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畫外之音—為常玉史博館大展估價

畫外之音—為常玉史博館大展估價

2016年適逢常玉逝世50周年,擁有常玉典藏數量最多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經年,在春寒料峭的3月初春時節,完整…
2016年適逢常玉逝世50周年,擁有常玉典藏數量最多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經年,在春寒料峭的3月初春時節,完整揭開了常玉創作的面貌,達52件精彩油彩與素描登場,轟傳藝術圈。常玉以線條、色彩聞名,筆下的人物、花卉與馬的形象,經提煉、簡化、概括,符號性表現強烈。1940年以後,常玉因家人斷絕經濟來源,一直以來是翩翩貴公子的他,頓失經濟支柱,窮得連畫布都買不起,人生際遇的改變,影響其晚期的創作風格,當時他以纖維板代替畫布創作,不少作品也使用同樣的畫板創作,從這次在史博館展出作品中即可窺見一二。這次展出的作品是常玉原本計畫在1964年於史博館舉辦的展覽,但因故無法來台;而1966年常玉因瓦斯意外而亡,長眠於巴黎,這批晚期之作輾轉成為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典藏。
常玉之作在市場的強勁表現,使其成為華人現代藝術家的代表之一。根據ArtTrend統計得知,從2000年迄今的拍賣統計,常玉作品的拍賣總成交金額名列亞洲二十世紀藝術家群中的第4位,僅次於趙無極、吳冠中與朱德群,從2000年迄今的總成交量高達81億新台幣!近幾年只要有來源正確的常玉之作現身拍場,莫不成為各方競逐的焦點。以2016年在香港蘇富比專拍推出常玉的紙上作品「美的想像」,共22件作品全數亮麗成交,其中「黑絲襪」系列推升藝術家紙上作品的價格。這次史博館推出常玉典藏展,共52件館藏,油畫49件與素描3件,其中素描之作是2011年購藏自旅法藝評家陳炎鋒兄長的3件素描,強化了館藏的豐富。去年常玉的紙上作品成功測試市場對紙上作品的需求殷切,藏家們爭相競逐,創下高價。常玉流暢的筆墨線條,減法、簡約的概念勾勒出人體、物件的形象,展現藝術家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
常玉《雙人像》.油彩纖維板.101×121 cm.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市場行情與表現
近20幾年的推廣之下,常玉在全球藝術家行列中的排名扶搖直上,據artprice.com統計得知,1999年常玉在「全球藝術家榜單」名次僅列位第635,2006年首度擠進了百大藝術家之列,名列第67位,常玉2013年一舉擠進前50大,名列第33位,當年的總成交金額也創下歷年新高,成交量高達6500萬美元。2011年起,常玉在全球的拍賣總成交金額首度突破3千萬美元,之後每年幾乎都維持在3千萬美元的總成交量水準。從1999年底至2016年底,常玉作品價格指數漲幅高達1300%,換句話說16年漲了13倍!1990年代,常玉的作品首度登上拍場平均一幅油畫百萬台幣,2004年之後常玉的油畫作品價格開始往千萬台幣邁進。舉例來說,一幅1950年代的《青花盆與菊》2004年於台北羅芙奧以2037萬台幣成交,此作5年後再度登上拍場,2009年於香港佳士得秋拍中以3482萬港元成交,折合新台幣1億3691萬元。另一件1956年的《藍底瓶花》2005年於台北羅芙奧拍出2261萬新台幣價格,2009年再度現身台北拍場以翻倍的價格5984萬新台幣成交,2016年《藍底瓶花》3度出現拍賣會,終以3933萬人民幣於北京保利成交,折合新台幣為1億7383萬元,驚人漲幅,令人咋舌。
常玉《馬》.油彩纖維板.19.5×24 cm.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常玉雖然從未來過台灣,但他與台灣的淵源卻緊密相連,常玉主要的收藏族群以台灣為主,台灣藏家可說是為常玉天王地位奠定基礎的關鍵。1978年國立歷史博館舉辦首次的常玉遺作展,1989年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中國–巴黎」聯展,1990年在史博館展覽組工作的高副館長首度為常玉策展,接著台灣畫廊帝門藝術中心、大未來畫廊以及家畫廊陸續引進常玉作品,並舉辦展覽。1992年台灣蘇富比首推常玉之作登上拍場,作品全數拍出,1995年台灣蘇富比舉辦常玉專拍,正式開啟了常玉在台灣藝術市場的能見度。
2001年由衣淑凡出版的《常玉油畫全集》收錄了257件油畫作品,1982年出版《巴黎的一曲相思—常玉》的旅法藝評陳炎鋒,也發掘了800多幅的常玉水彩素描,並於台北版畫家畫廊舉辦「常玉三十年水彩素描特展」,由此得知常玉存世之作數量不多。近十年來,常玉的知名度及其藝術價值愈受肯定,市場行情扶搖直上。由於常玉油畫數量稀少,再加上藏家惜售,拍賣公司近幾年在油畫作品徵件變得十分困難,近3年上拍數量逐年銳減,不過也因油畫一畫難求而順勢帶動常玉紙上作品的追逐風潮。從artprice統計佐證,2009年之前常玉的油畫流拍率高達20%以上,作品成交件數平均在20件左右(2005年至2009年),直至2010年其流拍率才明顯下降至10%%以下;甚者,從2014年至2016年其油畫流拍率0,上拍之作皆百分百成交,3年平均下來,其油畫數量一年不到10 件上拍。
常玉《斑馬》.油彩纖維板.82×132 cm.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眾所周知,收藏市場最擔心的是假畫、偽作的猖獗,常玉作品在價格不斷飆漲下,來源有序之作成為藏家入手購藏的最大保證。不論是一級或二級市場,常玉畫作已經一畫難求,史博館館藏這批來源有據的藏品,也成為藏家夢寐以求的瑰寶。身為典藏常玉之作,最為豐富的博物館,究竟常玉的作品為史博館帶來多少帳面上的市場價值?
常玉的花卉
目前史博館典藏的52件常玉作品分為靜物、裸女、動物與風景。靜物共27件,包括花卉如菊、荷、牡丹、劍蘭、連翹,盆栽與瓶花等。裸女共6件、動物與風景共16件,另外3件是素描畫作。目前在拍賣市場上名列前十大的作品,其中6件是靜物作品,其人物畫兩件,一件動物之作。
常玉的花卉作品多以菊花、薔薇、蓮花、荷花等為主,此外尚有瓶花與盆景之作。目前瓶花系列作品市場數量頗多,創下靜物花卉高價的即是1950年的《瓶菊》,此作以含佣金1.03億港元成交,新台幣為4.07 億(合1341萬美元)。史博館典藏中有6件瓶花之作以及2件盆景之作,其中一件1955年的《荷》以金黃色為背景,黑色線條勾勒而成的白色荷花,象徵百年好合的荷花是東方人喜愛的題材,在香港佳士得2012年的拍賣會上《粉蓮盆景》之作就以3874萬港元成交,折合新台幣1.5億元。兩件作品形式構圖差異不大,不過史博館的這件作品用色以黃色為主調,色彩大膽且強烈。
常玉《菊》.油彩纖維板.151×77.5 cm.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常玉《荷》.油彩纖維板.130×81 cm.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值得注意的是,1957年之作《菊》,金黃色的菊花在紅色背景的烘托下,蝴蝶、小蜻蜓飛舞,枝繁葉茂景象,喜氣洋洋。目前已被國家列為重要古物。2005年在香港佳士得拍賣會即出現一幅風格相近之作《青花盆中盛開的菊花》,1940至1950年代之作,此時正是常玉油畫價格起飛階段,當時以含佣金773萬成交,雖然相較於今日的高價表現顯然是望塵莫及,若以當時的估價推算此作應該亦有翻倍的成績。另一件精彩之作則刊登在這次史博館展覽的圖錄「相思巴黎館藏常玉展」畫冊封面上,此為一幅以荷塘景致為背景,描繪荷花與金魚之作。在拍場類似《荷花》一作的如2009年在香港蘇富比秋拍中登場的《荷花與金魚》(Lotus et poisons rouges),此作1955年完成,不論構圖、用色以及尺寸大小,兩者皆有異曲同工之妙。《荷花與金魚》終以逾高估的3650萬港元成交(含佣金),約合新台幣逾一億多元。
常玉《五女裸像》於2011年香港羅芙奧中以1.28億港元成交,拍出了新台幣5.04億元的成績,名列藝術家作品的世界紀錄,至今這項紀錄尚未被打破。(羅芙奧提供)
常玉的裸女
目前市場上最常見到的是常玉早期的裸女作品,以白與粉紅色塊融合而成,畫面充滿溫馨、美好的氣息。但在史博館館藏中有6件裸女之作與3幅素描,皆屬晚期之作,包括了單裸女、雙裸女與四裸女,四裸女、雙裸女、浴女等。她們以或坐、或站以及斜躺等不同姿態展現風情。常玉的裸女早期以粉白色系為主,晚期的裸女則以金黃色與黑線條勾勒出身體的輪廓,雖然在拍場上最常出現的是粉白為主的早期裸女之作,但創下第一高價者則屬1950年代的《五裸女》。常玉以簡約的線條描繪出5位裸女的五官,在紅色的背景之下以站立的姿態並排,此作於2011年香港羅芙奧中以1.28億港元成交,拍出新台幣5.04億元的天價,名列藝術家作品的世界紀錄,至今這項紀錄尚 未被打破。
在史博館中的6件裸女之作,其中被列為重要古物的是一件123×141.5公分的以黃色背景為主調的《四裸女》,畫中的女性以簡約的線條呈現,而另一件《雙人像》構圖較為含蓄,兩位裸女以優雅的姿態,斜躺在縫製著金錢紋、長壽紋的紅毯圖案上,黑色的線條勾勒出女體曼妙的姿態。若以《五裸女》為基準估價,不論是《四裸女》或《雙人像》或許皆能為史博館帶進上億的館藏估值。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人體》一作,右側大腿幾乎占據了半個畫面,將常玉裸女的豐臀與超乎比例如宇宙大腿的形式表現的淋漓盡致,獨特的構圖充滿性暗示,被視為常玉的經典之作。目前在拍場上類似構圖的作品,如《側躺裸女》與《翹腿裸女》等,但若以同樣是油彩且尺寸相當而論,2012 年保利香港這幅以黑灰《側躺裸女》為估價標準來看,當時估價在500萬至800萬港元,終以862 萬港元成交,史博館典藏的常玉裸女之作能創造多少的價值,想像空間真的無限大。
常玉《四女裸像》.油彩纖維板.123×141.5 cm.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常玉的風景與動物
在史博館館藏中其風景與動物題材之作共有13張,是史博館最具特色的常玉晚期之作,包括斑馬、馬、長頸鹿、鳥與蛇、魚、馬、小花貓、烏鴉等。常玉早期的動物、風景之作以其一貫的粉白色系風格為主,但史博館呈現的典藏卻是常玉中晚年不順遂的生命境遇,常玉以中國文人借景抒情的意味,以動物比喻自身的處境,在微小的動物比例與自然、荒漠的背景交織下製造出強力的反差,使之浩瀚的孤寂之感。而或許也與常玉長年流浪他鄉有關,其作品的張力超越畫面所描繪的景象。如其中一幅命名為《繪畫》中的烏鴉與小花貓對望,或者是《鳥與蛇》中的對峙,闡述藝術家內在心理的衝突與不安,以畫筆傳達藝術家在自然競爭中奮力的搏鬥,營造出畫面強烈的衝突性與張力。
常玉《斑馬》.油彩纖維板.82×132 cm.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在常玉的作品中風景與動物的題材登上拍賣場的機會較少,目前名列前十大排行中僅一件1930/40年代的《八尾金魚》創下高價。這件作品在玻璃杯裡的金魚之作,以橘紅線條勾勒出形狀,充滿喜氣與吉祥意味的金魚,深受藏家青睞,此作73.8×50.2公分的小尺寸,在香港蘇富比四十周年中現身立即成為焦點,以6732萬港元拍出令人稱羨的成績,於2013年刷新藝術家同類型作品的拍賣紀錄。有別於充滿喜氣的《八尾金魚》,史博館館藏中有3張小魚題材之作,魚兒在水中優遊自在,與侷促在魚缸的小天地,南轅北轍,或許正是藝術家脫離束縛的心情寫照。類似題材之作在2015年春拍的香港蘇富比中,1960年至1969年代完成的《魚》,尺寸23.00×35.50 公分,當時估價為400萬至600萬,以632萬港元成交,而史博館的這張《魚》是其4倍之大,若以保守估算,至少亦有千萬港元之譜的價值。
常玉《瓶菊》,成交價港幣1億358萬元。(佳士得提供)
此外,熱衷畫馬的常玉,其馬的意象不只有中國文化的象徵意味,而且十分大膽有趣。目前拍賣會上以馬為題材的作品數量最高。以2006年為例,台北羅芙奧一件以馬為題材的《草原漫步》,當時以接近3千萬台幣售出。此作於6年後再度上拍,2012年的香港保利,以1380萬港元成交,折合新台幣逾5400萬,價格將近翻倍。目前史博館以馬為題材的作品,高達6件之多,包括單馬和雙馬,並以厚塗筆刷營造出渾沌的背景,在強烈的色彩烘托下馬兒置身於空曠的天地之間,反映藝術家內在心境。雖然目前最貴的馬匹是2015年香港佳士得一件1940年代的《斑馬之戀》,此作較為特別之處即是以黑白色彩呈現,與其他以平塗方式呈現之作不同,最終此作以逾2476萬港元的高價成交,折合新台幣9735萬元榮登榜首。若以《草原漫步》為標準估價,類似《馬》、《雙馬》、《繪畫》等作品都是拍場上深受歡迎的題材形式。
史博館在常玉逝世50周年之際,完整推出52幅精彩作品,讓許多只聞其名不見其畫的藝術愛好者親眼目睹珍寶,不禁讓人異想天開假如有一天史博館常玉之作能夠登上拍賣會,肯定能為史博館的市值加分不少。史博館館藏的49件油畫,3件素描,數十億元新台幣的市值,絕對有譜!
陳意華( 112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