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破碎的神聖 歷史的金繕與鋦瓷

破碎的神聖 歷史的金繕與鋦瓷

光影的虛實本身有著豐富的意涵指涉,沈莘與赫克的《風景心境》與邱承宏的《植栽》可以做為一組幽微的參照。《風景心境…
光影的虛實本身有著豐富的意涵指涉,沈莘與赫克的《風景心境》與邱承宏的《植栽》可以做為一組幽微的參照。《風景心境》節錄日本時代台灣作家西川滿(Mitsuru Nishikawa)的文學作品,文字意義與窗戶之間的結構,在每個晌午時刻,都能以正片或負片式的顯影,讓觀者在當下思索歷史記憶中的情感。《植栽》則是直接展示了一個製造光影的劇場,牆上的剪影在觀者提起勇氣進入其中後,才會發現牆上的盆栽剪影,是藝術家現地琢磨刻劃的痕跡;邱承宏於空總基地發現到一張外銷畫,在辨識畫中樹種後並刻劃在當代館的展牆上,觀者對影成三人似的,往返在真實的當代館空間與空總基地的物件剪影中。
沈莘、赫克May Heek│風景心境 空間裝置 尺寸因空間而定  2017 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一樽仿故宮博物院清乾隆青花雲龍雙耳葫蘆扁瓶,是民國74年公賣局發行的商品,呼喚觀者從展場前往附近的茴香酒館,以一杯白蘭地低消,換取閱讀《一座公立水族館的調查報告》作品的機會;在歷史面前,迷路與散步之於拾荒與蒐集,是截然不同的心理狀態與行為模式,林仁達提供的往返路徑是自身考察經驗的分享,讓參與歷史的方法論中,多了另一種詩意的選項。
喚醒的夢中夢
郭俞平《為誰而戰》、張立人《戰鬥之城場景:學校》與陳飛豪《太平洋戰爭、建功神社與家族史翻譯文件》不約而同的碰觸了關於規訓下的意識型態,以及歷史流轉中的個體生命政治。背對觀者,身穿貼身制服的攬鏡後照,或是宛若納西瑟斯(Narcissus)在水旁顧影自憐,郭俞平的攝影藉由演員的演繹與擺拍,彷彿向自己的弟弟詢問,或是代替自己的弟弟向國家詢問「為誰而戰?」。一旁張立人的作品,讓學校的空間,成了便於被凝視與監視的對象,熟悉的操場與教室場景中,有著露天電影在放映,影像聲音的繚繞宛若校園的夜晚,都應該有個如謎的不思議怪談一般,想像的恐懼在作品中被示現出來。
郭俞平│為誰而戰 2017  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校園與課本之間的關係,彷彿意識型態規訓的硬體與軟體,陳飛豪作品中引用的國語課本插圖,顯得格外諷刺,語言學習、國族認同再到檔案建構之間的關係,有著見微知著的影響,當母語變成外語,故鄉變成異鄉,歷史流轉的無奈在陳飛豪的作品中是暗啞的悶響,歷史的詮釋話語唯有在文件的一同展示中,才有任人再詮釋的可能。
日日新素食是維繫曾伯豪家中經濟的黃昏市場攤位,藝術的勞動與非藝術的勞動,在與父母的書/影訪談中,有著深沉的叩問,一句「原來你並非只關心自己的事務」的話,既溫暖又殘酷的讓每位藝術工作者不得不自忖一番,比對家族遷移時間點與台灣政經大事紀的文章,以及影像中天問式的宣言,都追問著個體之於家庭與國族認同來自何方?
參與的可能
當代館在1919年到1945年的日本時期是建成國小,在1949年到1994年之間是台北市政府時期,直到2001年才以美術館的姿態重新出發,當觀者被邀請至展示藝術的場域時,空間本身的歷史是否已被抹平?又或者可以透過展覽重新開啟對話。
「破碎的神聖」緊扣著「歷史空間的記憶和文化轉譯」和「政治空間的國家權力與個人的生命政治」這兩個方向。處理檔案、轉化檔案成為近期重要的藝術命題,「真相」不盡然是考究歷史時的唯一目的;但歷史的溯源與梳理,或許可以是誠懇且擴張藝術樣貌的重要取徑,如同賴依欣所言,時序性的歷史真實,並非是她所專注的,在同一空間中經歷的不同歷史所沉澱的場域精神,如何影響今日與未來,或許才是更為值得重視的所在。
黃思農與再拒劇團所創作的《其境他方》漫遊者劇場,在參展藝術家群中,掌握了表演藝術的現地與在場性,邀請參與者在當代館領取地圖及路線指引,離開白盒子的展場,除了搭乘捷運,還需撥打投幣式公共電話,都市的當下機能與歷史文化肌理,都直接成為劇場的一部分。賴依欣與藝術家們開啟了零度的歷史穿越,在既有的歷史空間中,透過尚存的、已存的、即將消逝的人事物,就地擦拭出新的靈光。
註 金繕與鋦瓷都是陶瓷器物的修繕工法,金繕的技術在日本較為廣泛,應用生漆將器皿碎片黏合,表面施以金粉或金箔,有較強的裝飾性。鋦瓷應用鉚釘鋦補的方式,在陶瓷上施作補釘,台語稱「補硘仔」,中國稱「鋦瓷」。
張藝謀電影《我的父親母親》中有幕鋦瓷(註)的紀錄特別生動,生動的不單是因為鋦瓷這項古老手藝展現在人們的眼前,更因為在劇情中,觀者可以明白,這一只碗是女主角招娣與男主角之間,尚未明朗卻已深植的愛戀定情物,在人與人的事件關係中,物件的意義才顯得難能可貴;延伸破碎意象,與意義詮釋,神聖的概念,策展人賴依欣所策畫的「破碎的神聖」引自法國人類學家歐傑(Marc Augé)在觀察巴黎地鐵時所談及的概念,以歷史為對象、以古蹟為對象、甚至是以人為對象,在金繕與鋦瓷的類比中,實踐一種策展的方法論,協同藝術家克里斯.沈(Chris Shen)、邱承宏、林仁達、曾伯豪、郭俞平、陳飛豪、張立人以及沈莘與赫克(May Heek)、黃思農和再拒劇團的共同合作,過程中詮釋了從自身出發的歷史視差。
在往返中開始
場域精神一直以來是策展人賴依欣所關注的議題,而場域精神與歷史的關係是緊密交纏的,或許正因為歷史的客觀是難以企及的,所以不斷的參照與對話成為一種詮釋的選擇,「破碎的神聖」在展覽期間分別在台北當代藝術館(以下簡稱當代館),和空總創新基地TAF Innovation Base(以下簡稱空總基地)兩個場域展出,透過這樣的部署,觀者無法一地一遊的一覽無遺,但卻增加了移動的必要性,流連忘返是認識的一部分,如同克里斯.沈作品《Rastrum》中,以即時影像的技術,讓目視自己身影正在消逝的影像成為可能,透過異地共時的影像並置,思考人與空間的關係,而展覽現場特地把走廊的木作和隔間去除,露出建築原始樣貌,亦讓早已存在的並置成為可見。
克里斯・沈Chris Shen│Rastrum 映像管監視器、攝影機、訊號線材 尺寸因空間而定 2013 台北當代藝術館提供
劉星佑( 58篇 )

熱愛第一代神奇寶貝,熟悉庫洛牌使用方法。專長當代影像評論、書畫研究,關注農業環境與性別議題。現為獨立策展與藝術創作。文章發表於典藏、Art Plus、藝術家雜誌、等平台。曾策展於香港牛棚藝術村、臺灣國立美術館數位方舟、臺北數位藝術中心、臺北國際藝術村、台南總爺藝文中心等。影像作品曾獲「臺北美術獎」優選、「台北國際攝影藝術獎」Grand Prix大獎。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