成物菜尾,評選2020台北雙年展最糟糕作品
創作者的心虛,來自於對這個他們若不引用、若不像現成熟食一樣端上桌就無法放心詮釋的世界,創作自由最無底洞的包容,卻成就了只...
【後驗的後設】評論之眼,得以穿越第四面牆逕行「道德越位」的創作吹哨嗎?
身處在大量資訊洗禮的後驗世界、普遍均有程度深淺不一的後設美學形式時代,我認為還是有必要釐清「第四面牆」在劇作與現實世界間...
你看的是「紀錄片」還是「被紀錄片」?重新審視當代紀實創作在「委託供養」時代的倫理和有效性
當委託製作生態全面說話,我們恐怕要先搞清楚,是藝術需要紀錄片,還是被紀錄片的槍手等著不同掌鏡者用作維生的養份。
從《游牧人生》的紀錄/劇情兩面體裁,論當代電影獎項的「菁英式補償」徵候
《游牧人生》首映在全球疫情橫陳的2020年,增添它甚囂塵上的呼聲,漫威電影《永恆族》早在《游牧人生》拍攝之際即送上大約,...
文章導覽
1
2
3
4
5
...
12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