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砕:自學術高牆上墜落的破牆者
一年一度的史瓦茲紀念日(Aaron Swartz Day)於11月8日剛結束,每年崇尚網路自由及開放知識的行動者們都會齊聚一堂,紀念早逝的天才艾倫.史瓦茲(Aaron Swartz,1986-2013)。如果艾倫還在世的話,今年是他的38歲生日。艾倫於2013年自殺,得年26歲,當時他還是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員,艾倫之死被譽網路自由領域的重大損失。
在他自殺前幾天,他剛被美國聯邦檢察官起訴,檢察官聲稱艾倫從數位圖書館JSTOR線上資料庫下載數百萬份學術論文,觸犯了「電腦詐欺及濫用法」( Computer Fraud and Abuse Act, CFAA)。艾倫死後,美國政府馬上正式撤訴。
少年出英雄,艾倫的專案不計其數,都與網路自由、取得知識、自我保護相關。他在14歲時便參與RSS1.0標準制定,成為網路新聞與部落格發展的關鍵角色,此外他也參與了如今大家耳熟能詳的「創用授權」(Creative Commons)標準,讓積極的網路使用者,都可以將自己的創作變成開放取用的狀態,促進知識流通與再利用。
此外艾倫於2008年成立了開放圖書館(Open Library),裡頭存放了兩千多萬本書籍,這些書的版權都已經過期,進入「公有領域」(Public Domain),開放圖書館的目標為幫助每一本已出版的書籍建立電子化網頁。開放圖書館現在已併入網際網路檔案館(Internet Archive),作為非營利子專案之一。兩者的目標都是促進全人類可以更簡單有效的接觸知識。
延伸閱讀|【薄荷薄荷】20年後初探藝立協Elixus(上)誕生自網絡的部落美學;【薄荷薄荷】20年後初探藝立協Elixus(下)網絡空間與其底層迷因
《開放取用游擊宣言》
艾倫留下最有名的文字是他在2008年發表的《開放取用游擊宣言》(Guerilla Open Access Manifesto,Internet Archive)。這篇宣言開宗明義發起「開放取用」(Open Access, OA)的游擊運動,以公民不服從之姿,打破由版權築起的付費牆,尤其是促進人類文明進步的學術期刊。
摘錄如下:
資訊就是力量。但正如所有的力量一樣,總有人想要將其據為己有。數百年來累積的全球科學與文化遺產,散見於書籍和期刊中,如今這些文本已大量數位化,卻被少數私人企業鎖在大門之後。想閱讀那些科學研究中最著名的成果?你需要向像愛思唯爾(Elsevier)這樣的出版商支付鉅額費用。
——艾倫.史瓦茲,2008年7月,義大利埃雷莫。
有人正在努力改變這種現狀。開放取用運動(Open Access Movement,OAM)一直在英勇奮鬥,確保科學家們不再將版權拱手相讓,而是確保他們的研究成果能在網路上發佈,並允許所有人存取共享。然而即使在最理想的情況下,他們的工作也只能適用於未來的出版物。至於過去所出版的成果,則可能永遠被遺失。
……許多人說:『我同意,但我們能做什麼呢?那些公司擁有版權,靠收取存取費賺取巨額利潤,而且這是完全合法的——我們無能為力。』但事實是,我們能夠反擊,而且已經在行動了。
那些擁有這些資源存取權的人——學生、圖書館員、科學家——你們擁有一種特權。你們可以在這場知識的盛宴中享用,而世界其他地方卻被拒之門外。但你們不應該——而且從道德上來說,也不能——將這種特權據為己有。你們有責任將這些知識分享給全世界。
……遵守不公正的法律是沒有正義的。我們是時候走出黑暗,並以公民不服從的傳統,宣告我們反對這種對公共文化的私人剝奪。
我們需要取回資訊,不論它存放在哪裡,複製下來並分享給全世界。我們需要將那些已過期的版權作品加入到開放的檔案中。我們需要購買秘密數據庫並將其上傳到網路。我們需要下載科學期刊並將它們上傳到文件共享網路。我們需要為游擊開放取用而奮鬥。
如果我們有足夠多的人,遍布全球,我們不僅能向反對知識私有化發出強有力的聲音——我們還能使這種現象成為歷史。你願意加入我們嗎?
這是一份極端的宣言文件,並不被所有開放取用運動人士完全接受,尤其是對於盜版文件的使用方式。不過其「游擊」與「自由」的精神,在後來的十幾年間開枝散葉,發展出許多「必然」存在的分散式資料庫,目標仍是讓知識得以被免費且開放地取用。
題外話:臺灣也曾發生過相似的事件,但標的與結局都不太一樣。2001 年臺南警方在沒有搜索票的狀況下,進入成功大學男子宿舍,查獲十四名學生涉嫌盜版下載 MP3 音樂,違反《著作權法》,史稱「成大MP3事件」。該事件最後在學生登報道歉且懲處作結。有趣的是,由於寒蟬效應人人自危,立法院於 2003 年修改《著作權法》,規範個人可以重製的數量與價值上限,後又於 2004 年因迫於美國壓力,而再度修嚴。詳情可見於「反智財惡法行動聯盟」歷史文獻。(苦勞網1、苦勞網2)
游擊:建築於灰色網路的影子圖書館
事實上,開放取用運動早在1990年代便已開始,而於2002年由開放社會研究所(Open Society Institute)號召的學者、出版人與政策制定者於匈牙利發表了《布達佩斯開放取用倡議》(Budapest Open Access Initiative, BOAI),其核心理念是解決傳統學術出版的障礙。在過去閱讀論文或訂閱資料庫需要付一大筆錢,投稿論文也要付一筆錢,這個狀況直到資料數位化後也沒有改善。
因此BOAI倡議,接受公共資金的學術成果,應該要免費向公眾開放,並且需要創造一種新的出版模式,讓學者可以自由分享與推動知識進展,而不用擔心版權問題。2000年代是達康泡沫(dot com bubble)風起雲湧的世代,同時也是自由互聯精神萌芽的時代,當時創用授權、開放原始碼等概念也同時出現。BOAI倡議後來加速了如arXiv等預印版論文網站成熟,讓學者可以主動公開自己的著作,達到開放取用的目標,這種模式稱為「綠色」開放取用(Green OA);或公共出資成立的論文資料庫,如醫學類別的PubMed,此類模式稱為「金色」開放取用(Golden OA)。又或者於2019年於麻省理工學院發表的PubPub平台,在開放取用的基礎下,強調論文也可以「線上協作」。
但是《開放取用游擊宣言》更進一步認為,人類不只有存取新的開放授權文本的權利,還需要打破付費牆,解放資訊。此類模式稱為「黑色」開放取用(Black OA)。此類服務遊走於法律的灰色地帶,譬如Z-library、Sci-Hub這類點對點論文資料庫,使用者可以下載開放取用的學術論文,甚至是付費限制的論文,因此某種程度上真的如同「宣言」所稱,造福第三世界研究者,至今仍舊存有巨大爭議。
這類服務稱為影子圖書館(Shadow libraries)。過去最有名的Sci-Hub由哈薩克籍的電腦工程師亞歷珊卓.艾爾巴金(Alexandra Elbakyan,1988-) 創立。亞歷珊卓被譽為知識開放遊擊觀念的繼承者,他的論文資料庫在世界各地合法志願者的協助下,將近億的文件掛載至影子圖書館,並且以大量跳轉網址,規避各個司法管轄區的封鎖,甚至以難以切斷的加密貨幣作為募款管道。
而亞歷珊卓理所當然地被《游擊宣言》所提到論文出版巨頭愛思唯爾以全球為範圍進行控告,包含亞歷珊卓的所在地俄羅斯。面對如海嘯般的訴訟案,亞歷珊卓引用《世界人權宣言》第27條回擊愛思唯爾,「人人有權參與文化生活,分享科學進步及其利益。」
如同人稱KK的未來學家凱文.凱利(Kevin Kelly,1952-)說的:「資訊是流動的,人類不可能阻止資訊流動。」學術資源乃至於具有版權保護技術的文本,在艾倫過世後,被更快速的流動。Z-Library意外地成為全球研究人員的知識海洋。亞歷珊卓於2016年被指標性期刊《自然》(Nature)列為2016年十大科學人物,並且在2023年獲得電子前哨基金會(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頒發「科學知識取用獎」。
Z-library在2020年之後迫於訴訟壓力而減少資料上傳數量,影子圖書館的技術卻仍在繼續發展,如安娜的檔案(Anna’s Archive,其取用無政府主義Anarchy作為命名方式)在2022年Z-library被美國政府查封後建立,成為指標性的「圖書館的圖書館」——作為影子圖書館群的傳送門,本身不儲存文件資料,只儲存大量的「元資料」(metadata),其透過元資料的搜尋引擎,橋接各式分散式資料庫。
安娜的檔案首頁昭然若揭的寫著「我們的資料和原始碼都是開源的,因此我們可以無限東山再起。」在這個階段,游擊式的、黑色的開放取用運動已經包圍城市,成為打不死的新型態學術網絡。
劫掠:破牆之後的掠奪性期刊
對於開放取用的支持者而言,知識的進步,需要讓人越容易接觸知識越好,這樣才能讓更多人生產更多知識,尤其是位於全球南方負擔不起昂貴費用的研究者;但是對於出版商或版權所有者而言,知識的進步,需要完善的學術激勵機制與資本運作邏輯,才能更有效率的生產更多知識,因此「學者賴以升等的社會資本」與「學術期刊出版商」成為了複合體,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付費牆,對於學術機構而言,出版商課以訂閱費;對於個人研究者而言,出版商課以付費牆與出版費。
在開放取用運動下,在以政府為首的金色、以作者為首的綠色與以使用者非法取用的黑色開放取用助攻下,付費牆開始傾頹。破牆之後,在灰色地帶遊走的不只是影子圖書館,打著開放取用大旗的惡質出版商也開始大量出現,他們就是「掠奪性期刊」(Predatory Journals)。
在開放取用的期刊中,出版費(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APC)的設計將付費者從讀者轉移到作者,過去讀者需要付費才能看得到論文,現在由於讀者可以免費看,因此出版商開始向作者收費。而「掠奪性期刊」向未諳世事的研究者收取高昂的費用,卻沒有嚴謹的審查制度,隨到隨刊,創造了出版商與研究者上下交相賊的盛況。研究者需要發表論文才能升等,出版商需要賺錢,因此研究者只需要付比過去更高的費用,論文就可以刊出,不問品質。
掠奪性期刊玩弄了讀者對於開放取用運動的信任,許多開放取用(OA)的期刊品質大幅度劣化,是為開放運動的副作用。2019年,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對印度掠奪性學術集團OMICS處以超過5000萬美元的罰款,因為其誤導作者和讀者。
因此如何在開放取用的世界中,維持有效的學術信任、商業模式與知識取用權利,學術圈仍在不斷進步的技術演進中,尋得最新的平衡與信任模式。
Book People:從火蜥蜴口中拯救記憶
而黑色的開放取用,在某些狀態下反而成為記錄文明遺跡的重要推手。香港有一個由匿名人士成立的專案,名為「香港民間檔案館」(ArchiveHK),他們專門「救援」被中共公權力禁止的文件,電子化後上傳影子圖書館,讓文件漂流於分散式儲存系統,如同安娜的檔案一樣,可以無限東山再起。
非法取用的工具,在不同社會脈絡下,產生了完全不同的意義。
「香港民間檔案館」介紹寫著:「近年大量書籍被公共圖書館下架,部份內容甚至被禁,香港的歷史和公共記憶岌岌可危。有見及此,一群港人成立ArchiveHK,整理香港的書籍、檔案和影片等珍貴內容,以審慎原則保存和策展,不收費、不放廣告、不涉商業成份。認同這份理念的港人,無論是報告下架書目、提供瀕危書籍和檔案的電子檔,甚至純粹轉發,都是共同守護歷史的力量。」其頁面可見已經下架的眾新聞、立場新聞、蘋果新聞或不可見於香港的眾多書籍。
這像極了1953年出版的反烏托邦小說《華氏451度》(Fahrenheit 451)。華氏451度是紙張的燃點,在小說中,消防隊不救火,而放火焚書。這是因為政府不希望自由的思想存在,而嚴禁書籍流通,書籍被視為罪惡之源,因此應該被燒毀。
在書中有一群學者名為「book people」,他們將書籍知識記憶於腦海中,以利未來自由的社會再次誕生時,還有開放的知識可供依循。過了七十年,現代開放取用的技術就如同書中的「book people」,只不過不只使用單一智者的腦袋,而是透過大規模的分散式資料庫,將全球學者的腦袋連在一起,其中也包含不見容於思想控制地區的文本。
這大概就是知識自由化的最佳實踐。
結語:知識無價,還是要錢?
小時候老師會教我們「書中自有黃金屋」,這樣是知識無價,還是指知識有價呢?過去閱讀一本紙本期刊需要付費,到了數位時代,閱讀一篇PDF論文也尚需付費。30年來的開放取用運動,漸漸讓論文的閱讀無需費用,卻也連帶產生像是影子圖書館與掠奪性期刊等新興平台。
學術研究應以盈利為大,還是推進人類文明為首要目標?在開放取用的先進精神下,我們應如何重新設計出版者、研究者與讀者之間的價值流動體系,這必須同時包含商業資本與社會資本(升等)。
免費的知識取用權與版權的核心衝突在於,如何平衡公共利益與研究者的權益。隨著開放取用運動的成熟和分散式技術的發展,付費牆漸漸鬆動,接著勢必會影響法律與社會文化的再適應。若艾倫還在世,不知道他會怎麼看?
分散自治與數位主權探求者,白天於公部門服務,晚上為FAB DAO與Volume DAO成員,曾以《百岳計畫》(Project %)參與2022年林茲電子藝術節,並規劃北師美術館《Kng DAO》(2022)、台北國際藝術村《鏈上駐村》(2022, 2023)。嚮往制度設計與新興科技的撞擊,正在尋找有別於電馭極權與財閥亂鬥的第三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