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英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紫砂壺小型展覽

英國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紫砂壺小型展覽

今年4月28日至11月15日,英國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A Museum)於徐展堂中國展廳舉…
今年4月28日至11月15日,英國倫敦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V&A Museum)於徐展堂中國展廳舉辦「Purple Clay:Chinese Teapots for Scholarly Tastes(紫砂:文人品味的中國茶壺)」小型展覽,是次展覽展示部分V&A博物館館藏,包括一些近年來新收藏的當代紫砂作品。
中國的紫砂器對歐洲觀眾來說,絕對不陌生。早於1670年代,紫砂器已通過經商進口到荷蘭,自此更被歐洲各國仿製,並直接影響了歐洲陶瓷業的發展(註1)。但是觀眾對紫砂器作為外銷產品以外、在中國歷史上的發展以及文化內涵,或許並不太了解,也比較少機會接觸。正是這樣,筆者萌生了舉辦以紫砂器為主題的小型展覽,並且決定以紫砂壺的歷史和文人特色為展覽重點,目的是向英國觀眾介紹這個具備深厚文化底蘊的中國陶瓷類別。
V&A博物館現時收藏的120多件紫砂器,是陸陸續續從19世紀末經過購買或捐贈建立起來的,其中有不少是中國外銷的產物(註2)。1984年,前V&A遠東部部長、中國陶瓷專家柯玫瑰(Rose Kerr),頗有遠見地在香港為博物館購入一些當代紫砂器,其中包括紫砂「花貨」大師蔣蓉(1919~2008)的作品,開始了V&A博物館收藏中國當代紫砂器的先河。近年來,博物館又獲得一些設計師和陶藝家的大力支持,讓博物館收藏紫砂器的種類逐漸豐富起來,這些作品也會在此展覽中展出。本次展覽使用四個大展櫃、兩個小展櫃,分別講述紫砂壺的興起、紫砂壺上的印記和款識、陶藝家的當代傳承和國際合作項目,以及紫砂雕塑和外銷產品等幾個主題。
圖1 (左)高振宇2017年作〈隱元壺〉;徐徐2011年〈宮燈壺〉。Given by the artists。©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紫砂壺的興起
紫砂器的發源地——江蘇宜興生產陶器歷史悠久,但是以紫砂陶製作茶壺則為時較晚,而且是經歷過一個容量由大變小、功能由煮水煮茶轉化為泡茶器的過程。現時學界一般認為此發展大約是在明代萬曆中期左右完成的(註3)。1966年在南京中華門外明代司禮太監吳經墓(葬於1533年)出土的嘉靖早期紫砂〈提梁壺〉,身高17.7公分,便應是器形較大、主要用於煮水煮茶的早期紫砂壺。但是現時存世完整的晚明清初大型紫砂壺相當罕見,要在博物館陳列裡展示此歷史脈絡,一般只能複製圖片給觀眾作參考。V&A博物館非常有幸,於今年年初獲得陶藝家高振宇(1964~)捐贈專門為V&A博物館製作的紫砂隱元大壺(圖1左),讓我們能把紫砂壺的早期發展過程,以陳列的方式介紹給觀眾。
高振宇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他早年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景舟(1915~1996),後來在日本東京武藏野美術大學攻讀陶瓷專業碩士畢業,精通不同類別的陶瓷藝術。高振宇的隱元壺,是根據明代高僧隱元隆琦禪師 (1592~1673) 於1654年由福建帶到日本的兩件紫砂壺其中一件製作的,兩壺現藏日本京都黃檗山萬福寺。隱元禪師東渡以後,把明代中國的文化元素帶到日本,這包括晚明文人雅士飲茶的方式。因此,隱元禪師生前使用的紫砂壺不僅是早期紫砂大壺的重要存世例子,兩壺也記錄了晚明期間以紫砂壺來泡茶的習慣,後來流傳到日本,發展成為煎茶道的這一段歷史(註4)。高振宇於2002年訪日時曾見過隱元禪師的紫砂壺,他對刻有「大彬仿古」銘文的一件特別難忘,於是憑記憶和圖片複製了一件同樣尺寸的大壺,容量約2000毫升左右。這一件作品被送往萬福寺收藏並曾在日本與隱元壺原件一同展出。後來高振宇再複製了一件自己收藏、但此壺已有破損,而捐贈給V&A博物館的是他複製的第三件。高振宇使用產於宜興丁蜀鎮黃龍山的紫砂礦料,以傳統方法加工成泥,然後一次性拍打成壺身,根據高振宇的解釋,這達到了紫砂壺圓器拍打成形傳統技術的極限。他的作品是這次展覽第一個展櫃的中心,四周會擺放明末清初文人雅士在書齋裡或會使用的一些物品,如點金銅香爐、筆架、龍泉窯花盆和白玉水注等。展覽參考了晚明文震亨(1585~1645)成書於1621年的《長物志》,書中談及茶具的雅俗,提出「宣廟有尖足茶盞,料精式雅,質厚難冷,潔白如玉,可試茶色,盞中第一」(註5)。因此我們選擇了以館藏明宣德〈景德鎮窯影青茶鍾〉配合高振宇的〈隱元壺〉展出,同時也能讓觀眾了解紫砂壺不一定要配紫砂杯這個資訊。
圖2 (左)清楊彭年〈晉泰和五年磚壺〉。Bequeathed by Mrs Walter Sedgwick through the Art Fund;清邵景南〈水平壺〉。©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紫砂壺上的印款
紫砂壺上的印記和款識是富有特色和魅力的,這些痕跡記載了製陶藝人的身分地位,以及文人參與紫砂器的創作過程,體現了濃厚的文化氣息。為了幫助一些不熟悉中文的觀眾欣賞展品,我們在展櫃裡以有限的文字標注,儘量加入英文翻譯和典故的簡單解釋。V&A博物館收藏有款識的紫砂壺並不多,但也有一些可觀的例子。如19世紀初楊彭年製〈晉泰和五年磚壺〉(圖2左),此壺是W. Sedgwick於1939年拍賣購得,後來捐贈給V&A博物館。楊彭年,清嘉慶道光年間著名紫砂製陶藝人,時被陳曼生(1768~1842)所看重。此壺根據古代方磚塊造型,一邊印有「晉泰和五年」字樣,晉泰和五年即公元370年,壺把有「彭年」印,蓋款「宜園」,宜園即喬重禧(1793~約1840),上海人,工書,精通文物鑑別。壺底又有「卿審定」印,卿身分不祥,但這些印款均記錄了紫砂壺創作和欣賞過程作為一種集體活動的表現,以及製陶人和贊助人之間能有的密切往來。同時,此紫砂壺造型古拙獨特,又能反映出晚清時期的讀書人對金石學的一種追求。
圖3 施小馬製,顧躍鳴刻繪2015年〈醉仙壺〉。Given by the artists。©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展覽中另外一個例子是邵景南(活躍於1821~1850)製作的朱泥〈水平壺〉,邵景南為晚清紫砂八大家之一,喜作詩文銘,作品造型工整(圖2右)。他在此壺身上以行書刀刻唐代詩人杜甫(712~770)〈月〉中首兩句:「天上秋期近,人間月影清」,落款名號「留佩」,底有邵景南印。這些印記和款識明確表達了邵景南作為此紫砂壺的製作人和刻書人,以及他個人的文化修養。V&A博物館一共有兩件邵景南刻有杜甫詩句的紫砂壺,同是於1984年在藝術市場上購得。V&A博物館的中國陶瓷收藏中一直缺乏刻有款識和繪畫、圖文並茂的紫砂壺,近年來獲捐贈施小馬(1954~)製、顧躍鳴(1958~)刻繪,兩位共同合作創作的紫砂壺,一面鐫刻「醉仙」大字,另一面刻繪李白倚缸醉酒圖像(圖3)。此紫砂壺剛好彌補了博物館這一紫砂壺類型的空白,並且展示了紫砂鐫刻工藝在當代作品中的保存和發展。
當代傳承
1930年代末期,中日戰爭爆發,社會動盪,紫砂器的製作停頓,一直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在國家的支持下才重新組織生產(註6)。一批製作紫砂器的前輩,如前文提及的蔣蓉,重新招收學生,致力培養新一代的紫砂製陶藝人。如今紫砂陶藝得以傳承並且再次受到重視,紫砂陶藝世家也重新出現,這是值得留意的現象。本次展覽展出館藏徐漢棠(1933~)和徐秀棠(1937~)兩兄弟的作品,以及徐秀棠的女兒徐徐(1963~)製作的紫砂壺。徐門家族在清代道光年間已從事紫砂製作,並且與邵景南所屬的邵氏紫砂家族也有親屬關係。徐漢棠和徐秀棠同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在紫砂界裡實屬難得。徐徐和高振宇又是夫婦,而高振宇的母親周桂珍(1943~)也是紫砂大師,曾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殊榮,兩門結合是名副其實的紫砂世家。這次展出徐漢棠〈紫泥石瓢壺〉,造型穩重大氣,以及徐秀棠形態生動的雕塑作品〈劉海戲蟾〉,作品均為柯玫瑰於1984年在香港為V&A博物館所購,代表了兩位大師各自所發展的專長。徐徐是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早年師從顧景舟,也曾從師於日本陶藝家高橋弘。V&A博物館今年年初榮獲她捐贈〈宮燈壺〉(圖1右),是徐徐的代表作之一。此作品根據清代18世紀宮廷紫砂宮燈壺的造型作為基礎再進行創作,當中有不少細節,如蓋沿和口沿上下部分的精確尺寸,從中可以看出製作人的深厚功力。
圖4 錢秋虹2011年作〈樹癭壺〉。Given by the artist。©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圖5 錢盈盈2012年作〈荷花壺〉。Given by the artist。©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另外,V&A博物館近年又獲錢秋虹(1963~)和錢盈盈(1984~)母女慷慨捐贈紫砂壺。錢秋虹師從其母親華冠群(1931~1998),華冠群則是跟隨宜興鐫刻藝人蔣永西(1900~1957)學習陶藝,後來再繼續發展,在1950年代加入了蜀山陶業生產合作社。這次展出錢秋虹的〈樹癭壺〉(圖4),胎色黃褐,器身布紋,像斑駁的老樹癭。此壺身的造型是根據相傳為紫砂壺鼻祖供春(約1506~1566)的作品創作的,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錢秋虹的女兒錢盈盈年輕有為,作品往往造型新穎,是次展出她製作的〈荷花壺〉(圖5),造型在「柱壺」傳統壺式的基礎上加以改造,腹身內凹,底部向外撇,胎色也比較特別,呈淡綠色,壺身一面刻荷花圖。錢秋虹和錢盈盈所屬的紫砂系統,被稱為「華派」,最近三代傳人都是女性。當代紫砂陶藝中有不少傑出的女陶藝家,這也是紫砂藝術傳承中的一個特點。
圖6 Gerald Gulotta 設計,曹婉芬1989年作〈怒放壺〉。Given by the American Friends of the V&A through the generosity of Gerald Gulotta。©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國際合作
2010年V&A博物館同時收藏了八件富有現代設計元素的紫砂壺,這一組作品的創作背景相當有趣,是1980年代宜興紫砂藝人一項國際合作項目的成果,這也是是次展覽第四個展櫃的內容。自1950年代起,紫砂藝術逐漸復甦,製作人除了繼承傳統工藝,也開始探索不同的創作靈感,並且把目光投向國際。1982年,美國工業設計師和教育家古洛塔(Gerald Gulotta,1921~)受中國工藝公司的邀請到中國高等學府講學,當時古洛塔是紐約普瑞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的兼任教授(註7)。1985年古洛塔再次受中方邀請,與宜興紫砂工藝廠的工藝師合作,創作新的紫砂壺。在過程中,古洛塔先畫平面設計草圖,然後工藝師憑他們的經驗,把平面的設計轉化成立體造型。紫砂工藝廠選出由古洛塔設計的其中七種造型,每一款限量生產50件,於1989年製作完成。後來這些燒好的作品被寄往美國,但是由於包裝出現問題,其中大概三分之一的作品在運送過程中遭到碰撞破損。V&A博物館收藏的八件作品包含了全部七種造型(其中有一件造型大概重複)(註8)。與古洛塔合作的工藝師,都是現時著名的宜興陶藝家,包括陳國良(1954~)、周定華(1953~)、鮑利安(1959~)、曹婉芬(1940~)、周尊嚴(1945~)、施小馬(1954~)和吳群祥(1953~)等。這一組作品是中西文化合璧的成果,作品富有現代設計的結構性和流線外形,但同時又可以看到傳統紫砂壺式的影子,譬如施小馬的作品,便秉承了紫砂傳統方器的製作方法。當時這批作品被安排運送到美國,看來主要是為了在海外推廣紫砂壺,但同時這些作品有部分在中國國內也獲得迴響,特別是曹婉芬的作品,被稱為「怒放壺」,可說已成為經典,是曹婉芬的代表作之一。這壺造型像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壺蓋和壺身融為一體,的確是突破了明清以來流傳的紫砂壺傳統造型,別具一格(圖6)。
圖7 (傳)清陳鳴遠〈柳條果品〉。©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紫砂雕塑
展覽最後兩個小展櫃,其中一個用來展出紫砂雕塑作品,讓觀眾了解紫砂器除了茶壺,其實還有其他很多不同種類,而且紫砂陶作為物料的可塑性也很高。這部分的展覽區展出傳為清代陳鳴遠的作品〈柳條果品〉(圖7)。〈柳條果品〉是V&A博物館於1983年購入的藏品,造型十分精緻,製作人仿製了藤編的方形小盤,內配各種大小不一的瓜果模型,作品色調自然和諧。陶盤裡其中一顆蓮子蓋有「鶴邨」印,有一說這是清康熙年間陶藝家陳鳴遠的別號。陳鳴遠以寫實紫砂雕塑聞名,他的創造性擴大了紫砂器能有的品種。由於陳鳴遠聲名遠播,導致後來在古玩市場裡出現不少高仿作品,也曾有學者對「鶴邨」印的可靠性提出懷疑(註9)。無論如何,V&A博物館館藏的〈柳條果品〉仍然是一件精美的作品,能用來展示陳鳴遠紫砂泥塑的傳統。另一件展出作品是陸文霞(1966~)的〈心上錢路〉,她雕塑了兩隻小鱉和一串錢幣,有一隻小鱉爬在錢幣上,一隻被壓在錢幣下,造型風趣幽默。陸文霞師從徐秀棠,作品底部除了有「文霞製」印,也有「秀棠指點」印。此作品形態大小適合把玩,應為放在茶桌上的「茶寵」。
圖8 18世紀外銷歐洲的紫砂壺。Given by Dr J.C. Padwick。©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外銷產品
展覽另一個小展櫃,展示兩件紫砂外銷的作品。其中一件是典型清末民初外銷東南亞的〈水磨三足小壺〉,在蓋鈕、蓋沿邊線和壺口有包鑲黃銅皮,然後再進行拋光處理,泥胎也經過了打磨而發亮,外型迎合東南亞市場的口味。壺的底部有刻「江流天地外 孟臣」楷書字樣,孟臣即惠孟臣,明末清初紫砂陶藝人,生平記載不多,但19世紀時署款孟臣小壺卻十分流行。另外展出的一件是1926年被V&A博物館收藏的觚棱壺(圖8),壺身有荷花和梅花貼飾以及幾何紋的雕飾,並以藤為嘴、把和蓋鈕。雖然觚棱壺為傳統紫砂壺式之一,但此壺裝飾比較繁縟,並且沒有任何款識,入藏V&A博物館的時間也相對較早,相信是專門外銷往歐洲的產物。此壺有茶垢的痕跡,應曾被長期使用。
此小型展覽使用V&A博物館現有的收藏,來講述中國紫砂壺歷史發展中的一些特點,希望提起觀眾對此陶瓷類別更多的興趣。為配合是次展覽,由5月中旬起,館方也會在展覽前方的高展櫃展出由學者韋陀(Roderick Whitefield)捐贈,在中國書法藝術和碑學具備重要地位的泰山經石峪《金剛經》16件拓本,來營造更具文人氣息的整體陳列空間(請參閱本期頁154之專文介紹)。

註釋:
註1:K. S. Lo《The Stonewares of Yixing:From the Ming Period to the Present Day》,Sotheby's Publication;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86,chap. 10。
註2:Rose Kerr〈Yixing Wares in 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Orientations》 ,Oct. 1983,pp.34~51。
註3:黃健亮《明清紫砂藝術:宜興紫砂壺及其裝飾研究》,台北:盈記唐人工藝,2007,頁40。
註4:高振宇〈宜興紫砂茶陶在日本的傳播之緣起—從隱元禪師愛用之壺說起〉,《宜興日報》,2016年1月14日,第5版。
註5:文震亨1621年《長物志》,卷12。註6:葉榮枝〈紫砂陶發展概述〉,《紫砂春華:當代宜興陶藝》,香港:香港市政府,1988,頁29。註7:Gerald Gulotta檔案現藏美國Syracuse大學圖書館:http://library.syr.edu/digital/guides/g/gulotta_g.htm。註8:另外一部分作品,包括古洛塔的設計草稿,現藏紐約古柏惠特(Cooper Hewitt)設計博物館。註9:蔡格森〈天雞邈邈.杳如黃鶴—試探鳴遠紫砂器〉,《啜墨看茶─2004茶與藝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國立台灣藝術大學,2004。
紫砂:文人品味的中國茶壺
地點:英國V&A博物館
展期:4/28~11/15
網址:https://www.vam.ac.uk/
陸於平( 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