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納畫廊展區。左為馬丁.基彭貝爾格(Martin Kippenberger)《The person who can”t dance says the band can”t play》。(攝影/陳芳玲)
大衛.卓納說:「圖伊曼斯的繪畫是傳統的。他以具像的手法賦予畫面如一張張拍立得的效果,色彩粉淡之外,也別具詩意。他的貢獻相當重要,因為他雖經常自詡為後現代主義畫家,但在真正的現代主義潮流中,他創造出了屬於自己且新穎的語彙。」
如果對去年掛在展板上的《Orange Red Brown》小鳥形象尚且歷歷在目,這次必然會再被藝術家源源不盡開發題材的創造力所驚豔。1990年代,許多人相信圖伊曼斯是油畫復興的功臣。他的油畫創作緣於事先存在的圖像,其風格常顯得略為失焦、顏色稀疏,如同現實經過了三層抽象處理。近期的圖像材料常從網路取得,或者是他將自己手機上的照片列印出來後再經過多次拍攝而成。是次畫廊參加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的展位陳列,乃依照圖伊曼斯三幅新作《K》、《C》與《Swamp》為主軸來規畫。對於前2幅畫,藝術家說明是Cindy和Kimberly,但非明確的指涉。圖像源自藝術家旅居巴拿馬時看到的廣告形象。畫作為半身像,面向不知為何卻定睛清晰的前方,面無情緒,一如藝術家所說的:「對我們現存的時代而言,盲目的元素與優雅是適當的。」《Swamp》則涉及偽裝與監視兩項主題,是藝術家手邊正在進行對於盲目的調查,顯示了畫中人物與不清楚航向目標及位置的觀眾的雙重認定。
大衛・卓納(右)與圖伊斯曼,兩人從1994年合作迄今,相互成就彼此。圖為2012年卓納畫廊倫敦空間開幕展「Allo!」開幕式。(卓納畫廊(紐約、倫敦)提供)
這兩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挾著其銳不可擋之勢,不僅把一個個頂級畫廊帶到香港,也把一位位享譽國際藝壇的藝術家帶入亞洲。圖伊曼斯便是一例。不僅有2009年與艾未未共同策畫並展覽的「事物狀態」,又有2010年在北京國家美術館的展覽。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與比利時國王艾伯特共襄盛舉,展覽除作為中國成立60周年慶典活動之一,也標誌著中國與比利時之間的友好關係。
而大畫廊的號召力果然驚人,貴賓之日開放不到兩小時,不僅圖伊曼斯兩幅各自150萬美元的肖像《C》與《K》瞬間被買下,原掛著波爾曼斯大幅畫作《Mud Boy》的位置被換上了小幅《Black Mould/the Badger's song II》。不只如此,44萬歐元的尼奧.勞赫《Stillstand》、10萬美元的沃爾夫岡.蒂爾曼斯(Wolfgang Tillmans)《Haircut》、12萬美元的拉沃爾.德.基舍(Raoul De Keyser)《Aquatic》紛紛易主外,其餘喬丹.沃爾夫森(Jordan Wolfson)、馬琳.杜馬斯(Marlene Dumas)等10來位藝術家的作品也在畫廊的薦舉下,讓藏家一一掏出錢包,致使每天展牆不斷更新。
比利時藝術家呂克.圖伊曼斯與《The Swamp》。(攝影/陳芳玲)
此外,約瑟夫.亞伯斯(Josef Albers)的標誌性繪畫《Study for Homage to the Square:Evensong》,以及一件直接從藝術家席格瑪爾・波爾克(Sigmar Polke)的遺產中得來的《無題》都十分搶手,也確實值得在如此重要的展會中展出,同時顯示了國際畫廊的用心,以及企圖把西方藝術史頂級的作品帶到東方的一個信號。
至於久聞樓梯響要在香港設置據點的規畫,今年在與媒體的早餐會上明確宣布了未來時程。藝術界影響力數一數二的大衛.卓納將在秋天於目前尚未完工的H Queen's開辦新空間。卓納先生表示,建築整體交由思聯建築設計有限公司(CL3),而空間內部設計則是紐約建築師安娜貝爾.塞爾多夫(Annabelle Selldorf)操刀。新空間涵蓋兩層樓,有近1萬平方英尺大。
圖伊曼斯之作是今年卓納畫廊的亮點。(Art Basel提供)
一連5屆參加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的卓納畫廊(David Zwirner)每次出現都指名一位亮點藝術家。2015年尼奧.勞赫(Neo Rauch)大受歡迎,隔年米歇爾.波爾曼斯(Michaël Borremans)作品在貴賓之夜銷售一空,今年則是畫廊最早代理的藝術家之一呂克.圖伊曼斯(Luc Tuymans)。
畫廊主與藝術家圖伊曼斯的認識始於1992年,「我在Jan Hoet策展的卡塞爾文獻展上看見了他的作品。當時我並不了解,只記得我走進了1月便放置在公園裡的一個個如容器狀態般的空間。我深受吸引,但更多的感覺是困惑。」後來畫廊在1993年紐約SOHO區開張。圖伊曼斯隔年加入,從此展開至今與卓納合作的12次個展。甚至2012年以藝術家個展「Allo!」作為卓納畫廊落點歐洲的首次展出。
陳芳玲( 64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