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
78 Articles Published
|
Follow:
胡家瑜、陳彥齊、謝其軒奪2024高雄獎首獎,展覽2月10日高美館新春登場
「2024高雄獎」開獎!來自各領域的專業評審審查決選!今年共計551件作品參賽,最終首獎由胡家瑜、陳彥齊、謝其軒獲獎,各...
何為「偶像」的真實面容?葉山禎治個展「Heroes」中的倦怠嘴角
今年初,亞洲藝術中心舉辦了葉山禎治(Teiji Hayama)在臺灣首次個展「Heroes」,呈現令人讚嘆的24件藝術作...
以藝術創造環境資本——側寫視盟「視覺藝術永續發展的行動策略—圓桌會議」
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簡稱視盟)於2023年12月中旬,在花蓮舉辦為期三天的「視覺藝術永續發展的行動策略—圓桌會議」...
更迭都市中的香港替代空間圖景(一):水泥縫隙的野草
在香港有限土地上,藝術創作總是受到空間限制,許多藝術家工作室和非營利展覽場所都選擇在租金較低的工廠大廈等地區設立。近年來...
「關鍵時刻」的躍升,個體經驗與人際網路串連:專訪亞洲文化協會執行長張元茜
亞洲文化協會(以下簡稱ACC)在促進藝術家跨國交流方面扮演著關鍵角色。本文專訪ACC執行長張元茜,並且向觀眾展示取得AC...
「藝術世界」的B面:閱讀洪聖雄個展「合作者的居所」之兩條路徑
當代的「藝術世界」形成於一個複雜的網絡,包括藝術家、委託製作、展示工作者、保存研究者、推廣人員、紀錄者、評論家、銷售者、...
公共藝術典藏機構的轉型正義取徑,以比利時皇家美術博物館「爭議中藏品」(Our collection in question)特展和戰後德國經驗為例
作為歐洲歷史與文化價值典範之一的比利時皇家美術博物館,近年來積極參與轉型正義話題。該館延續了2021年「爭議中的博物館」...
生命本質的探問及想像: 忠泰美術館「未來的生命,未來的你─數位、機器與賽博格」
在當今科技藝術繁盛發展的時代,我們常見作品聚焦於精密技術、演算法和華麗視覺效果,這些成為了藝術作品的亮點。然而,我們也應...
當代藝術與博物館新對話:董陽孜攜手佩特里特.哈利來與李昢,受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2024年委託創作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於11月29日宣布了2024年當代藝術作品委託創作的藝術家名單。這次的「當代藝術委託創作」系列將會引...
反猶太主義陰影持續延燒?第16屆卡塞爾文件展遴選委員會集體請辭
目前卡塞爾文件展第16屆的遴選委員會出現全數空缺的情況。兩名委員——以色列藝術家布拉查・埃丁格(Bracha Ettin...
文章導覽
1
...
5
6
7
8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