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 專欄|ART WITH PANDA】教學現場——什麼是自由?

【 專欄|ART WITH PANDA】教學現場——什麼是自由?

這班五年級的孩子去年 11 月才來過 Brooklyn Museum,這次回來老師說他們正在學美國蓄奴和南北戰爭的歷史,因此我特別設計這堂課要探索「奴隸制度結束一百多年後的現在,每個人都擁有自由嗎?」

這天又是下課後充滿力量、世界充滿希望的一天。

這班五年級的孩子去年 11 月才來過 Brooklyn Museum,這次回來老師說他們正在學美國蓄奴和南北戰爭的歷史,因此我特別設計這堂課要探索「奴隸制度結束一百多年後的現在,每個人都擁有自由嗎?

一開始先問大家覺得什麼是自由,有人說可以自己決定什麼時候想做什麼事,另一個同學補充說要在不傷害到別人的前提下才行,嗯這班孩子還是和我記憶中的一樣體貼。

在觀察討論 1862 年一個黑人家庭騎馬逃離奴役生活的畫作(A Ride for Liberty)後,我們來到藝術家 Titus Kaphar (泰特斯·卡普)的作品 The Jerome Project (My Loss) (下圖)。

圖一,Titus Kaphar 泰特斯·卡普 (b. 1976), The Jerome Project (My Loss), 2014, 油彩、金箔、瀝青、木板,收藏於 Brooklyn Museum。(圖片來源:https://www.brooklynmuseum.org/opencollection/objects/218233

孩子們觀察到畫面中的人眉頭緊蹙看起來有些焦慮、甚至有點害怕,但看不到他的嘴巴,因為被厚重的瀝青遮起來了,有人說「感覺好像他被噤聲了」,也有人說「像是有一堵牆隔絕了他和外面的世界」。

確實這張畫呢,是藝術家根據他爸爸入獄時的大頭照畫的。

泰特斯·卡普在網路上搜尋關於他爸爸的資料的時候,發現有很多和他爸爸同名同姓的人也都曾經或還在服刑,這個發現讓他開始了這系列 The Jerome Project,將這些人一個個畫出來。

我們接著講到美國動不動就把人抓去關——也就是「大規模監禁 mass incarceration」——的現象,而統計數字顯示黑人更是大規模監禁的受害者。

究竟怎麼會這樣呢?

有孩子馬上提到「系統性歧視 systemic racism」(叮叮叮!)

也有人提到深膚色的人在店裡面常會被懷疑要偷東西⋯⋯

這原因實在太多了!讓我們先回到南北戰爭的時候:

戰爭結束後很多握有權勢財富的人頓失免費勞動力——也就是被奴役的人(enslaved people,奴隸的改稱,強調他們的人性和被迫的狀態),那些有錢人怎麼會善罷甘休呢?於是警政司法系統開始用各種理由抓很多黑人入獄,入獄後他們被迫提供免費或廉價勞動、讓壓迫者得以繼續鞏固財富權勢。

長久以來的「系統性歧視」也讓很多人內化相信「深膚色的人容易犯罪」,看看最近電影 Black Panther(黑豹)的導演 Ryan Coogler 在銀行遭誤認為搶匪被逮捕就可以窺知一二,警察也常根據人的膚色種族來決定要不要臨檢盤查,就是所謂的「種族歸納 racial profiling」。

有孩子說當他曬黑一點在店裡就會被多看兩眼,感覺很不舒服;另一個孩子接著說「而且很多被抓的人根本都是無辜的!」

沒錯——美國目前超過兩百萬人的受刑人中,估計有兩萬到十萬人是無辜的,更誇張的是有 4% 的死刑犯根本沒有犯罪。研究數據也指出,即便是相同的罪,黑人常比其他種族被判更重更長的刑罰。

然後我們說到出獄後很難找工作、很多人甚至失去了投票權。這件作品當中瀝青遮住了爸爸一部份的臉,說的也是坐牢帶給這些人和他們家庭無法抹滅的傷害

我們回到最初的討論:

「奴隸制度結束一百多年後的現在每個人是否都擁有自由?」

孩子們奮力地搖頭,忿忿不平地說

「很多人因為種族膚色沒辦法自由自在地做很多事情」

是啊,說到這裡我不禁想到最近層出不窮對亞裔的暴力攻擊事件,令人不寒而慄。

接著我問孩子們,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對抗種族歧視呢?

有孩子說

「從自己開始做起,不要因為膚色種族亂做評斷」

「當有人說有歧視的話的時候我們可以出聲阻止」

「我會跟家人和朋友討論這些事情,引起更多人關注」

這些孩子雖然只有十歲,他們卻很知道社會有什麼問題,更難得的是他們相信自己的聲音是可以造成改變的力量。

去年11月第一次見面時,他們正準備要寫倡議信給總統、民代等對象,那時候我們探索了三件作品後討論各自在意的議題希望有什麼改變,這次回來有人跟我說收到總統回信答應對氣候變遷會有更多作為,也有人收到民代回信答應會為同志族群權益發聲。

這一天,我們也看了 Dindga McCannon(丁德格·麥坎農)的 West Indian Day Parade(西印度日遊行,下圖),有孩子注意到有很多不同的衣服、猜想可能代表不同的文化背景,然後講到「黑人,就像其他人種一樣,不是單一的族群,也有很多不一樣的國族背景和文化。」

圖二,Dindga McCannon 丁德格·麥坎農 (b.1947), West Indian Day Parade 西印度日遊行, 1976, 壓克力顏料、非洲布料、聚酯纖維,收藏於 Brooklyn Museum。
(筆者攝於展覽 The Slipstream: Reflection, Resilience, and Resistance in the Art of Our Time。)

這張畫中描繪的是每年九月初在布魯克林舉辦的西印度日遊行,加勒比海很多國家的移民及後代都會在這個嘉年華會聚集一起,打扮地繽紛誇張、踩高蹺雜耍火球,慶祝西印度文化傳統,然後我讓孩子們思考

自由和慶祝之間有什麼關聯呢?

大家想了一下開始分享「可以自在地慶祝自己的文化傳統也是一種自由」

「我同意,還有可以自由展現你是誰也是」

「沒錯!而且每個人都應該要為自己的文化背景感到驕傲。」

這些小大人們一邊熱烈地說著,一面點頭手比著🤙晃啊晃向彼此表達認同*。

* 美國許多學校老師會鼓勵學生使用手勢 🤙(如數字六)對聽到的內容表示同意。

這三件作品不僅讓許多孩子看到舒適圈以外的世界,也將我們和社會串連在一起。看著這些孩子給彼此的支持及對社會的關懷,我也跟著感動起來,這個工作多麼迷人能和不同世代的人們思辨社會,做彼此的提示發現自己握有改變的力量,他們的炙熱把我的心填得好暖好滿。

圖三,當天活動最後我們一起思考並畫出各自能夠做些什麼來幫助對抗種族歧視。拍攝畫面為尚未完成的創作,目前畫面上有兩名抗議遊行的人,左邊的人手裡拿著「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的牌子一邊大喊著,身上也穿著有 Black Lives Matter 的象徵圖案「向上舉的拳頭」的T恤,右邊的人看起來很生氣,高舉著「Equal Pay(要求同酬)」的牌子。
圖四,同樣也是抗議遊行的畫面,但強調手舉著的牌子標語,包含「We are ALL EQUAL(我們都是平等的)」、「BLM」及正在畫的拳頭等。
圖五,學生在畫作 A Ride for Liberty 面前進行觀察繪畫。

延伸閱讀:

Brooklyn Museum 給 K-12 學校的相關教育活動:https://www.brooklynmuseum.org/education/k_12/guided_visit

美國監獄擠爆了!Mass Incarceration in the U.S. :
https://tw.voicetube.com/videos/15885

楊欣儒(Jocelyn Yang)( 10篇 )

在台灣出生長大、現在在布魯克林生活——主要在美術館教課、偶爾也捏陶。

自紐約市立學院(City College of New York, CUNY)取得藝術史及美術館教育碩士後,目前於紐約 MoMA(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擔任全職 Learning Specialist 從事教學工作。過去曾在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大都會博物館)、Brooklyn Museum(布魯克林博物館)、Museum of Arts and Design 及 Rubin Museum of Art 工作,並於紐約公私立教育機構教授兒童藝術。

相信每個人都可以透過藝術拓展對自己和世界的認識,培養對社會的關懷、也從中發掘自己的力量。2019 年成立平台 ART WITH PANDA 以來,在台北及紐約舉辦實體和線上工作坊,陪伴中文圈的大小朋友們累積對自己的信任,用自己的方式享受藝術帶來的樂趣。

網站:www.artwithpanda.com/ FB:artwithpanda /IG:artwithpan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