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視覺藝術與流行音樂的新變革,從藝術家遇上音樂人舒米恩、蛋堡等人談起

視覺藝術與流行音樂的新變革,從藝術家遇上音樂人舒米恩、蛋堡等人談起

以科技與流行音樂為定位的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是否已經準備好成為台灣流行音樂重鎮?周邊的公共藝術計畫,透過與流行音樂的結合,是否可以更進一步培養出潛在的聽眾?在近年來,從點狀的視覺藝術與流行音樂的跨界合作已慢慢發展成常態,或許從最近幾個合作案例中,觀察到視覺藝術如何讓流行音樂更上一層樓的蛛絲馬跡。

日前聲音社群品牌 KKBOX發布了《2020年度趨勢報告》,報告中指出2014年華語流行音樂,占整體串流量的 70%,至 2020 年已大幅下滑至 50%。面對華語音樂的警訊,台灣流行音樂產業如何培養新的華語流行音樂聽眾?日韓流行音樂的蓬勃發展、中國流行音樂快速的崛起,台灣流行音樂產業的下一步,該如何走得更穩健?以科技與流行音樂的作為定位的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是否已經準備迎擊?周邊的公共藝術計畫,透過與流行音樂的結合,是否可以更進一步培養出潛在的聽眾?在近年來,從點狀的視覺藝術與流行音樂的跨界合作已慢慢發展成常態,或許從最近幾個合作案例中,觀察到視覺藝術如何讓流行音樂更上一層樓的蛛絲馬跡。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外觀。(攝影/許雲喬)

流行音樂專用的北流不只是彌補了台灣長期缺乏中型場館的缺憾,同時也是台灣第一座具有5G硬體設備的場館,符合時代最新的需求。今年肺炎疫情無情席捲全球,實體展演活動被迫取消,卻也加速催化了線上展演活動的發展,台灣因為防疫有成,實體活動雖然可以正常舉行,但是擁有多年展演視覺設計經驗,並不斷將內容製作融合科技的資深業界前輩馮建彰於多場論壇中卻提醒,當國際間的線上展演商業模式、科技發展已經不斷更新,還能舉行實體演出的台灣,是否也必須跟上世界的腳步,發展出具有足夠優勢的線上展演?

北流的開幕活動當天,馮建彰團隊透過擴增實境(AR)的科技手法,真人樂手配上虛擬樂手DJ AMEOW共同演出,打開了音樂展演活動的新可能。流行音樂展演的熱門議題之一為如何以「沉浸式體驗」呈現,從表演藝術、展覽活動到音樂表演節目甚至是博物館界,沉浸式體驗的展示已經屢見不鮮,影像全面升級,聲音成為愈來愈重要的表現,在日前文策院舉行的「2020內容創意大會」中,邀集國內外業界人士擔綱講者進行「未來全景聲:音樂展演超進化」,在未來10年中沉浸式體驗的模式,或許會成為演唱會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北流的開幕活動中,也預示了尚未爆發的台灣流行音樂能量。

台北流行音樂中心開幕以真人樂手配上虛擬樂手DJ AMEOW共同演出,打開了音樂展演活動的新可能。(來源/馮建彰YouTube)

除了現場表演以外,音樂的MV透過虛擬實境(VR)來呈現也成為進行式,包括:不斷突破饒舌呈現方式的歌手蛋堡(本名杜振熙,又稱S博士)於2020桃園科技藝術節中展出《音菩薩》MV,透過VR建構出既魔幻又私密的個人世界,帶領觀眾去「參拜菩薩」;在「2020創意內容大會」中展出的安溥《蘚的歌唱》除了透過VR頭顯帶領觀者進入歌曲中的世界以外,搭配體感椅讓觀者置身於場景之中,消除銀幕的界線後,MV不再僅是停留在拍一段故事給聽眾欣賞,而是讓聽眾能夠身歷其境。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2020 TAxT 桃園科技藝術節- 當然耳(@2020taxt)分享的貼文

蛋堡《音菩薩》展覽現場。
Soft Lipa《音菩薩》360°mv。(©Soft Lipa)

公共藝術注入流行音樂基因的全新轉向

不只是北流內部展演給了流行音樂產業新的希望,在場館周邊的公共藝術計畫也讓音樂產業與視覺藝術有了突破性的發展,以「音樂理想國」為名的《北部流行音樂中心公共藝術設置計畫》,邀請了四位(組)視覺藝術家/團體,透過藝術家與音樂人的腦力激盪,打破流行音樂與視覺藝術長久以來合作間的不平等,讓公共藝術能夠存有音樂的基因,而在四組公共藝術計畫中,共分為兩種不同類型的公共藝術分別為由豪華朗機工與噪咖藝術有限公司的一般型公共藝術,以及何理互動和均勻製作呈現的計畫型公共藝術,從這兩個類型的作品中,也可以看見公共藝術從傳統的裝置到與音樂人最新合作的軌跡。

豪華朗機工的作品《幻流行光》,此一類型也是創作團隊所擅長,透過舞台中精密可控的燈具設備,搭配音樂的互動,讓光束或交織或發散的映射在空中,形成光線的雕塑,比較可惜的是,這件作品沒有將流行音樂的元素導入作品其中,與音樂本身的連結性較低。另一組一般型計劃為噪咖藝術有限公司帶來的兩件創作,《無限放大器》將音樂創作者使用的合成器,放大製成可以讓民眾觸碰的大型按鈕與旋鈕,在夜間時按鈕則會出現彩色的光芒,這一類型也是現今最普遍的作品類型。

豪華朗機工《幻流行光》。(白晝之夜提供)

另一件則為突破性的作品《登月(樂)計畫|一個永遠不會忘記的聲音:張雨生》,以三公尺高的阿波羅登月小艇作為外型,氣動式的設計讓作品不需接電更不怕雨淋,作品將張雨生的音樂注入其中,在展覽期間的整點、半點就會自動演出張雨生樂曲的經典片段,有趣的是,在開幕時,創作團隊邀請張雨生的重要音樂創作夥伴櫻井弘二擔任音樂總監,並以搖滾樂團、銅管樂團、合唱團以及知名歌手的編制,與藝術裝置共演,演出當天匯聚了張雨生的粉絲,在綿綿的細雨中,能夠重新品味好久不見的好聲音,此作品更是具有歷史意義,讓認識、不認識張雨生的民眾,都能夠在作品前體會到經典歌曲的美好。《登月(樂)計畫》讓視覺藝術找到與流行音樂合作的新可能,保存、再現音樂的方式不只是透過串流平台,或是像檔案式的呈現,而是透徹地發揮公共藝術互動與推廣的特質,並且讓作品保持開放的狀態。

噪咖藝術有限公司《登月(樂)計畫|一個永遠不會忘記的聲音:張雨生》。(攝影/許雲喬)

然而,計畫型的公共藝術與一般型的差別在於從創作的開端即是與音樂人共同發想,作品從零到有,都是沿著音樂人與藝術家的概念去生長。莊志維與舒米恩的「思念是一首歌」計畫,以「思念」的概念作為作品核心,由五場工作坊作為創作起點,邀請五位業界音樂人士透過不同形式的分享,引導觀眾進入思念的情緒中,最後共同於黑色漆面玻璃刻畫關於思念的一句話,再匯聚於北流的戶外廣場共組成《思念烙印》。此計畫總共有三件公共藝術裝置分別為《思念習慣》、《思念無限》、《思念烙印》,除了公共藝術裝置以外,作品還包含裝置與歌手舒米恩共同演出的演唱會,除了長久設置的作品,臨時性的音樂演唱會也成為了作品的一部分,讓公共藝術保持在有機的狀態,也為台灣的計畫型公共藝術帶來的嶄新的示範。

「思念是一首歌」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戶外廣場展出。(均勻製作提供)
《思念烙印》將思念化為文字,刻畫在心中,發出光亮。(均勻製作提供)

另一件計畫型的作品為DigiLog 聲響實驗室與何理互動和饒舌歌手蛋堡共同製作的《分秒beat爭》,此作品希望能夠完整的呈現hip-hop精神,以1980年代問世的序列機(Sequencer)作為概念,不僅僅只是將序列機的外型放大而成,作品總共有四行按鈕,每一行按鈕表示一個音軌,內容含有三首由蛋堡創作的BEATS,創作者希望透過作品的切換與播出,能真的讓饒舌歌手在作品面前進行Battle,把饒舌的文化在北流的場域附近發展,強化了與民眾的互動性,在饒舌音樂變成主流音樂之一的世代中,饒舌Battle的形式多了一種可能。

DigiLog x 何理互動 x蛋堡(Soft Lipa,左)《分秒 Beat 爭》,開幕表演邀請手指鼓權威PUZZLEMAN(右)共同演出。(攝影/劉哲均,何理互動提供)
DigiLog x 何理互動 x Soft Lipa《分秒beat爭》。(攝影/劉哲均,何理互動提供)

看得到也摸得到的音樂:流行音樂與展覽的跨界合作

典藏ARTouch日前刊登的〈解構北流啟用:流行音樂X藝術共製,音樂早就是「看」的時代〉一文中,指出「流行音樂產業仍然相對看重商業價值,如果和藝術家的合作僅有創造藝術家的回饋價值,對流行音樂產業來說這項合作就顯得較缺乏吸引力。」因此這也是國內鮮少有此類型跨界合作的關鍵原因,但在這兩年來,開始有了流行音樂跨界視覺藝術的展覽,為流行音樂展開了另一面貌,如:去年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的「查無此人─小花計畫展」由方序中擔綱策展人、音樂人瑪莎擔任音樂總監,邀集多位術家與音樂人共製作品,將作品與流行音樂結合,每件作品的音樂製成專輯並上架至串流平台中,展覽中觀眾能體驗到透過當代藝術作品所呈現的流行音樂,讓音樂更立體且具象的呈現,在展覽之後,更能透過串流平台回味在展場中聽到的音樂。

「查無此人─小花計畫展」展出由茄子蛋 X 王宗欣共製《我夢見了小叮噹》。(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宇宙人 X 紀昀《禁止觸摸》,當觀者戴上耳機除了聽見宇宙人的音樂以外,當觸碰銀幕上的物件,物件所發出的聲音將會在耳機中聽見。(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在北流開幕後的時間點上,已經產生流行音樂的多種可能性與多元性,場館的設備升級讓音樂人能夠站在科技的肩膀上持續發展並與國際接軌。而場外的公共藝術,不論是一般型還是計畫型,讓藝術家與音樂人彼此發揮特長,把音樂元素涵蓋在作品中,也讓音樂展現過往不曾發生的新奇演出,在觀看整個音樂產業,也紛紛有了多樣化的音樂呈現形式正在發生,往後在這片場域還會有什麼有趣的發展,讓我們拭目以待。

許雲喬( 50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