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HYU
286 Articles Published
|
Follow:
攝影師劉振祥獲2023台北電影節卓越貢獻獎,彰顯劇照攝影的藝術價值
劉振祥認為世界上顯少有對劇照師肯定的獎項,這次獲獎即是證明劇照攝影的重要。台北電影節諮詢委員也表示在評選時是全票一致通過...
文心藝所台灣首個展:如水般流動,羅尼.霍恩作品中的詩意隱喻
1980年以來,雙重性的概念和隱喻經常在霍恩的作品中被提及,成對與並排呈現的雕塑裝置和攝影,皆傳達相同與差異性的感知。著...
尤倫斯藝術中心創辦人家族內鬨,槍響人死、徒留中國當代藝術一頁滄桑
據比利時《La Libre》報導,支持和推廣中國當代藝術的重要收藏家米莉恩‧尤倫斯(Myriam Ullens,1952...
【曼谷藝術空間春季連線#3】ATT 19 Gallery藝術總監Mook談空間經營與泰國藝術市場
Mook表示如果觀眾不理解藝術品背後真正的價值,很難形成一個成熟的藝術市場,如何經營本地觀眾其實也就是培養泰國新一代的收...
【博物館的臉:機構社群行銷】社群第一步:我們該選擇什麼平台?
小團隊大多一人身兼多職,能夠精準掌握的平台不多,也無法針對各平台特性來精煉素材,往往流於交作業的心態。我建議可以專精一個...
重返線性觀展策略:踏上2023寶藏巖光節「天選之人」的12段英雄旅程
寶藏巖光節「天選之人」,用光影探索歷史悠久的寶藏巖聚落,這次以「劇場劇目」為概念設計的展覽,彷彿回應位於高密度人口聚集地...
【曼谷藝術空間春季連線#2】100 Tonson Foundation的當代建築實驗場「FIELD COLLAPSE」
建築作為一個動詞比作為一個名詞也許更值得被討論。作為動詞的建築更含納一種有關協作的、社群主導的過程成果,我們可以想像在施...
「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從雕塑開始的探問
「未來身體:超自然雕塑」由33件雕塑和錄像構成,但雷澤自述幾乎每部錄像皆隱含雕塑的形貌。這樣從「雕塑」開始的敘事策略,其...
尊彩藝術中心率11位台灣藝術家前進2023 Art Basel Hong Kong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
本屆Art Basel,尊彩藝術中心以台灣藝術發展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十位藝術家,作為展覽主題。自1920年代至2023年...
亞洲藝博戰國元年起跑:當新加坡成為「亞洲」的新加坡
2023年初即是亞洲新興藝博會檢視的首場——ART SG的首屆開幕。新加坡的藝術市場,過去一直被台灣畫廊評估為藝術生態未...
文章導覽
1
...
18
19
20
21
22
...
29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