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藝文活動回溫,但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

藝文活動回溫,但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

With the Coming-back of Major Art Events, Nothing Remains Unchanged

相對悠閒的現場氛圍與依舊高昂的成交率背後,意味著藝博會商業模式的悄然轉變,無論是展前預售還是遠距離即時線上服務,都是介於傳統的藝博會與純線上銷售之間尚有待開放的無限可能策略中的一些。而Nagel Draxler畫廊首度將NFT藝術帶至巴塞爾藝術展並設置展位,成功成為亮點話題之一,而現場連結至OpenSea下單的銷售模式也頗具象徵意味,畫廊如何涉足NFT市場、傳統藝博會能如何與NFT平台合流,都開啟新的未來想像。

在經歷了全球範圍內高達61%的藝博會被取消的2020年之後,歐美大型實體藝博會(「實體」二字是必須的)又回到了大家的公眾生活中。九月以來,歐美藝術圈先後擁抱了紐約軍械庫藝術展(The Armory Show)以及暌違一年半的瑞士巴塞爾藝藝術展(Art Basel),儘管過去一年半的轉變時期中,藏家與觀眾對線上銷售或是其他替代方案的接受度在提高,但實體藝博會的受關注度以及買氣總體上看起來依舊不減,與此同時,其內部也在悄然發生一些變化。

本刊截稿之時,疫情以來巴塞爾藝術展首度開幕,國際旅行限制依舊阻擋了相當一部分藏家越洋前往瑞士,尤其是美國藏家在此次藝博會現場的缺席令人感受明顯。相比之下紐約的軍械庫藝術展本就具相當程度的在地性(雖然紐約的「在地性」或許有別於其他地方),此次藝博會現場更是幾乎由紐約的畫廊與紐約的藏家撐起了一片天(請詳閱本刊特約作者許夢辰來自紐約的第一手報導〈後疫情時代的地域分離與商業交融,2021年紐約軍械庫藝術展中的亞洲當代藝術〉)。相對悠閒的現場氛圍與依舊高昂的成交率背後,意味著藝博會商業模式的悄然轉變,無論是展前預售還是遠距離即時線上服務,都是介於傳統的藝博會與純線上銷售之間尚有待開放的無限可能策略中的一些。而Nagel Draxler畫廊首度將NFT藝術帶至巴塞爾藝術展並設置展位,成功成為亮點話題之一,而現場連結至OpenSea下單的銷售模式也頗具象徵意味,畫廊如何涉足NFT市場、傳統藝博會能如何與NFT平台合流,都開啟新的未來想像。

與此同時,這個夏天在台北,包括立木畫廊(Lehmann Maupin)、施博爾藝廊(Esther Schipper)在內的國際畫廊紛紛開設季節性Pop-up展,艾根畫廊(Galerie Eigen+Art)也將與今年ART TAIPEI期間快閃台北,更為輕巧的展售模式開始在傳統藝博會形式之外出現,或將發展為畫廊經營的新形態。而本月即將登場的ART TAIPEI作為本年度台灣一枝獨秀的大型藝博會,將會有哪些新氣象,也同樣值得觀察。

藝術市場之外,本應在2020年舉辦、屬於東京奧運前台日政府層級的大規模文化合作案Taiwan NOW也延後至這個秋季展開,受疫情影響從東京一地展演的原計畫,演變為如今包含東京、高雄兩地實體展演與一個重新精心策劃的虛擬分展場,有趣的便在於這其中頗具韌性的轉化策略,除了主事者的信念與資源調度能力,面對新情勢下可為藝文活動所用的技術,如何快速轉變思維方式、激蕩出全新的模式,都值得在展演過程中進一步觀察與總結,或許可為下一階段的策展新思維留下頗有價值的參考。


本文原刊載於《今藝術&投資》2021年10月號349期

【雜誌購買連結】

典藏官網

【更多今藝術&投資最新消息】

Facebook

嚴瀟瀟(Yan Xiao-Xiao)( 213篇 )

影像研究出身,關注藝術創作、展演機制範疇內的各方面生態,以及藝術與哲學、科學、社會學、神秘學等跨域連結議題。嗜以藝術為入口,踏上不斷開闢新視野的認知旅程。曾任Blouin Artinfo中文站資深編輯、《典藏•今藝術》資深採訪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總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