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題】編輯作為思想方式——重訪1990年代

【專題】編輯作為思想方式——重訪1990年代

「媒體」從來不只是集合資訊、知識的介面,而是與社會控制、意識形態、商品化等緊密糾纏、相互矛盾的「權力空間」。甚至,返視《人間》及其衍生,更經由不斷開放、發散又聚合的行動過程,形成一條突穿異質領域的「文化戰線」,本專題由國際劇評人協會台灣分會郭亮廷、吳思鋒,以及典藏ARTouch張玉音共同企劃。
在《人間》雜誌發行期間,陳映真曾訪港,演講「大眾傳播與民眾傳播」,他說道:「當大眾傳播做為一個企業而巨大的程度如此驚人,又是那麼單向時,問題已經不在反不反對資本主義或者反不反對大企業,而是要保衛我們對資訊、常識、知識和這個世界理解的權利。」 因而,「媒體」從來不只是集合資訊、知識的介面,而是與社會控制、意識形態、商品化等緊密糾纏、相互矛盾的「權力空間」。甚至,返視《人間》及其衍生,更經由不斷開放、...


您已經是會員?
典藏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加入會員


專題文章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

郭亮廷( 7篇 )
吳思鋒( 15篇 )

普通讀者。不專業寫作者及編輯。小劇場工作者。現居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