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ouch.com

5781 Articles Published | Follow:
強健畫廊骨骼,才能談國際化:双方藝廊胡朝聖備妥資源,走向世界
臺灣當代藝術家的國際化,一直走得很坎坷。胡朝聖認為談國際化一定要以在地為基礎,厚植在地實力,起身進軍國際才有力量。
北美館公布2020年度展覽計畫,園區擴建與典藏庫房興建案進度揭露
臺北市立美術館在年末,除了回顧2019年的豐碩成果,也正式宣布2020年度展覽檔期與計畫。從現正舉辦中的「阿比查邦.韋拉...
眾神啊!到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禮讚神祇之美
中國傳統宗教與信仰分流眾多,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New York...
旅日藝術家何德來的人生軌跡:「何德來與日本美術團體—新構造社」展
正如他說過的話,何德來似乎未曾放棄藝術生命、未曾因時局紛亂而動搖。這位來自臺灣的藝術家留在日本,為了重振藝術而努力的同時...
當過渡成一種狀態,藝術如何可能:板橋435藝文特區和「泥淖,還是潮間帶?」特展
「435藝術家工作室」發展至今,已累積了六年的藝術能量,讓駐村藝術家們開始思考,是否應回頭檢視開放「閒置空間再利用」和建...
一個精準貼合臺灣當代藝術發展史的櫥窗:吳悅宇談TKG+十年有成
TKG+一般被設定的形象,是關注臺灣當代藝術發展,並串流亞洲前衛藝術表現的畫廊品牌,今年創立正式邁向十年。創辦人吳悅宇認...
紙槌瓶之謎:解碼乾隆題詩裏隱藏的文物真相
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汝窯收藏中,有兩件非常著名的長頸瓶,又被稱為紙槌瓶。乾隆皇帝稱之「官窯瓶」與「汝窯瓶」,曾在一件龍泉窯盤...
全世界最老的木造建築在日本:揭密法隆寺的大秘寶
法隆寺的寺院群及建築本身可以看到從飛鳥時代到平安時代的建築樣式,以及佛教寺院的配置新增與改變的過程,在整個日本建築史中具...
「若水.未墨」,探索未盡之界
大觀藝術空間特別邀請香港策展人梁兆基精心規畫展覽「若水.未墨」,邀集十位來自中、港、澳藝術家展出另類的「水墨」作品。其巧...
【專欄|老派博粉】穿越五千年: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經青山、藍天和綠地包圍洗練的她,總有股不容忽視的親切與舒適感,不知不覺地,我們似乎應和著博物館的氣息,走回原始和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