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ouch.com

5781 Articles Published | Follow:
2019年「亞洲藝術雙年展」正式公布參展藝術家名單
國立台灣美術館今(30)日正式公布第七屆「亞洲藝術雙年展——來自山與海的異人」的參展藝術家與團體名單。這次受邀展出的藝術...
I want to play a game:逛不下去博物館的新選擇
隨著網路帶動資訊流通,知識取得不再困難重重之際,如何讓知識變得容易親近及有趣活潑才是真本領。傳統逛博物館多半以聆聽語音導...
一個獎項(以及其外)的能與不能,發生在「第17屆台新獎頒獎典禮」之前的「第二現場」
在「第17屆台新獎頒獎典禮」落幕、塵埃落定的三個月後,總算有餘裕回頭重溫這場毫無前例,只能說是demo版的首次策畫。「我...
石虎設計案事件,是設計師的問題,還是體制的問題?
當俄羅斯插畫家畫了三款石虎且願意無償提供使用,輿論大聲歡呼讚美,反觀設計的問題點它真的被解決了嗎?既然都花了錢買來失誤,...
亞洲發展箭在弦上,瑞士Mai 36 畫廊負責人維克多.吉士樂(Victor Gisler)等待東風
Mai 36 畫廊於2015年,揮軍亞洲,首次參加「香港巴塞爾藝博會」(Art Basel HK),迄今已5年,對亞洲市...
文化部重建台灣藝術史跨出重大一步:順天美術館館藏正式返台
文化部與美國爾灣順天美術館雙方正式簽署捐贈契約,由順天美術館將652組件的館藏作品,無償贈與文化部。此一捐贈案文化部自2...
宇宙中的一線生機,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展出「點.線密碼:草間彌生/陳金龍」
自7月21日至10月20日於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來自台灣與日本的兩位藝術家陳金龍和草間彌生(Kusama Yayoi),...
【黃心蓉專欄】舊時王謝堂前燕,談裕仁太子出遊的物質文化
物質文化(material culture)硏究物與人之間的關係:物為何被創造?如何被形塑?何以能傳播?怎樣被使用?以及...
台灣的當代攝影實踐:檔案、後數位與裝置
在當代藝術的攝影實踐可以從兩個面向來看,一方是從攝影記者的本格訓練出發,再慢慢接觸當代藝術的語彙,比如張乾琦、沈昭良、周...
繪畫的皮膜——黃冠鈞新作中的「中性」思想
整個展示從展覽規劃、空間展呈、作品命名,都帶著黃冠鈞創作中一種拒絕後設的「中性」精神,「中性」意在去除掉人對一切材質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