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眾生迷眼,鏡像世界的千面風采 布萊恩.加爾文「串音」個展

眾生迷眼,鏡像世界的千面風采 布萊恩.加爾文「串音」個展

Myriad of Mesmerizing Eye-catching Features Brian Calvin's Solo Exhibition “Crosstalk”

阿爾敏.萊希(Almine Rech Gallery)於10月底在上海空間呈現美國藝術家布萊恩.加爾文(Brian Calvin)個展「串音」(Crosstalk)。藝術家向來以大尺幅的女性繪畫著稱,不同角度的面容透過對比鮮明的用色與重複排列的圖案形成特有的律動性。然而,細觀作品則會發現這些面容實際上都是由細密的線條、圓點和筆觸「組合」而成,因此更傾向為藝術家對幾何圖式的拆解、重構與疊加的思考結果與實驗,這不僅將具象的面容予以抽象化,也讓空間維度趨於扁平而消弭了元素之間的界限。當觀者的目光在畫面上游移,各種元素與色彩交互錯落所產生的視覺變化則形成一股內蘊的動態能量,亦使每個細節的描繪都同等地重要與精采。

阿爾敏.萊希(Almine Rech Gallery)於10月底在上海空間呈現美國藝術家布萊恩.加爾文(Brian Calvin)個展「串音」(Crosstalk),展出近20件令人目不暇給的新作。

藝術家布萊恩.加爾文,2022年。(©致謝藝術家與阿爾敏.萊希)

生長於加州的加爾文以大尺幅的女性繪畫著稱,不同角度的面容透過對比鮮明的用色與重複排列的圖案形成特有的律動性。然而,加爾文回顧自己在30多年前開始創作時,使用了黑暗、陰晴不定的沉鬱色調,隨著時間推演之下,則對色彩光譜益發感到興趣。而帶有立體派與超現實主義的構圖形式也讓他的畫面隱含更多的視覺愉悅感與深層寓意投射待人解讀,但總的來說,加爾文仍是一位難以定義的藝術家。「我並沒有刻意要創造某種風格,這就是我長年盯著畫布而生成的意外收穫。」他是如此看待自己的藝術創作歷程。

布萊恩.加爾文個展「串音」於阿爾敏.萊希—上海展覽現場。(© 布萊恩.加爾文,致謝藝術家與阿爾敏.萊希,攝影/Alessandro Wang)

儘管乍看加爾文的作品大多聚焦於女性臉部的特寫,但細觀則會發現這些面容實際上都是由細密的線條、圓點和筆觸「組合」而成,因此更傾向為藝術家對幾何圖式的拆解、重構與疊加的思考結果與實驗,這不僅將具象的面容予以抽象化,也讓空間維度趨於扁平而消弭了元素之間的界限。當觀者的目光在畫面上游移,各種元素與色彩交互錯落所產生的視覺變化則形成一股內蘊的動態能量,亦使每個細節的描繪都同等地重要與精采。

布萊恩.加爾文,《串音》,壓克力、亞麻布,76.2×61 cm,2023。(©布萊恩.加爾文,致謝藝術家與阿爾敏.萊希 攝影/Alessandro Wang)

加爾文表示,自己其實更偏好抽象繪畫,但在本質上仍是個圖像創作者。他通過創建圖像來與抽象互動,藉由裁切與拼組臉部的元素,乃至於所打造的繪畫世界全都變成臉部,儘管人臉奠基於相同的特徵,實則有著無限的變化與可能;結合現實與想像而生成的人物,僅作為一種象徵意義的主體存在。「我會持續繪畫直至感受到某種共鳴,在這個時候我會試著抽離自己而讓繪畫形成它想要的狀態。如果它和我產生了共鳴,我確信觀者也同樣會對作品產生他們自己的意義。」這也揭示出藝術家筆下的女孩或女人並非參照具體對象的再現,若是更嚴格來說,或許不能稱之為肖像畫。「我在繪畫時傾向進入自己的世界。這些圖像對我來說具有一種內在邏輯,儘管隨著時間推移產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我仍然感覺一致。」加爾文亦直言,自己其實對寫實主義不感興趣,而是意在創造一個映照內在精神的鏡像世界。

布萊恩.加爾文,《舊址》,壓克力、亞麻布,61×48.3 cm,2023。(©布萊恩.加爾文,致謝藝術家與阿爾敏.萊希 攝影/Alessandro Wang)
布萊恩.加爾文個展「串音」於阿爾敏.萊希—上海展覽現場。(© 布萊恩.加爾文,致謝藝術家與阿爾敏.萊希,攝影/Alessandro Wang)

在觀看加爾文的作品時最顯而易見、也可謂最具個人特色的,莫過於眼睛的重複排列以及瞳孔的層次變化,總能吸引觀者的目光與之對望並進而產生各種難以名狀的感受。至於為何特別著力於強調眼睛的表現?藝術家曾表示,眼睛可以傳達靈魂,是人類從外部世界過渡到內部世界的通道;因此,他傾向用這種標誌性、簡單化的方式來呈現。而在這樣的創作脈絡下,亦可看到部分作品的背景有著懸浮的圓形符號。他也對此解釋:「圓形會令人直覺聯想到太陽或月亮,而這也與眼睛形象呼應。」對加爾文而言,無論人物或風景均可解構為基本的形狀與顏色,而達到形式語言的流動與相通,加爾文也據此對臉部的特徵持續進行統整與簡化,儘管外顯出來的是極其繁複華美的狀態。

布萊恩.加爾文,《在別處》,壓克力、亞麻布,30.5×22.9 cm,2023。(©布萊恩.加爾文,致謝藝術家與阿爾敏.萊希 攝影/Alessandro Wang)

而對比加爾文作品的畫面與標題也饒富想像空間,如:《在別處》(Elsewhere)、《舊址》(Past Addresses)以及《在又不在》(Here and Not Here)等,似乎帶有對於時空變遷的感悟與喟嘆。他又是如何為作品命名?加爾文回應道,作品的標題總會在他於工作室完成所有的展覽作品時隨之產生,「我希望標題能夠在不定義任何含意的情形下喚起各種可能性,繪畫與創作圖像為我提供了思索時間與空間的途徑,而標題則為觀者開啟了入口。」加爾文歡迎觀者走進他所打造的鏡像世界,在無垠的疆界中敘說各式故事情節。

布萊恩.加爾文,《在又不在》,色粉筆、紙,18.4×14.6 cm(裝框28×34×3.4 cm),2023。(©布萊恩.加爾文,致謝藝術家與阿爾敏.萊希 攝影/Alessandro Wang)
楊椀茹 (Yang, Wan-Ju)( 147篇 )

典藏ARTouch資深採訪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