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台新藝術獎特別報導】國際決選評審建議

【台新藝術獎特別報導】國際決選評審建議

為求最細緻且全面的審慎態度,蕾森在抵達台灣之前,就已經在比利時對五件決選作品做了大量的研究與思索,並給予很高的…
為求最細緻且全面的審慎態度,蕾森在抵達台灣之前,就已經在比利時對五件決選作品做了大量的研究與思索,並給予很高的評價;但同樣的,作品們的領域、世代、社會面向、藝術性,以及相應的傳統/當代特質皆使得評審作業十分困難。然而,即便諸如文化轉譯與各個評審的背景差異,使得評選進行得很艱辛,蕾森仍舊對許哲瑜的獲獎感到高興,並表示無論年度大獎的頒發給誰、得獎與否,對決選的創作者們都會是一次寶貴的經驗。尤其許哲瑜年齡相對年輕,故獎項的給出,除了獎金與榮譽的獲得,同時也像是拍拍年輕人的肩膀,說聲「Now! Go!」的可能鼓舞。此外,基於評選過程需要的大量溝通,對蕾森而言也是理解台灣當代藝術面貌的可貴機會。
笠原美智子(Michiko Kasahara)。
笠原也同樣在抵台之前就對五位得獎者做了相當多的前置研究,也表示對台新獎評選過程的嚴格程度感到驚豔(當然伴隨而來的疲倦也等比增加),同時,評審期間五位決選委員的互動方式,也紛紛體現了對於藝術作品的高度尊重。三天的評審過程需先閱讀前置資料、親歷展場、藝術家面談,最後才是費時且困難的抉擇時刻。而笠原也對評審結果感到滿意,認為許哲瑜的作品還有極大的潛力,即便五件得獎作品歸屬不同領域,但以藝術的角度觀察,每件作品僅有極小的差異。換言之,無論是誰獲得年度大獎都不令人意外,畢竟五件作品很可能都是各自領域中的最好作品,且各自展示其作品在藝術性、質地、特質,以及社會面向的可見價值。最終笠原指出,透過這次評審經驗,不僅讓她獲得許多收穫與對於台灣當代藝術面貌的充分認識,且台新獎對於藝術創作的實質鼓勵,也讓笠原回頭思考日本似乎沒有如此嚴格、完備且高額回饋的獎項機制,也等同於對大會所進行的各種思考與準備給出了極高的肯定。
【台新藝術獎特別報導】
1.彰顯社會價值的人文共識,明年獎項再次分類
2.屬於自己的故事,也不會是一件壞事
3.國際決選評審建議
4.國內決選評審建議
5.第15屆台新藝術獎將再次改制
本屆台新獎的外籍決選委員分別為來自比利時且國際知名的藝術節策展暨總監蕾森(Frie Leysen),以及專精於視覺藝術、現任日本東京都寫真美術館首席策展人的笠原美智子(Michiko Kasahara)。無獨有偶的是,兩人皆分別表示即便她們過往已累積了大量的國際評審經驗,但台新獎短短三天的評審過程,仍可說是她們目前遇過最嚴格、最緊張,與最耗費心神的一次極限經驗。同時,由於評審間的語言、文化背景與專精領域皆不盡相同,故三天的密集討論除了決定年度大獎的難題外,對國際評審而言,也是一次文化交流與關乎學習與反思自身的體驗。
蕾森(Frie Leysen)。
吳樹安( 44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