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可謂「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簡稱 NFT)在台灣迅速爆紅的一年,現象初期多為幣圈內部的炒作熱潮,進而慢慢擴散到藝術拍賣與藝術創作、藝術博覽會等藝文生態系。然而台灣的美術、博物館界對於 NFT 的態度,一直未持全然的擁抱,也有人表示這股觀望態度,似乎也在等著這場失控的熱潮退去後,NFT 真正的價值與意義也許才會更被凸顯。即便在目前各項 NFT 搜尋熱度驟降的此刻,台灣美術館與藝術機構仍逐步向 NFT 伸手,當中,又是看中了 NFT 的哪種核心價值?
NFT 的「保存」意義,和美術館的核心價值產生交集
今年 2 月台北當代藝術館在「蓋婭:基因、演算、智能設計與自動機 幻我;它境」一展啟用了 NFT 門票,無獨有偶,北師美術館在 4 月《甘露水》現身的展覽「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簡稱光展)進入尾聲時,也啟動了 NFT 的相關計畫內容,讓光展在意義上有了不同層次的推進。
北師美術館總監王若璇表示,原本美術館因下半年其他展覽的合作規劃,邀請非營利組織 FAB DAO(福爾摩沙藝術銀行)舉辦 NFT 的內部分享講座。FAB DAO 持續協助許多文化機構,思考如何利用 NFT 這樣的媒介和管道,去協助具有公益性質、藝文相關的組織推進 NFT 計畫的相關思考。
光展結束的一個月前,北師美術館團隊成員對 NFT 的理解各有深淺,可能包括聽聞 NFT 市場面的火熱,或是身邊藝術家在其中獲利了數倍的報酬。但對王若璇來說,一般傳媒和社會大眾對 NFT 偏向投機與炒作的討論氛圍,仍讓她無法清晰感受到 NFT 與美術館事務有價值觀交集的可能。但在 FAB DAO 的分享之後,團隊對於 NFT 的應用有了更深層與全面的認識。其中,因為 NFT 上鏈即不可消除的特質,讓作品能夠永久保存在區塊鏈上。這個永久「保存」的角度,和美術館與博物館的核心價值就產生了互動連結,因為美術館與博物館最重要的使命之一即為「典藏」,只是美術館、博物館保存的是實體物件,而 NFT 則是保存了某一種概念與圖像,在虛擬的鏈上達到永久保存的目的。這個價值的契合,觸動了美術館團隊評估 NFT 開發計畫的可能。
以 NFT 形式將「觀眾的參與」納入展覽
而光展幕後最重要的推手——林曼麗,更早之前即開始思索 NFT 這邁向未來的媒介,可以如何運用於美術館的場域。而光展的重要性及特殊性,更讓總策畫林曼麗下定決心啟動這個展覽的 NFT 計畫,欲透過此媒介將光展的代表性與時代精神、觀眾與展覽之間的美好記憶保存下來。
於是邀請從「不朽的青春」展即與北師美術館合作的藝術家林君昵和黃邦銓,他們在光展前期研究階段,即有想將觀眾參與的足跡以某種藝術形式呈現出來的想法,但隨著《甘露水》的重新面世,兩位導演的創作計畫,也轉向以《甘露水》的紀錄片製作為主;而原先希望捕捉觀眾參與足跡的互動裝置,則專注於處理文獻檔案的轉化和再現,比方以觀者的手部動作模擬底片暗房沖洗以顯影老照片,或以觀者的聲音召喚出動態影像和詩人蔡宛璇以台語朗誦的王白淵詩作。但想將「觀眾的參與」一起納入展覽未盡的構想,仍存在於黃邦銓和林君昵腦海中。在 NFT 內部分享會議之後,兩人也提出藉由眾人之手,透過點雲(Point Cloud)的技術,將整個展場意象保存下來的提案。
延伸閱讀|創造不朽精神之微觀世界:專訪《青春不朽》導演林君昵、黃邦銓
3D 建模中,點雲是一組呈現三維座標的數據,每一點代表物體表面一個位置。把這些點連接在一起,即可呈現物體的外觀。而點雲技術再現實體空間,背後需要許多現場照片的支撐,去重構展覽現場 3D 模型的完整度,也是許多線上展廳網站所使用的環景技術,基本上就是一個現實展廳的複製。回到林君昵和黃邦銓一直思考如何讓眾人參與這件事,加入到光展的內容之中,因此想到將拍照這個工程,轉換成邀請觀眾參與進來,讓觀眾進入展覽的觀展經驗與觀察記憶去把光展保存下來。
24 小時徹夜鑄造《Kng》
《Kng》NFT 透過一個連續 24 小時徹夜的工作坊,讓參與者拍攝欲集結為 NFT 作品所需的照片,時間點就發生在展覽結束的最後一天。讓參與工作坊的民眾在每個特定的時段協助拍攝展場照片,北師美術館整個展場最特殊之處,就在於擁有大片的落地窗,為展場帶來不同時間的光影變化。藉由活動參與者提供的影像素材,產生「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覽的 NFT,捕捉 24 小時間光線在展場中的變化,包括折射在《甘露水》身上的片刻,並搭配藝術家王榆鈞、周震的聲音採集及創作,蔡宛璇為每個時刻命名的詩句,展覽總策畫林曼麗更為這 24 個時刻題上手寫字,生成出 24 個不同版本的《Kng》NFT。
《Kng》取自「光」的台羅拼音,不僅映照著塵封半世紀的《甘露水》在清洗修復後終在百年之際重新沐浴於陽光中,同時亦隱喻文協年代人們終其一生追逐的文化上的「光」。除再次呼應光展與文協的這個時代精神,並以 NFT 技術讓展覽順勢添入民眾參與的部分。
藝術家黃邦銓和林君昵應用「點雲」技術生成 NFT,除了複製保存展場的意義外,在《Kng》NFT 的藝術形式上,雖然外觀仍然像一個 3D 的展場,但它刻意不是那麼能讓觀者能直接辨識出來,但又能讓觀者知道所凝視的是光展的現場。這樣的現場景象,是企圖更貼近人們對於記憶的理解,似近又遠的斑駁質地,並不是百分之百真實的狀態。王若璇表示,展覽的結束當然美術館與民眾都會有些悵然,但透過《Kng》NFT,「讓展覽結束,不是記憶的終結,而是另一段創造的開端。」
不是記憶的終結,而是另一段創造的開端
在正式工作坊之前,FAB DAO 也協助透過其網絡秘密召集了一群人,成為實驗工作坊的參與者,這些參與者也會獲得第一批測試版的《Kng》NFT。這些測試內容也讓兩位導演黃邦銓、林君昵理解實際執行時會遭遇的障礙,並建立起拍攝、收集照片的 SOP,以確保成品可以使用。而 NFT 技術製作的班底,則再次邀請在光展合作互動裝置製作的吳克軍和蔣北魚,因為默契十足才有可能在這麼緊湊的時程裡完成任務。
而《Kng》NFT 最特別的,是其聲音的設計,王榆鈞覺得人聲是很美的一種樂器,一直想找機會去試驗人聲創作,而這次呼應兩位導演提出的群眾參與想法,讓她可以去實踐過去對於人聲的嘗試。參與攝影工作坊的民眾於二樓拍照後,將由工作人員引導至美術館三樓,戴上耳機,耳機內的音樂是她特別創作用以引導觀眾的《光之眾聲無伴奏》,希望藉此激發觀眾以聲音去表現看完展覽所湧現的心情。有些參與者自然地跟著旋律唱和,這些哼唱的人聲也完全被保留下來,包含當時展場的環境音,而民眾也在參與工作坊的過程,對展覽的理解也有了新的深度。
深海好蚌.Kng.銀河酒吧
《Kng》NFT 實踐了展覽現場的保存意義,也將觀眾參與的意涵置入,讓展覽的概念更加完整。然而能夠參與工作坊的觀眾畢竟有限,北師美術館還是希望透過 NFT 的形式跟更多觀眾建立對話的可能,最終團隊決定讓買「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覽畫冊的人成為第一批擁有北師美術館出品 NFT 的民眾。
北師美術館此次因光展發展的 NFT 計畫,包括用以兌換《Kng》的《好蚌》、展場保存的《Kng》和因應社群平台活動發起的《銀河火柴盒》。《好蚌》來自《甘露水》腳下的蚌殼,北師在農曆年前已經發表了以蚌殼為元素的紀念紅包袋,而貝殼在古代也曾作為一種交易貨幣,因此在概念上也很適合作為兌換券的形象,還有「好棒」的諧音梗。《好蚌》是一組可以互動的圖檔,並有兩階段的生長機制設計,第一階段敲擊蚌殼時,蚌殼會微微張開,靜置一會兒後再默默伸出斧足;直到《Kng》可以兌換時,蚌殼才能完全打開。所以蚌殼的生長期,也與北師美術館 NFT 的發行時間表相呼應。
《銀河火柴盒》NFT,則是由《Kng》NFT 的主創團隊黃邦銓和林君昵自發性發起的,並與他們的作品一脈相承。過去林君昵和黃邦銓執導的《天亮前的戀愛故事》,試圖探尋 1930 年代台灣作家翁鬧的生平。而翁鬧在散文《東京郊外浪人街—高圓寺界隈》中提到「銀河酒吧」,是《馬》的作者阪中正夫等人常光臨的地方,據說也是已故作家直木三十五曾閉關寫作去處。銀河酒吧,成為藝術家及文學家彼此交流、碰撞思想的基地。為了延續討論和凝聚社群,北師美術館在 NFT 社群慣用的社交平台 Discord 上創立了 Kng Dao,林君昵和黃邦銓想重現這聚焦討論藝文的場域,因此在 Kng Dao 上開設了「銀河酒吧」,並為這座虛擬的酒吧發行了火柴盒的 NFT,回應那個時代的酒吧,常以火柴盒印製店名當名片,提供給客人,來參加「銀河酒吧」活動的觀眾即可被空投獲得一個《銀河火柴盒》NFT。此外,為了配合「酒吧」的設定,也發展了酒食與歌單,並有酒吧專屬的小圖示,營造特殊的社群與時代氛圍。
從《Kng》這個由展覽畫冊延伸的 NFT ,目的並非單純販售,而是成為一種身分的認證,只要是關心台灣藝術史,想認識文協的歷史,並有心支持美術館的深度觀眾都可以擁有。讓 NFT 可以成為回饋這些支持美術館觀眾的禮物,也和這些深度觀眾建立更緊密的關係,甚至開拓了不一樣的社群想像。這些 NFT 甚至有點像會員證,增加關注美術館觀眾的黏著度,有些類似美術館之友的認證。未來這個身分也可能在美術館的規畫中,有後續賦能的規劃,讓擁有這些獨特 NFT 的民眾,享有優先參與美術館活動的權利。
從 Web2.0 到 Web3.0 如何凝聚藝文社群
王若璇表示,其實北師美術館投入製作 NFT,重點其實從來就不只是在 NFT 上,而是如何透過 NFT,成為一個媒介跟橋樑,嘗試與 Web3.0 的社群建立關係,並摸索出北師美術館在面對新的科技趨勢及正在成形的元宇宙世界,該如何因應。「大家都在說我們進入到一個名為 Web3.0 的世界,那到底 Web3.0 是什麼?其實大家現在也沒有說出明確定義,因為大概就是大家都在摸索中,但是我們都知道,其實這個世界已經跟 Web2.0 的時候,很不一樣了。」
美術館作為一個實體與物質的一個存在,許多空間跟方案都越來越走向虛擬與雲端化。而疫情更讓這樣的傾向加速變化,這些變化和整個藝術生態的未來發展息息相關,NFT 計畫反而讓北師美術館正面面對,自問美術館的未來將是什麼樣貌?在如此變遷中,美術館可以做出何種嘗試?如何透過新的科技價值凝聚社群,美術館對於走入雲端與虛擬的想像為何?NFT 其實不只是個圖像,或只是把作品上鏈,真正重要的還是在 NFT 的架構裡如何轉換美術館的核心價值,在雲端體驗與實體的體驗間,創造兩者的交集。藉由這些多元性質 NFT 的發行,北師美術館試圖探索未來世代美術館、藝術作品與社會大眾關係串連的多重可能,更交織出有別於過往美術館的社群想像。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