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當過渡成一種狀態,藝術如何可能:板橋435藝文特區和「泥淖,還是潮間帶?」特展

當過渡成一種狀態,藝術如何可能:板橋435藝文特區和「泥淖,還是潮間帶?」特展

「435藝術家工作室」發展至今,已累積了六年的藝術能量,讓駐村藝術家們開始思考,是否應回頭檢視開放「閒置空間再利用」和建置「藝術村」相關政策的規劃初心?當政府下放資源時,藝術家應對政策的同時,該如何保有自己的主體性?究竟藝術家的進駐,是否可以真的解決閒置土地的邊陲、過渡和不確定的狀態化泥淖為潮間帶?
走入位於新北市的板橋435藝文特區,迎來的是一座1959年退輔會建造、巴洛克式建築的中正堂,一旁有著白砂石的沙灘,在假日午後,板橋435藝文特區成了在地居民共度親子時光的好去處。昔日為退輔會訓練中心的附屬教室,今日亦蛻變成展覽空間。穿越目前已成為展間的教室走廊,周邊不時傳來陣陣孩童的嬉笑聲,轉個彎,來到了浮州館,映入眼簾的是由駐村藝術家發起的展覽「泥淖,還是潮間帶 – 開場白之後,435藝術聚落的下一步?」(簡稱為「泥淖,還是潮間帶?」),想不到這個曾經是廢墟的空間,如今開始有了正式展覽空間的雛形。
板橋435藝文特區自2013年起,新北市為了推動公有空間活化與再生,同時避免藝術人才無法負擔昂貴租金而放棄理想的處境,新北市文化局將園區內的三棟宿舍型建築群,每棟36間、共108間,每間五坪的空間提供給藝術家進駐,讓「435藝術家工作室」成為了目前臺灣唯一開放長期進駐的官辦藝術聚落。發展至今,已累積了六年的藝術能量,讓駐村藝術家們開始思考,是否應回頭檢視開放「閒置空間再利用」和建置「藝術村」相關政策的規劃初心?當政府下放資源時,藝術家應對政策的同時,該如何保有自己的主體性?究竟藝術家的進駐,是否可以真的解決閒置土地的邊陲、過渡和不確定的狀態化泥淖為潮間帶等種種問題,使得駐村藝術家發起了「泥淖,還是潮間帶?」展覽,並於開幕時舉辦「開場白」青年藝術家論壇,邀集藝術家與公部門共同對話。究竟板橋435藝文特區是泥淖,還是擁有無限生機與價值的潮間帶呢?多年累積的藝術能量,該如何創造下一步?
435聚落藝術家論壇系列活動現場,共同討論「435藝術聚落」的下一步。(照片提供/A.P.D.計劃,攝影/汪紹綱)
憶起當年,廢墟般的濕地是我未來的工作室
1996年,「板橋435藝文特區」歷經賀伯颱風洗禮後,退輔會搬遷,上萬坪的園區成了荒廢溼地達十年之久。期間又因臺北市代繳新北市積欠的土地房屋稅,新北市將此土地產權讓渡給臺北市政府。為解決地理位置、產權歸屬與劃分的問題,2007年臺北市政府財政局(土地及建物所有權人)與板橋市公所(今板橋區公所)簽訂使用合約,委託公所管理。市公所耗費三個月時間整頓,此地成為「板橋435藝文特區」。2012年新北市政府升格,園區正式交由新北市政府文化局管理,並依「臺北市市有非公用房地使用契約」,臺北市無償提供藝文團體場地使用,以「親子藝術樂園」及「藝術家夢想基地」作為營運主軸。2013年展開第一期的藝術家駐村計畫,讓公部門與藝術家共同解決閒置空間的問題。
「泥淖,還是潮間帶 – 開場白之後,435藝術聚落的下一步?」展覽中透過駐村藝術家們的爬梳、研究製表成大事紀,讓園區的歷史紀錄更完整。(照片提供/A.P.D.計劃,攝影/柯善文)
然而園區的記憶除了政府文件的研究歸檔,板橋435藝文特區歷經不同單位的管理,期間的歷史該如何完整?此時駐村藝術家能扮演什麼角色,才能讓園區的過往被完整記載,以利後人藉由前人的努力創造未來?因而這次舉辦的「泥淖,還是潮間帶?」展覽中,拋出第一個疑慮:藝術村是否缺乏完整建檔的機制。穿過展場入口的黑幕,首件作品是第一期駐村藝術家莊志維《從我到我們》,作品中看到初期進駐的藝術家面對無門、無窗的空間狀態到藝術家進駐後空間轉變,因而讓觀眾及未來的藝術家更能認識435藝術家工作室與板橋435藝文特區的過去。
莊志維《從我到我們》,數位影像,2014,此作品紀錄了初期進駐的藝術家面對無門、無窗的空間狀態。(照片提供/A.P.D.計劃,攝影/柯善文)
莊志維《從我到我們》,數位影像,2014,作品中看到藝術家進駐後空間的轉變。(照片提供/A.P.D.計劃,攝影/柯善文)
藝術家駐村的同時,往往不知道藝術聚落的歷史發展,正是因為駐村的機制中,沒有所謂的藝術行政、管理的角色去紀錄與爬梳過往所產生的疑問。因此在展覽作品選件中也可以看到丁建中《靜候之景》與陳飛豪《葛樂禮與賀伯》,有趣的是,「水」彷彿成為作品間串聯對話的媒介,透過水漬下的影像及賀伯颱風淹水的水位高度標示,看見被遺忘的歷史。唯有鑑往知來,才會找到下一步的方向。
丁建中《靜候之景》,裝置作品,2019。(照片提供/A.P.D.計劃,攝影/柯善文)
陳飛豪《葛樂禮與賀伯》,錄像/複合媒材,2019。(照片提供/A.P.D.計劃,攝影/柯善文)
匯聚駐村藝術的能量,改變現有問題共創價值
在435藝術家工作室長期進駐的體制,已逐漸形塑出獨特的藝術家互助、協作氛圍,並由部分駐村藝術家自發性組成了「A.P.D. 藝術計畫」,主動開啟與公部門的對話,在2016年舉辦「夜窗」解決僵化的體制。而新北市文化局文化設施科科長陳玉書針對回饋機制回應:「藝術的軟實力確實是沒有辦法被量化,因此文化局正積極尋找公部門與藝術家間平衡的方法,改善駐村回饋機制的僵化問題。」除此之外,目前在板橋435藝文特區展覽空間多為舊教室改建,無論是隔間、花磚地板、狹長形的空間,均會造成布展、觀展的視覺干擾等問題。面對缺乏合宜、專業的展覽空間,在本次展覽中,策展團隊也首次嘗試採用和過往不同的空間規劃形式,挑戰佔地80坪的浮州館空間,希望藉此提升板橋435藝術聚落內部展覽的專業度與可看性。
435聚落藝術家論壇系列活動現場,左為新北市文化局文化設施科科長陳玉書。(照片提供/A.P.D.計劃,攝影/柯善文)
前方作品為:A.P.D.計劃《泥淖,還是潮間帶》,錄像,2019。(照片提供/A.P.D.計劃,攝影/柯善文)
展覽中「A.P.D.藝術計畫」《ART LAB X WHO》也繪製了藝術家與公部門、社區間的作品,描寫板橋435藝文特區的現狀該如何可能透過藝術的能量,讓當代藝術與美感從教育與生活中自然發生,而同時作為策展團隊的「A.P.D.藝術計畫」也邀請駐村藝術家們跨域實驗、嘗試教育創新,進一步回應「藝術,在當代社會還能做些什麼?」的提問。相呼應的作品:後花園萌寵(柯姿安、陳穎蓁、張如安)與攝影師柯善文《萌寵養成遊戲》共同展現藝術聚落的能量,並在聚落內部交流、協作的過程激發出不同的火花,後花園萌寵日前也在「2019台北藝術自由日」中獲得首獎的殊榮。另一方面,本次展覽中郭奕臣《STUPIN藝術家工作室駐村平台》發掘了地方藝術聚落的可能性,引藉「Airbnb」的概念,透過藝術家們交換各自擁有的展覽空間與資源,進一步開啟板橋435藝術聚落國際交流的可能性。
A.P.D.計劃《ART LAB X WHO》,藝術計劃,2018-2019。(照片提供/A.P.D.計劃,攝影/柯善文)
後花園萌寵(柯姿安、陳穎蓁、張如安)、攝影師柯善文《萌寵養成遊戲》,複合媒材、錄像、行為,2019。(照片提供/A.P.D.計劃,攝影/柯善文)
郭奕臣、MARCUS WAD《STUPIN藝術家工作室駐村平台》,裝置、雕塑,2019。(照片提供/A.P.D.計劃,攝影/柯善文)
是泥淖,還是潮間帶?一同開啟板橋435藝文特區的下一步
新北市市政府近期提倡的「庶民藝術」,其實也是擁有社區、教育與藝術所交織能量的板橋435藝文特區從過去即持續耕耘的方向。新北市文化局更希望這股力量不只發生在園區內,甚至是擴散到整個新北市進入民眾的生活,也將原先的管理宗旨從「藝術家夢想基地」提升至「新北藝文能量發電廠」,如今年板橋435藝文特區與社區文化協會共同舉辦的「板橋文昌街生活學堂」,便透過讓藝術家了解新北市的歷史,如:板橋林家花園,再將地方歷史轉換至社區的課堂教育中,落實藝術家的社會責任。板橋435藝文特區因為藝術家的進駐,將長期處在三不管地帶,有如泥淖之地的情狀,逐漸形塑出地方特色。透過藝術專業,找出藝術聚落所缺乏的,並透過與公部門的溝通,讓藝術家與公部門「共生」、「共創」。
「泥淖,還是潮間帶 – 開場白之後,435藝術聚落的下一步?」展覽現場,邀請參與這場展覽的藝術家、觀眾朋友以繪畫、塗抹、再繪的方式,參與、提出對於「435藝術聚落」指向未來的各種想像。(攝影/許雲喬)
每坪五坪大的藝術家工作室,現今難以聯想第一期藝術家進駐時是無窗、無門的廢墟空間。(照片提供/A.P.D.計劃,攝影/柯善文)
板橋435藝文特區的下一步,化泥淖為潮間帶。在開幕論壇「開場白」中,藝術家們察覺了板橋435藝文特區是屬於社區、教育特質強烈的園區,但目前尚未探索出明確的藝術聚落定位。長期駐村的模式,讓藝術家們正計畫籌組駐村藝術家自治委員會,透過不斷與公部門的協調,創造出更利於藝術家發展的駐村環境。而2020年第四期的駐村徵件計畫將於2020年1月初公布於板橋435藝文特區官網Facebook粉絲專頁中。所謂的定位,只能靠不斷地實踐找到答案,下一期的招募,可以引進什麼樣的新興藝術能量?讓我們拭目以待!
「泥淖,還是潮間帶 – 開場白之後,435藝術聚落的下一步?」主視覺。(A.P.D.計劃提供)
「 泥淖,還是潮間帶 – 開場白之後,435藝術聚落的下一步? 」
展期│2019.12.14-2020.01.01
地點│板橋435藝文特區 浮洲館
許雲喬( 5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