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台灣正式通過了《行政法人法》後,一時之間不僅中央部會所屬的文化機構,如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文化內容策進院與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等皆著手完成行政法人的改造,就連其他部會亦相繼跟進,如國家運動訓練中心、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等。在地方,高雄市更率先成立了第一個行政法人高雄市專業文化機構,隨後台南市亦成立了行政法人台南市美術館。
歷史地看,二次大戰後,世界各國無不面臨社會需求增加、公共事務複雜化的挑戰,這也逐步催生了替政府分工的「準政府組織」,而「行政法人」即是其中一類。雖說這些組織的名稱不盡相同,但共同的特徵就是它們既處理原來行政部門所肩負的業務執行,但又與政府保持了「一臂之距」。國際間,行政法人制度的運作最成熟的國家可以說是英國,無論是聲望崇隆的大英博物館、國家畫廊,或是知名的文化資產管理組織「英格蘭遺產委員會」(English Heritage)都是重要的典型。
黃心蓉教授的新作《臂距之外:行政法人博物館的觀察》是國內第一本具脈絡性、系統性的專書。首先帶領大家深度瞭解英國行政法人及非部會公共組織間的關係,再進一步從組織及財務績效等層面探究行政法人組織運作的進程。當然,本書的重點是從英國的經驗回望檢視行政法人在台灣的處境。透過詳盡的論述鋪陳,分析我國從公立館舍到兩廳院的改制,再到高雄市專業文化機構及台南市美術館,如何一路顛簸前進,既欲接軌世界,又想保有台灣特色的行政法人之路。
過去,曾與黃教授共同參與台灣文化資產公益信託及行政法人相關研究計畫,深知其在文化領域行政法人之專業熟稔度在國內應不再做第二人想。我相信此書的出版將對深度理解行政法人博物館的過往歷史與思考未來發展策略,再添助一臂之力!
現任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士、碩士、博士,英國倫敦大學大學學院(UCL)訪學研究。2007-2008年駐地主持位於瓜地馬拉的世界遺產安地瓜古城維護計畫,2008-2011年任教於國立金門大學建築學系。2011年起任教於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研究領域為建築歷史與理論、文化資產保存維護理論,並教授近代建築史、臺灣建築史、建築史之研究方法等課程。
任教期間,同時擔任臺灣建築史學會常務理事、臺灣文化資產學會理事、臺灣現代建築學會理事,以及財團法人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董事等專業服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