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1218

785 Articles Published | Follow:
遺留在古蹟裡的藝術史故事:蘭精廬與藍蔭鼎壁畫
位於台北市近郊的陽明山,在日本統治期間,成為日本人避暑泡湯的遊憩之地,吸引在台北的日籍人士購地建設溫泉別墅。這些別墅在戰...
「未至之城─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共同探索亞洲未來主義新可能
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的「未至之城─2021亞洲藝術雙年展」將於10月30日開展。由臺灣獨立策展人高森信男擔綱本次展覽總策劃...
從基因的詩意看生物藝術往文化多元性轉向的可能
2021年的林茲電子藝術節「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Life Art」今年入選的作品中,有一...
阿富汗文物與神聖斗篷
美國在2021年8月撤軍後,塔利班如入無人之境,迅速重返喀布爾復國,博物館界對此憂心忡忡,深恐當年極端手段又將重演。
台北文化獎得主蕭麗虹於新加坡過世,享壽75歲
「竹圍工作室」創辦人蕭麗虹8月30日上午於新加坡過世,享壽75歲。
【蕭文杰專欄】原臺北刑務所考古遺址:見證關押蔣渭水、羅福星等歷史事件的場域能否保留?
臺北刑務所原來是日治時期關押異議人士的監獄,周遭還有附屬的臺北刑務所官舍。筆者認為試掘的臺北刑務所考古遺址及相關文物出土...
界/線桑拿:「creN/Ature 物.自.造._」創作的內在責任
展場裡勾引出物件與內在唯心的對話,成為一條顯見的途徑。這個展示並不期待提供廉價的娛樂與客觀性,而是透過提供本質讓觀者內在...
大阪市立美術館「阿部收藏的諸相」學術研討會紀要
2018年適逢日本著名實業家暨收藏家阿部房次郎150週年誕辰。大阪市立美術館11月3日及4日舉行「阿部收藏的諸相─文化的...
洪海之螺:《乾隆款硨磲刻七佛紋鑲鍍金口嵌寶石海螺》的修復保護
海螺或稱為法螺,用作佛教法器約有2000多年的歷史,是藏傳佛教稱讚法器的一種,主要用於佛教慶典、宗教節日、活佛坐床、開光...
【藝術中的建築專題】中華商場與「天橋上的魔術師」:當逝去建築成為歷史議題的承載體
以中華商場的再現奇觀,重新置入自身所欲探討的歷史議題。結合已逝建築卻是台北人共同記憶的中華商場,解讀過去那依舊籠罩於威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