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國際博物館日—談啟蒙運動與大英博物館的前世今生

國際博物館日—談啟蒙運動與大英博物館的前世今生

International Museum Day: The Enlightenment and the Past and Present of the 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館於1753年創立之初定位為「世界博物館」。1759年,創立6年後,從原來只開放給知識份子,首次免費對公眾開放,成為典藏、研究、展覽及教育的世界文明殿堂。

前言

1946年11月在法國巴黎成立的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s, ICOM),為全球博物館界,最大及重要的非營利與非政府性質的博物館專業組織。自1947 年起,ICOM開始隸屬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創立時,提出博物館的定義為:「凡是對公眾開放,有關藝術、科技、科學、歷史或考古的典藏,包括動物園、植物園及設有常設展廳的圖書館…」

自1977年5月18日起,ICOM將每年的5月18日,訂為國際博物館日,其宗旨為凝聚世界各國博物館的向心力,共同促進世界博物館文化事業的永續發展。筆者響應國際博物館日,特別整理此文,介紹享譽國際的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世界上第一個致力於人類歷史,藝術和文化的公共國家博物館,從1753年創立至今的營運制度。

2021年5月18日,ICOM國際博物館日海報。主題為「博物館的未來一復甦與新象」(The Future of Museums: Recover and Reimagine)。(取自網路)

大英博物館於1753年創立之初定位為「世界博物館」(universal museum)。1759年,創立6年後,從原來只開放給知識份子,首次免費對公眾開放,成為典藏、研究、展覽及教育的世界文明殿堂。

2000年,英國國寶級建築師諾曼.福斯特(Norman Robert Foster)為大英博物館設計的大廳罩頂(Great Court)落成開幕,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開幕致詞時,特別表示:「在國家生活中,大英博物館的角色彌足珍貴。( In the life of the nation, the British Museum is a remarkable phenomenon)」足見大英博物館典藏世界文明的重要地位。

2000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大英博物館新落成的大廳罩頂(Great Court)開幕致詞。(© Royal UK)

17至18世紀的啟蒙運動對斯隆爵士(Sir Hans Sloane)的啟示

17世紀至18世紀,歐洲邁入啟蒙時代或理性時代(Era of Enlightenment),此注重哲學及文化,鼓勵理性思考以及吸收知識的運動,於18世紀晚時期,啟蒙了倫敦的愛爾蘭裔醫生和自然史學家漢斯.斯隆爵士(Sir Hans Sloane),他亦是成立於1660年的倫敦王家自然知識促進學會(Royal Society)主席。

漢斯.斯隆爵士(Sir Hans Sloane)。(取自維基百科)

1687年,斯隆爵士抵達加勒比海的牙買加島,自此,開啟了他的收藏生涯。1702年,他收購了比利時裔英國商人威廉.柯庭爵士(Sir William Courten)的「珍奇屋」(cabinet of curiosities)及來自於其他探險家等的收藏,至1741年退休時,他的「珍奇屋」 和圖書館的收藏已獨佔鰲頭。

17世紀,威廉.柯庭爵士(Sir William Courten)的「珍奇屋」(cabinet of curiosities)。他的船隊曾在幾內亞和西印度探險,並發現了位於加勒比海的巴貝多島(Barbados )。(© cam.ac.uk)

18世紀時,在英國的上流社會及高級知識圈,多認為知識的學習是上層階級的特權,然而,斯隆爵士受啟蒙運動的影響,則認為知識與文物應分享給普羅大眾,為此,1753年,高齡92歲時,斯隆爵士在遺囑中提到畢生的收藏,將遺贈給英國國王喬治二世(King George II),此外,並表示希望國會能以低於當時市價,以20,000英鎊的價格收購他畢生的收藏,而且須開放給大眾參觀。1753年,英國國會經王室認可,通過了《 1753年大英博物館法》(The British Museum Act 1753),創立了大英博物館,並依斯隆爵士遺囑所提的條件,以國家彩票籌集資金收購了他的全部收藏。

創立於1707年的大不列顛國會於1753年,通過創建大英博物館的《大英博物館法》首頁。(取自網路)
1755年,大英博物館的董事會受託人們決議購買建於17世紀的蒙塔古故居 (Montagu House),作為大英博物館典藏及展示的館址。博物館花園首先於1757年對公眾開放(下圖,James Simon, c.1715),博物館則於1759年首次對公眾開放。此建築於1840年拆除,以建設更具規模的博物館。(取自維基百科)
大英博物館在蒙塔古故居內的樓梯間。George Scharf, “Staircase of the British Museum in Montagu Hous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大英博物館現址,建於1823年至1852年間,復古的古希臘風格建築,由Sir Robert Smirke設計。(© Britishmuseum.org)

斯隆爵士的典藏,包括約71,000各類物種,40,000本印刷書籍,7,000件手稿,32,000個錢幣及徽章,15世紀杜勒(Albrecht Dürer)的版畫和圖繪,蘇丹、埃及、希臘、羅馬、遠古遠東和美洲的古文物,以及337卷植物類自然歷史標本。 其中許多自然歷史類的收藏,之後成為1881年創立的倫敦自然史博物館(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的基本館藏。

1881年創立的倫敦自然史博物館(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取自維基百科)

英國國王喬治二世與大英博物館

繼斯隆爵士的遺贈,大英博物館創立後,英國國王喬治二世,於1757年將他的舊皇家圖書館(Old Royal Library)捐給了大英博物館 ,自此,除了斯隆爵士的收藏,當時的兩個圖書館亦併入大英博物館,分別為哈雷圖書館(Harleian Library) ,1757年併入的舊皇家圖書館,原牛津伯爵 (Earls of Oxford)的藏書(今為典藏在大英圖書館的皇家手稿);以及科頓圖書館(Cottonian Library),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時代科頓爵士(Sir Robert Cotton)的藏書。此合併使大英博物館成為18世紀集文學與文物的博物館。

英國國王喬治二世(King George II)。(取自維基百科)

現今大英博物館的管理制度

1753年,大英博物館由國會立法創立,距今268年後,此世界上第一個致力於人類歷史、藝術和文化的公共國家博物館的管理制度獨具特色,以下整理介紹。

大英帝國的體制

大英帝國是英格蘭王國與蘇格蘭王國及其1707年以來統治大不列顛島全境的聯合王國(英國)所統治的殖民帝國。採議會制及內閣制政體,由民選的英國下議院所組成的內閣,擁有絕大部份的政治權力。由首相統領大臣,組成內閣領導。內閣工作由內閣委員會(Cabinet committees)執行,每個委員會有責任範圍。首相不受約束,可重組各委員會及其職責,並可自由任用或開除成員。內閣大臣必須是樞密院成員。「女王陛下最尊貴的樞密院」(Her Majesty’s Most Honourable Privy Council)是英國君主的諮詢機構。

大英博物館與內閣的附屬關係

大英博物館屬於非部門公共機構(non-departmental public body ),依三年期資助協議(three year funding agreement)由英國政府的文化媒體和體育部(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 )贊助。此制度的目的,是為了確保博物館的世界文明典藏,得以被安全地保存,策劃,研究和展示,以促進人類的利益和教育大眾。

英國政府的文化媒體和體育部(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and Sport )。(取自網路)

大英博物館的董事會制度

1753年6月7日,大英博物館創立之初即成立董事會,第一次董事會議於12月11日舉行,討論為新創立的大英博物館選擇館址。根據1963年《大英博物館法》和1992年《博物館和美術館法》,大英博物館由25個受託人(trustees)所組成的董事會管理。受託人的任命(Trustee appointments)是由公共任命委員辦公室(Office of the Commissioner for Public Appointments)發布。並依公共任命事務規章(code of practice on public appointments issued )的制定監管。

大英博物館的治理與政策

董事會(Board of Trustees)職責

大英博物館由博物館董事會負責通過其年度計劃和總體政第,董事會並負責任命博物館館長,從而對博物館進行總體管理和控管。理事會可通過涵蓋博物館活動各個領域的全面政策,這些政策會根據新法規和最佳實踐發展,而不斷更新。

大英博物館館長的職責

館長(Director)亦是會計官(Accounting Officer),負責向政府報告,並負責博物館的一般管理及推行計劃。博物館的《治理政策和原則》(The Museum’s Governance Policies and Principles ),除了可規範理事會(Board)的議事程序,並可為促進及實現博物館計劃行使職權。

大英博物館現任館長哈特維希.菲舍爾(Hartwig Fischer),德國藝術史學家,自2016年起擔任大英博物館館長,為1866年以來第一位非英國籍的館長。2012年至2016年間,他曾擔任德勒斯登國家藝術館(Staatliche Kunstsammlungen Dresden)館長。(取自網路)

大英博物館管理聲明和財務備忘錄

在大英博物館的官網有關管理和財務的詳細內容可參考:
第一部分:管理聲明(Management statement)
第二部分:財務備忘錄( Financial memorandum)
-大英博物館三年資助協議(British Museum three year funding agreement)
-大英博物館治理指南(British Museum governance guide)
-治理政策和原則(Governance policies and principles)
-1963年《大英博物館法》(British Museum Act 1963)

數位文化媒體和體育部(The Department for Digital, Culture, Media and Sport)

在英國政府部門(United Kingdom government),專司文化等事務的政府單位為數位文化媒體和體育部,首長為文化大臣(The Secretary of State for Culture )。該部於1992年創建時,名為國家遺產部,其他部門中也有此部門。 之後於1997年更名為文化媒體和體育部,2017年再更名為現今的數位文化媒體和體育部。該部的職責,分别為有關英格蘭的文化和體育(Culture and sport in England);數位經濟建設(Building of a digital economy)以及全英國的媒體事務(廣播和網際網路)(Media throughout the UK, broadcasting and Internet)。此外亦負責旅遊、休閒、創意產業(Creative industries)領域。其中創意產業,有部份並與商業能源和工業戰略部(Department for Business, Energy and Industrial Strategy) 聯合。另亦曾負責2012年奧運會和殘奧會之籌辦。

英國博物館和美術館與數位文化媒體和體育部的關係

英國屬於行政非部門公共機構(non-departmental public body)的博物館和美術館,皆由數位文化媒體和體育部贊助,依英文字母排序,包括30個機構:英國藝術委員會(Arts Council England)、英國電影學院 (British Film Institute)、大英圖書館 (British Library)、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平等與人權委員會 (Equality and Human Rights Commission)、博奕委員會(Gambling Commission)、傑弗瑞博物館 (Geffrye Museum)、英格蘭歷史遺產委員會 (Historic England)、霍尼曼博物館 (Horniman Museum)、賽馬賭注徵稅所(Horserace Betting Levy Board)、帝國戰爭博物館(Imperial War Museum)、資訊專員辦公室(Information Commissioner’s Office)、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國家遺產紀念基金會(National Heritage Memorial Fund)、國立海事博物館(National Maritime Museum)、利物浦國家博物館(National Museums Liverpool)、國家肖像館(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 )、科學博物館集團(Science Museum Group)、皇家兵械庫博物館(Royal Armouries)、約翰索恩爵士博物館(Sir John Soane’s Museum)、英格蘭體育組織 (Sport England)、運動場館安全管理局(Sports Grounds Safety Authority)、泰特美術館(Tate)、英國反興奮劑組織(UK Anti-Doping)、英國體育委員會(UK Sport)、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英國旅遊局(VisitBritain)、英格蘭旅遊局(VisitEngland)、華勒斯典藏館(Wallace Collection)。

英國政府的非部門公共機構,其運作具獨立性(independence )、效益(effectiveness)及效率 (efficiency)。透過議會對公眾負責。可區分為執行(Executive)、諮詢(Advisory)、法庭(Tribunal)及獨立監控(Independent monitoring boards)四種類型的機構。

受託人董事會(Board of Trustees)

大英博物館多數的受託人(trustees),是由首相(Prime Minister)透過數位文化媒體和體育部的招聘流程任命。董事會由25位成員組成。分別由英國女王任命一位受託人,首相任命15位,受託人本人任命5位,其餘4名受託人由皇家學院(Royal Academy)、英國學院(British Academy)、倫敦古董協會(Society of Antiquaries of London)、皇家學會( Royal Sciety)提名,英國政府部門部長的內閣大臣(Secretary of State)任命。主席(Chair)則由董事會(Board)從其成員中選出。

2017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由大英博物館受託人理查德.蘭伯特爵士(Sir Richard Lambert)陪同參觀大英博物館重新開幕的中國和南亞的約瑟夫霍東爵士展館(Sir Joseph Hotung Gallery of China and South Asia)。(© Press Association)

受託人的職務如有空缺,內閣辦公室公共任命中心(Cabinet Office Centre for Public Appointments)會透過大英博物館的兩個官方網站公告,程序公開透明。為因應博物館的多元及複雜性,大英博物館的受託人來自各背景和專業領域,登記的受託人向公眾開放。

大英博物館董事會的25位受託人及館長的角色和職責,皆依大英博物館管理原則和程序規範。館長亦為首席財務長( Chief Financial Officer),需向政府報告。首席財務長的首要任務是管理好博物館財務相關的財務計劃、財務風險管理、會計帳冊以及財務報告。

此外,英國政府的非部門公共機構所屬單位,另包括具獨立性,不太受政府政策影響的法定團體等機構:三間法定法團(Three statutory corporations),兩個公共廣播機構(Two public broadcasting authorities),非部會機關(Non-ministerial departments),法定公司(Statutory corporations),包括第四頻道電視公司(Channel Four Television Corporation)、歷史皇家宮殿(Historic Royal Palaces)、通訊辦公室(Office of Communications)、上市公司(Public corporations)以及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大英博物館官網的政策介紹

博物館制定的治理政策和原則,可規範理事會(Board)的議事程序,並有助於實踐博物館的計劃。董事會(Board of Trustees)對博物館各個領域的政策推動有決策權。

以下列舉相關政策,政策會依博物館的實踐與發展而更新法規:接受捐贈和贊助政策(Acceptance of donations and sponsorship policy)、收購政策(Acquisitions policy)、反洗錢預防逃稅和拒絕捐贈政策(Anti-money laundering prevention of tax evasion and refusal of donations policy)、閉路電視政策(CCTV policy)、保存政策(Conservation policy)、取消加入政策(De-accession policy)、平等與多樣性政策(Equality and diversity policy)、消防安全政策(Fire safety policy)、預防賄賂和貪腐政策(Fraud, bribery and corruption prevention policy)、健康與安全政策(Health and safety policy)、文物政策(Human remains policy)、博物館文物研究,收藏和政策(Museum’s human remains research, collection and policy)、資訊風險政策(Information risk policy)、貸款政策(Loans policy)。

結語

1759年,大英博物館首次對大衆免費開放,260多年後,到了21世紀,大英博物館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博物館之一,每年吸引六百萬參觀人次。目前的八百多萬件典藏,除了源自斯隆爵士的典藏,亦包括英國殖民統治時代、捐贈、遺贈、考古及收購的文物,橫跨兩百多萬年以來,人類從舊石器時代演進至今的世界文明史。

依大英博物館官網,了解大英博物館的典藏歷史,有助於洞悉過去的藏家如何看待他們的世界,以及他們如何透過典藏增廣世界的見聞。而今日,了解大英博物館的管理政策,則可了解博物館的世界文明典藏,是如何透過專業的制度,永續維護及保存。

大英博物館的現任董事會主席理查德蘭伯特爵士在官網Blog的一句話極具意涵:「當您成為大英博物館的受託人(trustee)時,應自許有責任為國家和世界保管與眾不同的典藏…」(…when you become a trustee, you are reminded that you are responsible for holding in trust for the nation and the world a collection unlike any other)

在17至18世紀的啟蒙運動的啟示下,全球許多博物館相繼創立,以向大眾傳播知識為宗旨。今日,國際博物館協會定義博物館的四大功能為典藏、研究、展示及教育,足見啟蒙運動的精神至今仍影響深遠。

大英博物館的啟蒙展館(The Enlightenment Gallery)不同於博物館的其他展館。從史前時代到19世紀初的展件,可深入了解從日本到牙買加,從智利到中國以及倫敦的各地區和文化。(© reconstructingsloane.org)
陸仲雁( 21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