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題|戰後台灣藝術的時代印記:南海路54號的美國文化中心

專題|戰後台灣藝術的時代印記:南海路54號的美國文化中心

承接日治時期的名稱台灣教育會館,這棟現在以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之名的建物,經過美援時期的美新處林肯中心等,見證了台灣自日治到當代藝術發展的場所,在80年後再被賦予了另一層時代意義與教育責任。
專題|戰後台灣藝術的時代印記:南海路54號的美國文化中心
在日治時期台灣教育現代化過程中,首任台灣總督府學務部部長、日本學者伊澤修二(Shuji Isawa)於日本帝國教育會中提出「有用學術」概念,鼓勵在台推動圖畫、音樂教育等文化藝術相關方向,試圖補充漢學中所缺少的部份學科,約至日本始政30年後的1925年,台灣的圖畫教育已是各級學校中必備課程。(註1)1931年,落成於台北市龍口町一丁目(現南海路54號),由建築師井手薰(Kaoru Ide)設計,融合古典、現代主義建築風格的三層加強磚造建築「台灣教育會館」,以台灣首座具現代化規模的藝文展覽館之姿誕生,為當時教育成果展示、美術展覽及藝術沙龍的重要場所。台灣教育會館自1931年起舉行了第五至第九屆「台展」,1938年在此舉辦台灣總督府文教局主辦之「府展」(第一到四屆)。而自1935年開始的「台陽展」則在會館舉行至第五屆。此建築最初的文化氛圍,由官方與民間展覽共同形塑,而在建物最初的空間規畫上,則可看到當時除了針對教育出版、演講、藝術展演的功能外,作為最早電影教育之用的映寫室空間也早在其設計範圍之中。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外部一景。(攝影/林怡秀)
1945年二戰結束後,台灣教育會館建築首先被海軍台澎要港司令部所用(而先前曾為教育會館標記、陳列於一樓樓梯旁,黃土水入選第三屆「帝展」的雕塑《甘露水》則在省政府倉促接收過程中遺失),隔年,海軍台澎要港司令部移出,改由台灣省參議會進駐,同年5月正式在此成立台灣省參議會,會館原本設定的教育與美術推廣功能因此不再延續。1947年,由台北爆發、進而蔓延全台的二二八事件引發了後續一連串相關鎮壓與知識分子逮捕行動,時為省參議會的南海路54號建築也成為見證歷史的現場,而在當時的事件張力下,眾多省議員也成為被整肅對象,1947年底重新成立為臨時省議會,在南海路建物中運作多年後於1958年5月搬遷至台中霧峰。而在此之前的1957年,位於台北市北門前的美國大使館(現國稅局大樓位址)因美軍援顧問團雷諾上士(Robert G. Reynolds)開槍打死中華民國革命實踐研究院少校學員劉自然事件,在其案於該年5月24日美軍軍事法庭宣判雷諾無罪後,引起近6,000名憤怒群眾於美國大使館前圍觀抗議,並朝館舍扔擲時石塊及木條、砸毀美國新聞處(USIS)。而如此直接高喊打倒帝國主義的反美舉措,對於當時極度倚賴美援、正於戒嚴階段中的台灣社會而言相當罕見。
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內部一景。(攝影/林怡秀)
1958年底,美新處進駐因省議會遷址而空出的南海路54號,並在此開闢以藝術文化相關活動為主要功能的「林肯中心」,該建物因此在13年後再次接續了日治期間被賦予的主要功能。對於新址落成的美新處空間,在當年相關報導中曾提到:「該中心設於寬敞的禮堂中,禮堂位於二樓,可容納300人的座位設有滅音地板和白色V字型天花板,其牆壁的顏色至為柔和,它的設計和建築,使它具有最佳的視聽效果,它可以視不同的需要而作為一個展覽室,或一個音樂廳,或一個電影室〔⋯〕在這個中心中,也將可以聽到美國音樂、看到攝影鏡頭下的美國及其人民,並且可以認識和欣賞美國的藝術和其他的文化表現。〔⋯〕活動包括電影放映、展覽會、音樂唱片欣賞會、演講以及戲劇等,它將視情況的需要,於白天和晚上盡量開放。」(註2)
《中央日報》刊登1973年2月林懷民於美新處林肯中心(今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發表的報導。(林怡秀提供)
回顧國民政府來台後的思想教育,內容皆以中華文化復興為主軸,且當時台灣正處於威權統治、兩岸局勢緊張、國內資訊流通受戒嚴影響而高度封閉的狀態,國人出國觀光更是直至1979年方才開放,南海路上這處標榜著支持自由言論、經常舉辦電影放映、展覽、音樂、舞蹈、戲劇活動的場域,且其圖書館內擁有最新英文書籍、期刊的美新處,便成為1960-1970年代台灣一般民眾了解歐美資訊、藝術活動、觸及美國文化的主要窗口。(註3)在冷戰結構中,美國以民主國家之姿向其他國家宣揚美國文化、強調推崇自由的形象,成為其對抗共產主義國家的方法之一,而設於各國的美新處便具備著協助達成美國總統目標的功能性:「將美國政府的目標和政策,對海外人民加以解釋說明,發揚美國的生活真相和文化以協助海外人民對於美國的政策及目標的了解,對於那些想歪曲並破壞美國的目標和行動的敵性企圖,則予以揭穿並反擊。」(註4)在1950年代以降對台美援的結構下,美國文化往台灣的輸入更為直接,加上當時台灣社會整體處於壓抑禁錮的白色恐怖氛圍,「到美國留學、呼吸自由空氣」成為眾多學子的夢想之一,當時,美新處圖書室也有大量美國大學、藝術學院的介紹,在學術交流基金會的支持下,美新處中豐富的留學資訊也成為學子留學海外、追尋美國夢的主要推手。
《中央日報》第六版於1976年3月14日報導藝術家洪通於美新處林肯中心(今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的展覽開幕盛況。(林怡秀提供)
《中央日報》第三版1976年3月20日刊登關於藝術家洪通參與美新處林肯中心(今二二八國家紀念館)的個展開幕報導。(林怡秀提供)
在藝術展覽方面,在1950-1960年代台北美新處展覽場地並未對外開放,而是採取邀請藝術家展覽的方式,直到1972年1月,林肯中心才首次開放給各界申請使用。(註5)而在開放申請後,美新處的評選方式也從最初由處內工作人員徵選,到正式對外邀請藝評家、相關科系教授、藝術創作者擔任評審,就此建立了當時台灣唯一有制度、非營利的展演系統,這樣的開放性也使得美新處成為台灣許多年輕藝術家的首次發表空間。當時,美新處每年有一次受理申請,藝術家需繳交約20件作品幻燈片提供審查,審查通過後會通知藝術家安排檔期,而曾在此展出的藝術家則可獲得美新處開立的證明,藝術家能夠以此證明直接申請藝術家簽證前往美國做長時間停留。(註6)在台北尚未出現其他當代藝術展演場地的年代,美新處來自國內外的展覽(包括現代舞蹈家瑪莎.葛蘭姆 (Martha Graham)、梅爾斯.坎寧安 (Merce Cunningham) 等人的演出,1973年2月林懷民的演講、1976年造成大轟動的洪通個展、1978年席德進展出金門古屋畫作等)是當時年輕人心中極為重要的藝術養分來源。
2002年11月,由林曼麗、黃海鳴、石瑞仁、倪再沁、陳瑞文、林志明等人發起「CO2台灣前衛文件展」展覽一景。(本刊資料室)
1979年中美斷交,美國新聞處改名為「美國文化中心」,美新處位於台中、台南的辦事處隨之關閉,高雄辦事處縮減了原有的展覽空間,台北南海路場址則取消了林肯中心,僅保留一樓左側大廳作為展覽與演講使用。進入1980年代,台灣新一代創作者的思考與整體社會氛圍已漸漸不同以往,台北的商業畫廊雖已陸續成立,但在商業考量下,許多較具前衛與實驗性質的作品仍難在營利空間中展出,美國文化中心還是許多年輕藝術家首次個展的選擇(如王萬春、鄭在東、陳界仁、高重黎等人)。而當時由文大美術系畢業生盧怡仲、楊茂林、吳天章、葉子奇,以新表現(neo-expressionism)與超前衛(trans-avantgarde)創作概念組織的「101現代藝術群」(註7)1983年5月的首次展出亦在南海路的美國文化中心,同年底,台灣首座現代美術館(北美館)才於圓山原美軍協防台灣司令部(USTDC)總部所在地成立。1988年6月,首座國家級美術館「臺灣省立美術館」(現國美館)開館。而在官方組織如國藝會成立之前,台灣藝術家也試圖在1980年代自闢獨立自主、無須審查的展覽與藝術推廣場地,如1986年賴純純與莊普、張永村等人在建國北路舊樓房中成立的「SOCA現代藝術工作室」,1988年9月由莊普、劉慶堂、陳慧嶠、黃文浩等人聯手成立的「伊通公園」、1989年的「二號公寓」。
2002年11月,由林曼麗、黃海鳴、石瑞仁、倪再沁、陳瑞文、林志明等人發起「CO2台灣前衛文件展」展覽一景。(本刊資料室)
1991年底,向省政府承租南海路空間的美國文化中心因租約到期遷出,省教育廳為配合更新計畫擬將南海路54號改建大樓,當時消息傳出即受到媒體與文化界人士反對,並呼籲將這棟自日治時期起至戰後期間,與藝術活動息息相關的建物保留為文化史蹟館。而在改建計畫擱置期間,南海路54號曾短暫由中國童子軍總部承租,而後再由美國在台協會文化組續租(1993年6月),連同美國文化中心、學術交流基金會一同遷回,此建物也在同年被指定為三級古蹟。1990年代前後,台灣進入興建縣市文化中心、替代空間、閒置空間再利用階段,藝術家展演空間與過去相比更為多元,在創作與資訊來源上也不再受到戒嚴期間所致的種種限制,南海路展場也不再是唯一選擇。2002年3月,美國文化中心因改租台北世貿中心國貿大樓而遷址,正式搬離長駐40餘年的南海路54號,而在美國文化中心離開後的同年11月,由林曼麗、黃海鳴、石瑞仁、倪再沁、陳瑞文、林志明等人發起,中華文化總會與台新銀行共同主辦的「CO2台灣前衛文件展」,將展場擴及國北師校長官邸、文化總會、華山藝文特區四連棟以及此棟歷史建築,共計32件作品穿梭於南海路54號的各個角落,過去一般民眾因進駐單位辦公功能而未能進入的部分空間,也在這次展覽中被重新詮釋與釋放。2006年7月,行政院邀請相關部會召開籌設國家級紀念館會議,核定此處為二二八國家紀念館館址,2007年2月28日正式掛牌,同年4月,曾經承載了台灣不同歷史階段的南海路54號開始進入古蹟修復與再利用工程,2011年宣告竣工,以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之名再次向民眾開放,這棟見證了台灣自日治到當代藝術發展的場所,在80年後再被賦予了另一層時代意義與教育責任。

註1 楊孟哲著,《日帝殖民下台灣近代美術之發展》,台北:五南,頁51。
註2 詳見:1958.12.02《聯合報》05版:〈美新聞處的新貢獻,成立文化中心〉。
註3 美新處(及後來的美國文化中心)圖書室,因擁有當時台灣少見、印刷精美的藝術相關書籍與畫冊,而吸引對此領域有興趣的讀者前來,1970年代除了美新處圖書室,另一個閱讀藝文書籍的主要場所則為羅斯福路三段上的道藩文藝圖書館。然當時讀者偷書、偷畫冊甚至偷割圖片的事件極為普遍,後期於台北舊書攤中,仍可發現許多源自美新處與道藩圖書館的書籍。
註4 1958.12.02《聯合報》05版:〈美新聞處的新貢獻,成立文化中心〉。
註5 詳見:1972.01.19《聯合報》07版:〈美新處畫廊,將對外開放〉。
註6 二二八紀念館:〈紀念館沿革之3:美新處,羅森豪教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YkwaW1i8kE&feature=youtu.be
註7 胡永芬,〈青春火鳥「悍圖社」〉 ,《藝外》2010年4月號第7期。
林怡秀( 13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