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欄|ART WITH PANDA】教學現場:怎麼問一個好問題

【專欄|ART WITH PANDA】教學現場:怎麼問一個好問題

在美術館教育中,我們常透過開放式對話引導參與者分享觀察和解讀,讓參與者成為每次活動的協作者。要讓大家放心參與對話的首要條件就是一個可以安心分享的環境,而打造這樣的環境就是我們的工作。

延續上篇文章討論以參與者為中心的教育活動,這次要深入討論「怎麼問一個好問題」

在美術館教育中,我們常透過開放式對話引導參與者分享觀察和解讀,讓參與者成為每次活動的協作者。要讓大家放心參與對話的首要條件就是一個可以安心分享的環境,而打造這樣的環境就是我們的工作。

一個可以安心分享的環境和怎麼問問題息息相關。真正的開放式對話沒有誰對誰錯,在彼此尊重的前提下每個人的聲音都同等重要。引導開放式對話得從問一個好問題開始,一個好問題是沒有正確答案的——或者應該說,每個答案都是正確的。

有正確答案的問題有需要問嗎?問這個問題的目的是什麼?

有正確答案的問題,像是「台灣屬於哪一洲?」,常是用來評估課後學生記得了多少「知識」。美術館教育和藝術史課程不同,我們強調自主學習的重要性活動後說不出今天看了哪個藝術家的作品也沒有關係,重點是參與者下次還會想要接觸藝術,並知道自己可以有獨特觀點。

教育者問的問題、回應和態度都傳達了很多訊息,當我們問的問題有絕對正解時,參與者會感到「要知道答案才能回答」的壓力。以最近常教的 Frida Kahlo 自畫像為例,只有一種正解的問題像是「你們認為這張畫是什麼時候畫的呢?」很容易落入一陣寂靜或瞎猜,對主題不了解的人會逐漸放棄參與,變成只有一兩個人在進行對話。

Frida Kahlo, Self-Portrait with Cropped Hair, 1940(芙烈達·卡蘿,剪掉頭髮的自畫像),筆者攝於MoMA(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作品圖片版權 © 2023 Banco de México Diego Rivera Frida Kahlo Museums Trust, Mexico, D.F. / Artists Rights Society (ARS), New York

先想一想:打算從這個問題得到什麼呢?如果想要探討作品的時代性,可以加入更具體的線索鼓勵從觀察作推測,像是「根據畫中人物的穿著和妝髮,你猜想這個年代有什麼特性呢?」

另一個作法則是直接分享必要資訊後再進入討論,「這件作品是1940年創作的,就你對過去社會對性別角色和裝扮的了解,妳認為她在這裡描繪自己短髮、西裝的樣貌可能想要表達什麼呢?」(短髮和西裝在當時多屬於男性的裝扮,視討論情況我可能會將這個討論拆為兩階段,確認大家都有明確的脈絡進行思考討論。)

這個問題能夠鼓勵各種多元的回答嗎?

一個好問題應該要能包容各種回答,接下來比較看看下面兩個不同問題,你覺得哪一個可以引發較多不同的回答呢?

A. 你們覺得畫中的人開心嗎?
B. 你們會怎麼形容畫中人物的表情呢?

問題 A 的情況下,有人會說開心、有人會說不開心、也會有幾個人感到困惑難以決定。
問題 B 則打開了許多可能性,大家可以自由分享各自的觀察——可能是看起來很嚴肅、氣憤、自信、蔑視等等。

即便在藝術家本身有明確紀錄特定情緒的情況,因為每個人的生命經驗都不盡相同,不同的人看感覺到的情緒也不盡相同,我們可以分享藝術家的感知,同時也尊重各種不同感受的存在。

如上面的例子,通常是非題不會是好問題,這種問題侷限了可能性,也容易讓不確定答案的參與者感到卻步。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問題乍看開放但其實有正確答案的(或引導往特定方向),也會有一樣的狀況。舉例下面兩個問題:

a. 觀察人物周圍地面上,有發現什麼身體的一部分嗎?
b. 關於人物的周圍,你們注意到了什麼呢?

問題 a 看起來好像是開放式問句,但看看這張畫就知道這個問題要的答案是「頭髮」。另一個看起來像開放式問句像是「誰可以告訴我她手裡拿的是什麼呢?」,其實只有剪刀才是正解。這時候要停下來思考問這個問題的目的,否則不小心就落入「只想聽正確答案」的權威兼填鴨教育——我們都太熟悉的那個扼殺學習樂趣和動機的源頭。如果目的是要大家針對畫中的頭髮做討論的話,可以直接說「我注意到她周圍地板到處都是頭髮、而且她手上握著一把剪刀,不知道有沒有人也有看到呢?」然後進入頭髮的討論。

或者藉由問題 b「關於人物的周圍,你們注意到了什麼呢?」讓大家慢慢觀察,當有人開始注意到頭髮和剪刀時,再順勢深入關於頭髮的對話。

究竟要證明自己是對的、還是要建立連結?

ART WITH PANDA 親子工作坊活動現場,透過開放式對話引領參與者安心分享自己所見所想。圖為 Rodney Dickson 畫作,攝於台北 Nunu Fine Art。

教育者和參與者都是這個經驗的協作者,沒有誰是絕對的權威,教育者只是剛好有機會事先多研究關於這件作品和藝術家的資訊可以和大家分享,規劃參與者也能和作品建立連結的引子,而每位參與者都有獨特的視角和生命經驗可以豐富這趟經驗。

設計教案像是確立房子結構,最後房子會長什麼樣子、什麼顏色、有幾個房間,都會因為參與者帶來的內容而獨一無二。

構思這篇文章期間,剛好讀到臨床心理學家 Becky Kennedy 這句話很有感——

「當我們帶著要說服人的慾望時,表示我們選擇正確與否是最重要的。當我們帶著想要瞭解更多的慾望時,我們選擇的則是連結。我們可以選擇自己是對的、或者建立關係,但兩者無法同時存在。」

即便是討論了無數遍的作品,我還是常從參與者的分享中得到新的啟發。讓我們帶上一顆好奇心,用好問題邀請參與者共同創造一趟獨特的經驗吧。


註:引用臨床心理學家 Becky Kennedy 的原文為:When we lead with a desire to convince, we chose to be right. When we lead with a desire to learn more, we choose connection. We can be right or connected, but not both.

延伸閱讀

【專欄|ART WITH PANDA】「這場活動究竟為誰而辦?」一場親子導覽的反思

【 專欄|ART WITH PANDA】美術館教育到底是什麼?

【 專欄|ART WITH PANDA】教學現場——什麼是自由?

【 專欄|ART WITH PANDA】教學現場——從安迪沃荷出發更認識自己

楊欣儒(Jocelyn Yang)( 10篇 )

在台灣出生長大、現在在布魯克林生活——主要在美術館教課、偶爾也捏陶。

自紐約市立學院(City College of New York, CUNY)取得藝術史及美術館教育碩士後,目前於紐約 MoMA(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擔任全職 Learning Specialist 從事教學工作。過去曾在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大都會博物館)、Brooklyn Museum(布魯克林博物館)、Museum of Arts and Design 及 Rubin Museum of Art 工作,並於紐約公私立教育機構教授兒童藝術。

相信每個人都可以透過藝術拓展對自己和世界的認識,培養對社會的關懷、也從中發掘自己的力量。2019 年成立平台 ART WITH PANDA 以來,在台北及紐約舉辦實體和線上工作坊,陪伴中文圈的大小朋友們累積對自己的信任,用自己的方式享受藝術帶來的樂趣。

網站:www.artwithpanda.com/ FB:artwithpanda /IG:artwithpanda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