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飛豪
2018.06.19
本專題「文資重構.議題再現」透過中正紀念堂與二二八國家紀念館這兩座台灣的古蹟建築,在歷經「重構」的過程中,所連結的土地記憶與社會議題,從日治史、美術史與轉型正義等,藉由解讀這兩座建築的城市密碼,引領讀者重新思考近百年來對自身土地的歷史想像。
欽差行台歷經清領末期與日治初期的行政官舍使用後,現存於台北市的植物園。(© 寺人孟子)
2017年促轉條例通過後,成為了中正紀念堂威權轉型的重要依據,但事實上,在台灣歷史中,不乏此類「建築空間轉換」的案例,而這樣的轉變,某種程度也記錄了台灣土地獨特的歷史樣貌。舉例來說,現存於植物園的欽差行台,1894年落成後,1895年旋即遭逢台灣割日,由日本殖民政府作為統治中心進駐使用長達25年。(註1)現今...
您已經是會員?登入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專題文章
陳飛豪( 119篇 )追蹤作者
陳飛豪,生於1985 年。文字寫作上期冀將台灣史與本土想像融入藝術品的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