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第13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 : 立方計劃空間「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

第13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 : 立方計劃空間「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

我們可能是藉著音樂這樣的一個媒介在傳遞某種訊息。我們在音樂裡留下了共同的意識,而不只是共同的記憶。你記憶裡不會…
我們可能是藉著音樂這樣的一個媒介在傳遞某種訊息。我們在音樂裡留下了共同的意識,而不只是共同的記憶。你記憶裡不會只有音樂,那個共同的意識也不只是音樂,好像不是。—任將達
在展覽同名出版品《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羅悅全於〈關乎音樂,不只是音樂〉一文中引述前「水晶唱片」成立者任將達訪談中的一段話,解釋展覽中各個作品之間的關係節點,而這句引言似乎也指出了這個研究、展覽與出版的計畫本身所試圖傳達的意義:「我們在音樂裡留下了共同的意識,而不只是共同的記憶」。
本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頒予了由何東洪、鄭慧華、羅悅全等人共同策畫的「造音翻土—戰後台灣聲響文化的探索」展(以下簡稱「造音翻土」),同時也是台新藝術獎首度將年度大獎頒給策展型計畫而非藝術家個展作品的一次(另一次以策展作品入榜的是第十屆評審團特別獎「後民國—沒人共和國」(吳達坤策展))。在會後的採訪中,鄭慧華談到當時在最終評審過程時,評審團曾向他們提問「策展是創作嗎?」而她當時回答:「策展的確像創作,但是在議題與做法上會比藝術家對自己負責或對話的狀態不太一樣。
第13屆台新藝術獎年度大獎得主立方計劃空間。
『造音翻土』是一個集合了非常多人的工作、知識……將它集合與貢獻出來,所以展覽的狀態是一種集體,並且結合了研究的目的,與單獨創作有一點不同,其中的研究目的是很客觀且明確的。就這方面來看,策展者某方面是創作者,但在方法上或意圖上還是有不一樣」。過去曾在水晶唱片工作、後來經營「地下社會」、現於學校任教的何東洪談到:「一般而言策展人比較不會被當成創作者,但在這次過程裡面,鄭慧華負責的多是視覺與展覽的部分,我們則是處理先前的議題設定、找人,這個計畫包含靜態的聲音、聲音藝術的創作,在過程中我把對流行音樂的想法透過展覽一起討論,一開始也沒有想像到展覽會有什麼迴響」。
鄭慧華強調:「立方計劃空間做為這個計畫的發起者,利用幾年的時間將計畫引動與發生,過程中有非常多人參與其中,不僅僅是台上領獎的三個人,也因為有這麼多人的支持與參與,不斷給予指導與貢獻,方才促成這個研究的持續發生。在『造音翻土』這個聲響文化的研究裡,也因為做了這個展覽與出版品,我們也了解到在台灣很多地方有非常多默默研究、耕耘的文史工作者、收藏者,甚至民間的聲音專家在各自的角落做貢獻,『造音翻土』正是由這些人所匯集起來的,而非單一個人或空間所可以完成的。獲獎可能會是一個契機,告訴你責任尚未完,我們希望這個計畫還可以更往前推一步,甚至進行下一個五年的計畫,讓內容更完善。」
林怡秀( 13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