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下一站,首爾】在競爭中堅持品味與身分——專訪阿拉里奧畫廊執行總監周娟禾談韓國市場脈絡與當前挑戰

【下一站,首爾】在競爭中堅持品味與身分——專訪阿拉里奧畫廊執行總監周娟禾談韓國市場脈絡與當前挑戰

【Next Stop, Seoul】Maintaining Your Faculty Of Taste and Identity Amidst Competition interview With Henna Joo, Director Of Arario Gallery, on Korean Market’s Context And Current Challenges

即將於明年啟動的Frieze首爾無疑將為本地業者以及本土的韓國國際藝術博覽會(KIAF)帶來更多國際藏家資源,但同時也讓本地畫廊面臨競爭。對此,周娟禾認為不應迴避競爭、而是需要接受與面對它,而阿拉里奧畫廊為此作出重要策略,將集中於建立與鞏固自身實力、即將工作重心放在藝術家身上,周娟禾強調這並不意味著直接與西方畫廊做比較,而是在畫廊已針對亞洲藝術家進行的長期深耕與良好合作關係基礎上,去凸顯自身優勢。

作為韓國資深的當代藝術藝廊之一,阿拉里奧畫廊(Arario Gallery)創立於1988年漢城奧運會之後一年。在畫廊現任執行總監周娟禾(Henna Joo)看來,那是韓國藝術市場真正開始獲得整體性發展的一段時期,韓國的藝術市場需求在那之後的1990年代中逐步增長、也更加國際化。2000年之後,隨著中國與俄羅斯兩大經濟體系的開放,韓國藝術市場先後經歷了全球富豪經濟增長背景之下的快速發展、2008年金融危機引發的市場回落,以及2010年後的低速發展。在這二十多年間,大量資源在中國與韓國之間的藝術市場上流動,阿拉里奧畫廊也立基韓國、向中國發展,2005年起插旗北京、又在八年後遷居,2014年正式在上海開啟全新空間與新篇章。

阿拉里奧畫廊執行總監周娟禾。

向內看:韓國藝術市場飛升的社會因素

周娟禾認為近十年內刺激了韓國藝術市場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2015年左右韓國單色畫在拍賣市場上開始的強勁走勢,代表了近期韓國藝術市場蓬勃發展的初始階段。單色畫運動1970年代於韓國興起,許多當時便購藏了這類創作的韓國藏家,在五、六年前的這一波市場高潮中感受到了藝術品價值的飛升,對於價值變化的切身體驗進一步激發了對藝術市場的興趣,也形塑了市場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時刻。

在市場的自然運作之外,另一個作用於社會環境的因素,便是政府的總體政策。如同全世界許多政府一樣,韓國現任政府在疫情中調降了利率,加上自2017年以來針對房地產稅的屢屢重拳出擊,整體市場上的金流開始增加,流向包括股票以及藝術市場在內的各種投資市場,而對於認為「若不投資、現金會貶值」的韓國人而言,當他們看到藝術市場整體上呈價格走高趨勢,亞洲藝術家的市場表現也相當不錯,許多藏家透過藝術品交易而獲得了高回報,即便是對於過去未曾投資藝術品的人,都慢慢將藝術品視為眾多投資標的物之一。在藝術品交易稅方面,韓國施行非常優惠的賦稅制度,畫廊業務因此受惠良多。與此同時,周娟禾認為對市場起到推波助瀾作用的,還有日益聚焦在藝術市場交易價格上的媒體報導,相較於過去會談論藝術品內涵與美學價值的媒體氛圍,如今的韓國無疑處於一個高度資本主義價值觀所驅動的社會。

作為一線畫廊業者,周娟禾清晰看到新興科技產業造就了愈來愈多千禧世代藝術品收藏家進入市場,對互聯網的高度熟稔,讓他們更擅長快速獲取廣泛知識與經驗,也在近兩年來拍賣行、藝博會、畫廊全都投入的線上藝術品銷售風潮中如魚得水。他們有著新的藝術品收藏與投資思維,也會直接對藝術市場帶來影響,周娟禾也特別提及這一世代的韓國人具有與過往不同的消費觀與消費文化:對他們來說,消費與投資不再涇渭分明,而是可以一石二鳥,這表現在包括藝術品、古董設計家具等不同領域。

阿拉里奧畫廊展覽空間,圖為藝術家Won Seoung Won個展「The Inaudible Audible」現場。

由外再入內:亞洲格局與在地因應策略

作為很早便走向國際的韓國畫廊之一,阿拉里奧畫廊當年選擇於中國設立分支,乃是在當時整體市場中審時度勢之舉。十多年後的今天,整個亞洲市場內部正發生著既微妙又劇烈的變化。周娟禾認為雖然中國市場依舊體量龐大,但整體政策環境對外國畫廊這樣的外來投資者並非特別友善,這其中包括了相當程度的政策干預,例如任何一家進入中國市場的國際畫廊都要接受他們無法在中國境內購置不動產的現實。基於種種因素,阿拉里奧畫廊在中國頻頻遷址,甚至落腳上海後迄今七年內已搬遷三次,對於依託空間而制定展覽計畫的畫廊而言,不啻為資金與人力的浪費。在中國大陸環境的特殊性之外,周娟禾認為韓國與其他亞洲重鎮相比仍有優勢,譬如比新加坡更具發展腹地、擁有更為完整的藝術生態及藏家群體,也比東京更具多元的藝術脈絡、普遍意義上民眾對於藝術的熱情等等。較為完善的藝文環境與體系,讓首爾顯然更具吸引力,Frieze藝術博覽會的亞洲選址絕非事出偶然。

阿拉里奧畫廊外觀。

即將於明年啟動的Frieze首爾無疑將為本地業者以及本土的韓國國際藝術博覽會(KIAF)帶來更多國際藏家資源,但同時也讓本地畫廊面臨競爭。對此,周娟禾認為不應迴避競爭、而是需要接受與面對它,而阿拉里奧畫廊為此作出重要策略,將集中於建立與鞏固自身實力、即將工作重心放在藝術家身上,周娟禾強調這並不意味著直接與西方畫廊做比較,而是在畫廊已針對亞洲藝術家進行的長期深耕與良好合作關係基礎上,去凸顯自身優勢。她以開始活躍於1970年代的韓國藝術家金順基(Kim Soun-Gui)為例,像她這樣屢受亞洲與國際觀念藝術界好評、近年來也頻頻於韓國國內以及國際上的重要美術館展出的藝術家,在藝術市場上卻依舊不具高知名度。周娟禾認為當下的藝術市場上,單色畫幾乎是唯一廣為人知的韓國藝術流派,而阿拉里奧畫廊希望可將與之同期活躍於1970年代的許多觀念性、實驗性的韓國藝術,作為畫廊品味與身分的代表,支持市場對他們的更廣泛認知,在接受來自西方畫廊的競爭的同時,「更要提供藝術史脈絡、提供高品質的藝術」,周娟禾認為這便是阿拉里奧畫廊最核心的競爭力。

2021年韓國國際藝術博覽會(KIAF 2021)阿拉里奧畫廊展位。

本文原刊載於《今藝術&投資》2021年11月號350期

嚴瀟瀟(Yan Xiao-Xiao)( 212篇 )

影像研究出身,關注藝術創作、展演機制範疇內的各方面生態,以及藝術與哲學、科學、社會學、神秘學等跨域連結議題。嗜以藝術為入口,踏上不斷開闢新視野的認知旅程。曾任Blouin Artinfo中文站資深編輯、《典藏•今藝術》資深採訪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總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