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HYU

263 Articles Published | Follow:
首次由黑人女性掌舵!Naomi Beckwith是否能帶領「卡塞爾文件展」從反猶陰影中復甦
第16屆卡塞爾文件展宣布,美國古根漢美術館副館長兼首席策展人娜歐蜜・貝克維斯(Naomi Beckwith)擔任第16屆...
「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於北師美術館盛大開展:近七十組經典作品亮相,橫跨嬉皮年代到Y2K
本展奠基於日本青森縣立美術館「從W Collection看草間彌生的軌跡與奇跡」之成果,汲取收藏家W Collectio...
百科全書過時了?桃園兒童美術館「新說小百科」透過知識轉譯,重新搭建親子對話橋樑
在網路搜尋引勤搭配AI技術強勢發展的時代,對於知識的尋求已不再依賴傳統的百科全書。乍看之下,《漢聲小百科》似乎過時了。不...
不只是政治手段,「南島」的新動態意義:臺東美術館首檔連結毛利文化的跨國展覽「without centre, without limits」
此次駐地交流展的核心也同樣聚焦於文化交流,不過策展人林怡華卻對「南島」一詞提出反思。她提問這個過往用以對外宣稱文化連結的...
「沉浸體驗」不再是只為使用者製造幻象,以高雄電影節 XR DREAMLAND 為例的反向提問
沈浸,本身不再只是單純為體驗者製造幻象,相反地,正如同2024於高雄電影節獲得「最佳沈浸獎」的《記憶如沙》所代表的另一種...
北美館公布2026年威尼斯雙年展,由青年世代創作者李亦凡代表參展
展覽落幕之際,館方也同步正式宣告,2026年第61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將由李亦凡代表參展。提名委員會指出:「李亦...
逼近「奇異點」?C-LAB未來媒體藝術節——在科技革命時代對AI的開放式提問
今年在AI狂潮下,多數作品、展覽都汲汲營營的討論AI對藝術生產、對觀眾的影響,談及策展人們如何看待AI在未來藝術創作中的...
一個老左派的「全球南方」之路:《吿別──到南方去》
在《吿別──到南方去》劇中,台灣的差事劇團與釜山的空間劇場於牯嶺街小劇場呈現了切.格瓦拉1967年決定赴玻利維亞革命前,...
技術是我們想像世界的方法:許家維「矽晶小夜曲」的數位觸感與歷史
許家維創作念茲在茲的核心議題就是「技術」,尤其他又是以影像作為創作的主要媒材,而影像的使用幾乎每一個層面都會涉及技術的討...
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和精彩活動,以「所有令人屏息的」為號召,邀請觀眾重新想像世界
本屆亞雙展由臺灣獨立策展人方彥翔擔任召集人,邀請常駐法國的亞美尼亞策展人兼編輯安妮.戴維狄安、菲律賓藝術家兼研究員墨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