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深海.微光.湧動億萬年的柔韌生命力:「光體 Luminaries」王筱雯個展

深海.微光.湧動億萬年的柔韌生命力:「光體 Luminaries」王筱雯個展

Deep Sea, Glimmers,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Years’ Surging Flexible Vitality: “Luminaries” Annie Hsiao-Wen Wang Solo Exhibition

旅澳藝術家王筱雯(Annie Hsiao-Wen Wang)籌備4年的展覽「光體 Luminaries」,擬仿深海的幽深狀態呈現出海洋生物迷幻的發光樣態,作為她對海洋奧秘的致敬。而近年關切環保議題並親身力行的王筱雯,創作主題也因而從抽象、幽微的個人內心觀照轉向具體、明確的環保推廣以及對公眾的積極號召,創作形式亦從平面繪畫轉為立體裝置。她期待透過展覽喚醒大眾對海洋保育意識產生更深層的思考。

溽熱的夏日踏入「光體 Luminaries」王筱雯個展現場,彷彿潛進了另一個沁涼的世界,擬仿深海的幽暗展場讓人不禁放緩腳步,卻下意識地朝著散發出迷離光芒的物體趨近。眼前只見漂浮在空間當中,卻說不出確切名稱的海洋生物或旋轉或伸展觸手的優雅游姿,這些潛藏在深海的神秘美感令人屏息。

藝術家王筱雯與作品《果凍魚群》。(意識畫廊提供)

自2013年返台舉辦首次個展,旅澳藝術家王筱雯(Annie Hsiao-Wen Wang)在意識畫廊的第5檔展覽「光體 Luminaries」以裝置作品為主,呈現與以往平面繪畫截然不同的樣貌。10歲移民澳洲,擁有物理、機械工程雙學位的王筱雯,在任職數年的礦業公司工程師之後,毅然轉而攻讀藝術自此展開創作生涯,更進一步研修藝術治療並取得諮詢師執照,而後陸續獲得澳洲Wilson視覺藝術大獎-最佳推薦獎以及雪梨新南威爾士州美術館溫尼獎(Wynne Prize)等獎項。

藝術家王筱雯先前的繪畫作品,以探討內心狀態的抽象風格,此為 2021 ART TAIPEI 展覽現場。(意識畫廊提供)

在本次展覽前,王筱雯呈現的繪畫作品向來瀰漫著靜謐而抒情的氣韻,在創作過程中融合冥思的所感所得而帶有濃厚的哲學思考意味。由於創作扣合對自身生活狀態的探問,也讓王筱雯的創作主題明顯地從抽象、幽微的個人內心觀照轉向具體、明確的環保推廣以及對公眾的積極號召,反映她近年傾心關切的生態議題。

王筱雯,《果凍魚群》,綜合媒材,178×110×165 cm,2022。(意識畫廊提供)

海洋,觸發創作的轉向

有感於地球有逾七成的面積被海洋覆蓋,然而人類對於海洋的認識與了解卻相當有限。王筱雯表示,目前仍有80%的海洋尚未被探索,而在人類難以涉及的深海中,億萬年來有著無數的生命在持續湧動。本次展覽歷經4年的籌備,對海洋深深著迷的她在這段期間研讀大量海洋生物與環境保育的相關知識,選出對生態有重大貢獻,或具特殊習性與身姿的物種,轉化為本次展出的9件作品,也藉此傳遞自己對海洋奧秘的致敬與讚嘆。

而對於環保意識的呼求,則源於王筱雯多年前的親身經歷。喜愛水上活動的她隨工作外派至泰國的先生搬至芭達雅(Pattaya),原以為能盡情徜徉在熱帶海洋的風情,沒想到目光所及卻盡是充斥著各種垃圾污染的海灘。先生自發性在周末的淨灘行動在當地形成話題發酵,還獲得政府的表揚肯定,而後響應他們的民眾越來越多,甚至還會搭船到鄰近小島撿拾垃圾。在此期間,她也研讀許多環保生態的報告,如:過去半世紀以來,全球已有50%的珊瑚礁遭到人為破壞、多達半數的海龜會將塑膠袋誤認為水母而吞食,而塑膠餐具插在動物口鼻的意外也時有所聞,這些令人痛心的事件都驅使王筱雯以藝術家的使命與能力,運用創作為其他物種發聲。在泰國生活的兩年,她收集工廠廢棄的塑膠布編織出一隻長逾4公尺,並在內部填塞塑膠瓶而重達上百公斤的白色海龜 Poly,以《遺留 Remnant》為名,曾在2016至2017年於台灣巡迴展出,推廣環保理念。

藝術家王筱雯以編織為手法,在創作過程中讓內心獲得療癒。(意識畫廊提供)
王筱雯,《泡泡珊瑚》,綜合媒材,108×73×60 cm,2022。(意識畫廊提供)

從海龜 Poly 到本次展覽的作品生成均採用編織手法,王筱雯認為編織是存在人類文明當中的古老技藝,通常也被視為女性的柔性象徵,就如同大地之母蓋婭(Gaia)的意象。而藉由編織的單一與重複動作所帶出的一種恆常的韻律感,在冗長的製作過程中也能帶給她平靜內心的療癒效果。

「光體 Luminaries」展場一景。(意識畫廊提供)

光,作為生命力的指涉

海洋生物之所以能發光有兩種原因,係由共生細菌發光以及本身體內產生的化學性發光,作用則為擬態、引誘獵物、迷惑敵人以及尋找同類與求偶等等。因此,在某種程度上,發光也可說是生命力的象徵,這些在黑暗中閃爍的熒光看似迷離虛幻,卻是海洋生物真切生存的證明。王筱雯以鍍銀銅線編織的鏤空形式,其通透輕盈的意象呼應深海生物經常為透明甚至是凝膠狀的身體結構;而作品擬仿生物的發光狀態,則是透過定時裝置照射UV光線,讓作品表層的塗料吸收能量後發光。隨著時間流逝,作品散發的光芒也會逐漸暗去,需待下一次的UV光線再次補足能量,這種明滅交替的循環狀態也暗指生態系統的永續現象,一旦體系失衡甚至當物種滅絕後,這樣的發光機制也終將不復存在。

左:王筱雯,《水母》,綜合媒材,30×30×175 cm,2021。右:王筱雯,《短尾柔魚》,綜合媒材,36×17×50 cm,2022。(意識畫廊提供)
王筱雯,《八腳水螅》,綜合媒材,220×220×100 cm,2022。(意識畫廊提供)

透過這次展覽,除了驚嘆於作品於展場的精巧布置以外,觀眾還能進一步接收到:水母(Jellyfish / Medusa)是早於恐龍就存在於地球的古老生物,最大的物種甚至比藍鯨還長;體型微小的水螅(Hydroid),目前已知就超過3,800個品種,其中稱為「九頭蛇」(Hydra)的品種甚至在遭到斷頭後仍可再生;而果凍魚(Salp Colony)出生時為雌性,之後則會轉為雄性,其糞便會吸收碳並沉入深海當中,對於生態有重大貢獻;至於短尾柔魚(Dumpling Squid)體內的共生細菌能發光為其提供偽裝保護,因而被美國空軍研究以進行隱形飛機的研發設計等等科普知識。「這次展覽中的每個生物都有自己可說的故事,但他們只是我們對於理解這個美麗、迷人生態的冰山一角。」這些神秘待解的演化法則引人入勝,然而,即便他們擁有令人稱奇的生存機制,仍會因為人類對環境的恣意需索與破壞,而迫使物種面臨到過度捕撈、海洋污染以及全球暖化等等存續威脅,這正是王筱雯意欲透過這次展覽所要傳遞的概念。

左:王筱雯,《海胡桃(1)》,綜合媒材,20×20×107 cm,2021。右:王筱雯,《海胡桃(2)》,綜合媒材,46×46×80 cm,2021。(意識畫廊提供)

然而,環保教育的養成與實踐,並非短時間內即能看出具體成效,經常位處第一線面對與處理環境污染的王筱雯是否會因此感到挫折?對此,她笑著回應,這種觀念已經融入在自己的思維與生活當中,並不覺得是特意為之的行動。王筱雯覺得有些人不太願意接收環保教育的資訊,可能是擔心自己無能為力而會感到沮喪,所以她藉由創作傳遞出正向美好的一面,希望讓大家意識到自己其實都能為地球生態的保護有所貢獻。而在6年前返回台灣生活,王筱雯也持續發起淨灘活動,這些年來,她亦感受到身邊親友以及台灣民眾的減塑意識都有明顯的提升,「我覺得一個人要改變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也許就看遇到什麼契機,我希望透過展覽可以觸動大家,進而也能影響周遭的人,讓這樣的效應擴散開來。」不以控訴、揭露殘忍現實為出發點,她呈現大自然、生物渾然天成的狀態,讓大家更加認識與珍惜世界,並得以重新省思如何與環境友善共存。

「光體 Luminaries」展場打造猶如深海般的幽深情境。(意識畫廊提供)

宏觀思維觀照內外

從理工專業的養成系統轉換跑道成為藝術家,近期的創作主題也著重聚焦於環境生態的推廣。如何看待這些重大的生涯轉折?王筱雯認為,過去學習與經歷的一切都是養分,「其實科學跟藝術的差異並不大,都是在探討我們人類為什麼會在這個宇宙裡,跟外物的互動又是怎麼一回事?」在成長過程中融會東西方文化的洗禮,也讓王筱雯對於追尋真理、探索生命意義有著更為宏觀的思維邏輯;在之前的繪畫創作,即有意揉合東西方藝術表現的邊界,以油畫技法呈現出水墨氤氳的韻味。而在藝術創作之外,王筱雯也著手進行寫作,目前已出版的2本英文小說《THE GOLDEN KHAN》和《THE IMPERIAL ALCHEMIST》,都設定以東方歷史文化為背景,透過奇幻冒險的敘事手法,意在引領西方讀者藉此了解亞洲悠遠的文化傳統。

王筱雯,《海天使》,綜合媒材,43×15×60 cm,2021。(意識畫廊提供)

「以前從物理、工程的方式探討外在的世界,後來藉由藝術創作來爬梳內心的世界,我覺得自己是內外一起思考的。」回顧一路發展至今的創作脈絡,心靈的探索與環保的呼求,對王筱雯而言是最重要的主題,也都延續著她對於未知事物的好奇與追尋。這場深具教育意涵與啟發性的「光體 Luminaries」展覽,不僅呈現藝術家對於浩瀚海洋的探討與崇敬,也希望透過徐緩泅游在展場中的深海生物之魅力來喚醒大眾關懷地球環境的意識。環繞在我們周遭的海洋,儘管浩瀚無垠,卻又是如此脆弱。

王筱雯,《龍魚》,綜合媒材,35×360×60 cm,2022。(意識畫廊提供)

「光體 Luminaries」王筱雯個展

展期|2022.06.30-2022.08.21(採預約制
地點|Yesart Gallery 意識畫廊(台北市中山北路七段48號)

楊椀茹 (Yang, Wan-Ju)( 159篇 )

典藏ARTouch資深採訪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