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都市傳說與藝術創作的「當代性」傳述:以邱承宏的《水泥動物園》為引

都市傳說與藝術創作的「當代性」傳述:以邱承宏的《水泥動物園》為引

Urban Legends and Exposition of Art’s “Contemporaneity”: Starting with Chiu’s Chen-Hung’s “Concrete Zoo”

邱承宏的作品,透過趨近於行動藝術與民間雕塑踏查的聚合狀態,除了將塵封於記憶角落中的水泥動物自深埋的花蓮山林中掘出,在海濱重現於觀眾面前時,也順勢地喚回了它們過去曾經被大眾賦予的詭奇想像,以及過去口耳相傳的都市傳說。

藝術家邱承宏發表於2020年「屏東落山風藝術節」,並在今(2021)年9月移師於花蓮海是生活節「當你看了一個海浪」展覽中的作品《水泥動物園》中,置於海濱的各式動物裝置,原為1970與1980年代在台灣校園或公共遊樂空間隨處可見的水泥動物塑像。如藝術家的創作理念所言,這些雕像並非由專業的雕塑藝術家所創作,而是來自於一般的民間水泥匠師,相較於斟酌解剖學理的古典雕塑,通常帶著樸拙且滑稽的造型。隨著時代演進,它們被各種新式的塑膠材質大型遊樂器材與模組化的造型技術取代,而漸漸地消失於台灣的校園與公共空間當中。而邱承宏的《水泥動物園》創作行動,則重新尋回這些被棄置的水泥動物塑像,並重現於屏東與花蓮的海濱,在感受到雕塑與環境交織出的奇幻氛圍之餘,其實也令我想到了以前唸國小時,在同學間所流傳的這段故事:

邱承宏《水泥動物園》今年九月於花蓮海是生活節「當你看了一個海浪」展覽中重現。(花蓮市公所提供)

「台北萬華D國小的『植物教材園』深處,有一個花型的大水池,養著許多自然課用的水生觀察植物,以及多棵參天的大樹。因此,當時就讀D國小的我從它的門口往內看,就像是一個被樹林籠罩的花園,即使是夏天的正中午,教材園永遠比外面的世界陰涼,只有細碎的陽光可以從樹枝的縫隙間趁虛而入。而從門口往花型水池的路上,便散落著數個不同動物的水泥塑像。

如果我沒記錯,從教材園的入口一走進去,就可以看到一隻豹對我張著血盆大口,後面再有一隻獅子在左斜方的角度正襟危坐地立坐著,走到豹的水泥像定點時,獅子的眼睛就直接對著我,再往旁邊一瞄,犀牛、長頸鹿、駱駝散落各處,但都對著同一個以豹為中心的視點,令我覺得自己的一舉一動都受到監視。豹的附近有一個水龍頭,上面掛著一條長長的水管,再往天空一看,就會看到一片漫天的樹枝開了一個洞,正巧就是校外的人行天橋,也就是說從天橋的某個定點,可以看到教材園的內部。

原本存於花蓮山林中的老舊雕像。(邱承宏提供)

故事就從那座天橋開始,當時傳說,一位學生晚上從那走過時,無意間發現了那縫隙並往教材園一瞧,便看見動物們的雕像全部動了起來,往水龍頭集中喝水,而那隻豹發現了遠方的視線,直接往天橋上一瞪,學生接收了惡意的眼神後便開始恍神,跨越欄杆往下面一跳,墜入車水馬龍的大馬路,直接被公車輾斃……。所以大家都說,晚上千萬不要走學校附近的天橋,即使經過了,也絕對不能從樹枝縫隙往教材園看,否則會招致可怕的後果……。」

老舊動物雕像也是許多校園與地方靈異傳說的來源。(邱承宏提供)

時間過了將近20多年,我再經過D國小時,發現教材園的大樹已經被移植,水泥動物也如同邱承宏的作品論述所言,被移除後改為塑膠材質的遊樂器材,那個可以從天橋直視進去的縫隙,自然也消失不見。而我所說的教材園動物雕像半夜會動的故事,今年8月出版的《台灣都市傳說大百科》一書提到,在1990年代,相似版本的故事出現在全國各個有這類水泥動物雕像的國小,成為台灣知名的都市傳說。根據該書作者團隊「台北地方異聞工作室」的研究資料,這些故事事實上接續著「蔣公銅像到了晚上會換手換腳」或者「國父遺像的眼睛會動」這類的校園故事典型,到了1992年所出版的《校園鬼話》中,就收錄了「老校工發現學校的動物雕像半夜會動」、「某天看到斑馬的頭跟過去的方向不太一樣」的說法。再比對書中提供的時間與資料,我唸國小的時候,正巧是這些怪談最興盛的1990年代,這些建於7、80年代的動物水泥雕像,也慢慢地腐朽陳舊,在教材園參天大樹的籠罩之下,陰暗溼冷的氣氛伴上殘破褪色的動物,還有同學間流傳的鬼故事,自然也成為了我國小生涯的重要回憶。

如今,邱承宏作品《水泥動物園》的出現,則是勾起了我腦中這段幾乎快要被忘掉的往事,這個過去的校園怪談,彷彿以不同的形式重現在我的眼前。在藝術家的創作過程中,他將隱沒於花蓮美崙山中的水泥動物重新挖掘出來,並多將展場選於海濱一帶,這時原本幾乎被廢棄於山野的動物們,在海天交界的廣闊環境當中重置,彷彿重新被賦予了更寬廣的生命想像。換個角度來看,在藝術家這突兀甚至近似於奇幻的場景安排下,在暗黑的深夜時分,是否又會開始有新的故事,呼應過去1990年代校園的恐怖記憶,在作品裝設的位置流竄呢?謠言與傳說再起的當下,相信就是這些水泥動物重新復活的時刻。

邱承宏《水泥動物園》使用的老舊動物雕像現成物。(花蓮市公所提供)
邱承宏蒐集並修整老舊雕像後於海濱重現。(邱承宏提供)
邱承宏《水泥動物園》於屏東海濱的展出現場。(花蓮市公所提供)

談起公共藝術作品與都市傳說間的關係,最經典的例子勢必要談起藝術家何采柔與郭文泰在2010年共同創作的作品《夢遊》,他們以少女的身體雕塑為基礎,配上不成比例的大型鳥頭,手上握著鉛筆,且從頭部往身體流下了涓涓流水,突兀的造型是藝術家為了展現視覺性的衝突(註1),並且靜靜地佇立在車水馬龍的台北地下街人流之中,在今年卸除,結束長達十年左右的公共藝術展期。不過這番長久的時間與台北地下街的落腳位置,似乎成了構築都市傳說的溫床。

台北地下街的複雜程度,即使是本地人也常會在此迷失方向。2016年一則發表在Komica論壇的〈島民救我〉貼文中,一名網友在凌晨宣稱被困在台北地下街中無法出去,因此貼文向網友求救,一來一往之餘,最後留下了一張中山地下街的照片與一段「島..;6、5…5*…876」的詭異訊息後,便不再PO文,之後便消失地無影無蹤。由於所在位置令人馬上就可以聯想到《夢遊》,當下便有網友說「他已被這鳥頭人造型的雕塑吃掉了」,「已經進入了異世界」等等,從此之後,關於這個裝置作品的的謠言四起,之後相關亦有「手中握的鉛筆會變成菜刀」、「在地下街殺人並且替換身體」、「地下街的路會如此難走就是因為它的詛咒」的說法(註2)。

何采柔與郭文泰共同創作的《夢遊》是台北地下街都市傳說的起源。(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成為另類都市傳說的緣起,或許不是藝術家團隊的本意,不過這些可怕的故事內容,卻也回應了創作理念中講述的「帶著鳥頭的女孩,停留在靜止與流動、現實與幻想之間。」在人來人往且地處中心的交通樞紐地帶,且相對因其路線設計的複雜性而容易讓乘客迷路而略感慌張的地段,一個造型特異,靜止不動且注視著廣大眾生的存在,勢必引起注意,有著這樣的詭奇傳說也無可厚非。但這樣的藝術創作所引起的想像,也與都市傳說著重的「當代性」有著完整且密切的連結。

舉例來說,台南的林投姐傳說,相關實體的文化遺產,如台南火車站附近一帶的林投祠現已不存,無法再與當代社會有新的碰撞,也沒有任何的新的謠言或傳說發生,漸漸地與當代社會無關。而另一個曾經被譽為「台灣史上最強女鬼」,曾擾亂古時府城的陳守娘,雖有在孔廟節孝祠的牌位留存,相關故事場景如祭祀廣澤尊王的永華宮,或最終請出觀音大士協助平撫其怨念的德化堂,目前皆是當地名勝,但基本上已無新的情節或進展,所以皆僅止於具有靈異特質的民間傳奇範疇。

八寶公主廟中的神像,為墾丁當地知名,來自西方的地方神明。(陳飛豪攝影)

相較於林投姐與陳守娘,另外一個在台灣自古流傳的山林恐怖傳說「魔神仔」,在當代社會,我們仍然能夠在報章雜誌上看到許多祂捉弄人的新聞,如2018年在屏東社頂公園,便多次發生疑似魔神仔把人帶到山上的迷路與失蹤意外,獲救者聲稱是名身材高大的西洋白人女性穿紅衣帶路,也被牽扯出可能跟當地知名神祇八寶公主有關。甚至還有另一個嶄新的變體,即在靈異節目、網路論壇與大眾電影推波助瀾之下,鼎鼎大名的紅衣小女孩一連串的當代重現,使得「魔神仔」的概念與當代台灣人的生活緊密連結。

另外鄭氏時代末期明寧靖王朱術桂的妃妾殉死所建的台南古蹟五妃廟,過去因為其所處環境為缺乏整理且雜亂的墳塚,因此對居民來說,即使現在已經整理成乾淨整齊的街道,但仍敬而遠之,五妃廟也因此蒙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近來因為當地人民將其與日本裂嘴女傳說及紅衣小女孩形象結合後,有裂嘴小女孩在廟宇附近襲擊並追逐機車騎士的傳說(註3),對五妃廟的詭奇想像反倒再度有了「當代性」,因而在都市傳說的範疇中有了一席之地。

台南五妃廟內一景。此廟對台南民眾來說仍是神秘且具有靈異色彩的地方象徵。(陳飛豪攝影)

看完上述解析,若我們將眼光放回《夢遊》和《水泥動物園》這些由藝術家所構思出的公共藝術或藝術行動,在所謂「當代藝術」訴求切合當下時代現狀,並針對社會情境的滾動思考,加上「著眼未來」的特質,從純藝術或雕塑創作者的角度,相較於文字書寫,更有能力與當下環境互動,並重新翻攪大眾對於自身所處環境的想像力與過往的恐怖經驗,進而與集體詭奇記憶聚合的都市傳說產生連結。這也令我們重新思考,何為公共藝術的定義?相較於具有宣示意涵的政治紀念碑或稍縱即逝的過眼雲煙嘉年華,能夠創造故事或勾起回憶的作品,想必更能震懾人心,達到「當代」藝術著重的訴求與效果。

綜合以上,我們透過「當代性」的概念連結了「都市傳說」、《夢遊》與《水泥動物園》三者間的關係。相較於作為新興都市傳說中心的《夢遊》,邱承宏的作品,透過趨近於行動藝術與民間雕塑踏查的聚合狀態,除了將塵封於記憶角落中的水泥動物自深埋的花蓮山林中掘出,在海濱重現於觀眾面前時,也順勢地喚回了它們過去曾經被大眾賦予的詭奇想像,以及過去口耳相傳的都市傳說。也因此,邱承宏除了透過這樣的藝術行動,以學院型的雕塑藝術家身分與過去的民間創意對話之外,也意外地勾起了七年級世代共通的校園鬼談回憶,而這樣的詭奇經驗是否有可能重新在展演的海濱開展?則取決於地方當下的生活情境與居民的想像力詮釋。

註釋

註1  參考自:《台灣都市傳說大百科》。

註2 同前註。

註3 同前註。

陳飛豪( 113篇 )

陳飛豪,生於1985 年。文字寫作上期冀將台灣史與本土想像融入藝術品的詮釋。藝術創作上則運用觀念式的攝影與動態影像詮釋歷史文化與社會變遷所衍生出的各種議題,也將影像與各種媒介如裝置、錄像與文學作品等等結合,目前以寫作與創作並行的形式在藝術的世界中打轉。曾參與2016年台北雙年展,2019年台灣當代藝術實驗場之「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2021年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及2020/2021東京雙年展。著有《史詩與絕歌:以藝術為途徑的日治台灣文史探索》。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