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各位是否聽過「豐國擅畫演員、國芳擅畫武者、廣重擅畫名勝」(豊国にかほ、国芳むしや、重めいしよ)這句話?這是嘉永六年(1853)發行的《江戶壽那古細撰記》中記載的浮世繪師排名表。由此可了解三代豐國(國貞)擅長演員畫(役者繪),國芳擅長武者畫(武者繪),廣重擅長名勝風景畫(名所繪),他們被定位為歌川派的三巨頭。若說到風景名勝畫,最佳的代表就是廣重,這樣的概念不論古今,似乎並沒有太大的改變。
歌川廣重(1797-1858)是活躍於江戶時代後期的浮世繪師,以「風景畫大師」之稱名聞天下,跨越時空與國境,不斷擄獲許多人的心。想必當時江戶人手拿廣重的浮世繪,心情就好像真的踏上了旅程吧!或者,也可能就這樣直接前往浮世繪中描繪的名勝,其作品的影響力就是如此深遠。
歌川廣重〈東海道五拾三次之內 見附 天龍川圖〉。(©Nakau Collection)
廣重的風景畫經常被評為充滿抒情或感傷的氛圍,本文將聚焦於這一層面解析他的作品。在有限篇幅中,由「構圖之妙」、「自然之美」、「人物背影」等三節,試著從各觀點進行研討。讓我們把焦點放在廣重風景畫所呈現的情致,以本次「江戶風華:五大浮世師展」所展出作品為範例思考看看吧。
構圖之妙
在談論廣重前,我先稍微聊聊葛飾北齋(1760-1849)。若說葛飾北齋是浮世繪風景畫的創始者,大概也沒有人反對吧。北齋風景畫的特徵,是透過自身感受到的自然觀點,大幅改變實際的風景。他最重視造型,並以誇飾法在畫面上建構輪廓。與此相對,廣重的風景畫則是充分發揮自然風土本身所具有的特質與氛圍。他重視狩野派與四條派的技法,以及西洋繪畫風的遠近法,並有效地活用這些技法,增添了浮世繪風景畫過去所沒有的延展性、張力、以及臨場感。廣重的風景畫平衡性佳,更貼近現實世界。
但這並不代表廣重沒有追求作畫時特有的美感,他會盡量依照實景作畫,並適度加以修飾,強調景色之美,而非只是單純地描繪實景。平時常見並不覺得特別的景色,經過廣重的巧手修飾後,搖身一變成絕景。廣重的作品是寫實的,但也可說是虛構的,然而虛實中並不會讓人感到刻意。正因為畫家在描繪風光明媚的景緻時,將自己的感動也畫進去,才能打動賞畫人的心。
歌川廣重〈東海道五拾三次之內 箱根 湖水圖〉。(©Nakau Collection)
將廣重地位提升的系列作品《東海道五拾三次之內》,每張作品的構圖都有注意到張力的增減。不僅有使用俯瞰視角描繪景色的作品,也有以旅人視角製作的風景畫。例如〈日本橋 朝之景〉,讓人感受到彷彿站立於橋前,近距離觀賞將軍移動時的列隊。畫中被開啟的木門,將觀畫者的視線引導至畫面中央,聚焦於橋的正面,宣告旅程即將展開。通常在畫橋的時候,大多會以側面的構圖來畫,但廣重特意用正面角度來畫,展現出將軍隊伍從畫面深處一直向眼前進逼的臨場感。另一方面,該系列的〈箱根 湖水圖〉,則是保持一定距離,眺望箱根群山。山面露出凹凸不平的岩石,於畫面中央高高聳立,在左側沉靜湖泊的襯托下,更顯現山峰之險峻。
廣重在晚年著手製作名為《名所江戶百景》的縱向大判尺寸錦繪系列作品。此系列作品所描繪的是各處江戶名勝,被譽為繪師傑作之一,這大概是因其構圖中有許多特徵是其他浮世繪風景畫看不到的。例如「近像型構圖」,是一種先擴大畫面前方主題、接著再畫入遠景眺望的構圖手法,具有強調遠近感的效果。曾被荷蘭畫家梵谷臨摹而享譽盛名的〈龜戶梅屋鋪〉的梅枝,以及〈水道橋駿河台〉的鯉魚旗,都被用來當作前景而畫得很巨大,讓賞畫人產生自己融入畫中的感受。
廣重的畫技擅長讓賞畫人感受到臨場感,這使他的作品給人一種親切的感覺,受到大眾好評。
歌川廣重〈名所江百景 龜梅屋舖〉。(©Nakau Collection)
自然之美
日本人隨著四季的推移而生活,對於豐富的大自然與變化萬千的天候,有著一種親切感。日本人自古便以和歌表現出熱愛四季與大自然的心,而在美術方面,則是以大和繪等作品反覆表現出來。在為數眾多的浮世繪師中,廣重描繪自然景象的作品佔有壓倒性的數量。連綿陰雨、積雪、黃昏空景等,他在畫紙上表現出大自然的各種表情。
例如〈東海道五拾三次之內 庄野 白雨〉,〈名所江戶百景 大橋驟雨〉,〈近江八景之內 唐崎夜雨〉,便展現出下雨的樣貌。雖然他都用細長的線條表現雨腳如麻的狀態,但畫法各異。有的是嘩啦嘩啦的傾盆大雨,有的是豆大的雨珠,或是靜靜飄散不歇的小雨。廣重的浮世繪讓我們了解,雨水也帶有各式各樣的神韻。
〈東海道五拾三次之內 蒲原 夜之雪〉中,天空不斷下著白雪。廣重運用和紙的白色調表現出來的雪,帶有厚重質感,讓人覺得冰冷。廣重以人物的視角,畫下在寂靜雪景中步行的人們。在冰冷的氛圍中,人們向前邁進的模樣,帶有淡淡的寂寥感。
若要展現自然美景,色彩是很重要的。廣重以藍色與紅色表現出無法斷定晝夜的天空樣貌,並在上方將墨水用橫向一直線暈染(一文字ぼかし)的方式,暗示黑夜將來臨,接著再用鮮豔的綠色描繪豐富的大自然。特別是他大幅使用外國塗料普魯士藍,來表現在天空、大海、河川等風景上。其巧妙運用濃淡與暈染技法所表現出的風景美感自不在話下,更展現出空間的寬廣、深沉與寂靜之感。此外,廣重不僅學習歷代浮世繪版畫,還學習了狩野派與四條派等各家流派的畫風。或許因為廣納各種畫風的影響,他的浮世繪讓人感受到大和繪與東洋山水畫的風格,畫面帶有豐富的情致。
歌川廣重〈近江八景之內 唐崎夜雨〉。(©Nakau Collection)
他的畫表現出時間緩慢卻確實遷移的情景,並呈現出各季節特有的氛圍與日常生活中的名勝,讓當時的人深受共鳴。日本人對四季變化很敏感,他的畫充分展現日本人的感性,表現出過去風景畫前所未見的情致與哀愁。
廣重觀察自然之美的美感,可說是品味非凡。透過實際創作,打動日本人的心,使人感同身受。
人物背影
大部分人觀賞廣重的作品,都將焦點放在「風景」與「名勝」上,但其人物描繪也是不能錯過的。廣重所畫的人群,是非常稱職的配角,能讓風景更顯魅力。
名勝之所以是名勝,是因為有人生活在其中。廣重在風景畫中描繪的人物,不同於浮世繪的美人畫、演員畫、武者畫,是小尺寸且非常簡單的人物描繪。但仔細觀察,就能發現這些人物絕不單純只是畫中的配角。鑑此,雖然栩栩如生的表情也充滿魅力,但本文將以人物的背影為主進行討論。
前面提到《東海道五拾三次之內》系列的〈蒲原 夜之雪〉與〈庄野 白雨〉,這兩張畫都看不到任何人物的表情。他們背對著賞畫的人,在畫面中不做任何交談地擦身而過。彼此互不相識的路人,其邂逅僅止於一瞬間,留下一絲的寂寞氛圍。
歌川廣重〈東海道五拾三次之內 庄野 白雨〉。(©Nakau Collection)
此外,廣重擅長在畫面中留有餘韻,而某些場景中,負責醞釀氛圍的就是畫中人物。同一系列的〈見附 天龍川圖〉,畫面中宛如眺望景觀的人物身影令人印象深刻。〈名所江百景 遠望吾妻橋金龍山〉中,畫有被認為是藝伎的女性背影,但她的身影卻被畫面給切開。這些人物的背影,將賞畫人的視線誘導至畫中未描繪的風景上。〈見附 天龍川圖〉的畫中人物,讓人不禁想像畫面上方的樹木群,以及周圍空間的樣貌;而〈名所江百景 遠望吾妻橋金龍山〉當中,因為未完全描繪出女性的身影,讓賞畫人可以自由想像河川廣度、船隻大小、以及女性的姿容。這些人物的背影,讓作品意境不會停留在只有肉眼看得到的部分。
廣重描繪的人物背影,呈現出哀傷的氛圍,但並不僅止於此。透過畫面我們還可以發現,他以溫暖的視線,看著在城鎮中生活的人們。在我們欣賞廣重作品的同時,也被其寂寞卻又充滿人性的背影吸引。
歌川廣重〈名所江百景 遠望吾妻橋金龍山〉。(©Nakau Collection)
結論
以上是我針對廣重風景畫的情致,從三個觀點進行個人的論述。由卓越的空間構成所製作出具延展性而令人驚豔的構圖、貼近日本人感性的自然之美、以及帶有哀愁氛圍的人物背影所孕育出的餘韻。我深深覺得這種能深入人心的感性,正是廣重作品的獨有氛圍。
描繪心中景觀的浮世繪師廣重,其作品群裡蘊含了繪師看到風景時的感動,以及觀望人群的溫暖視線,同時也打動了賞畫人的心。但他並非隨心所欲地作畫,而是研究並學習各流派的技術,在寬廣空間中精準地配置主題。雖然廣重的風格,並不像北齋那樣具有奇幻表現力,但也因為這樣,溫雅的風格長久受到賞畫人的喜愛。或許除了本文所列舉的觀點外,還需融合各種要素後,才能真正展現作品的價值吧。
在經過精密計算的構圖中,投影出繪師纖細心思的浮世繪,宛如吟詩作對般,充滿文學性。廣重醞釀出深奧的繪畫世界觀,讓人感受到其風景畫中的抒情性。廣重活躍的時代距今約200年,而生活在現在的我們,也不禁在他的風景畫中,找尋那份古時的懷舊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