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些百般無聊的中產日常裡,剖開那些荒謬,點燃災難的瞬間,一直是我們熟悉黃海欣筆下的場景。家庭日的合照、室內的社交聚會、美術館的排隊長龍、觀光旅遊享樂的人們。在這些流暢、慣性的劇情裡,黃海欣總是安排一處裂解這些日常的劇情或小爆點,不致於炸碎人們的自尊心,但那出糗姿勢後,好像每個人瓷器般的假笑下,終於能碎裂一角,窺看到面具下真實的膚色。
黃海欣的作品《娛樂致死》(Amuse Ourselves to Death),2013。(藝術家提供)
戲謔的史詩感
面對這些精準與戲劇的瞬間,黃海欣回應道,這些從來不是來自刻意的觀察,而是一種「過日子」的狀態,再添補許多假設災難突發的腦補劇情。例如參與婚禮,看到新娘謹慎地撩起裙擺以防跌跤,恐懼在自己大喜之日,留下個出糗的鏡頭。「但我可能就會想,如果真實發生新娘的跌倒事件,那個慌張、可笑的場景到底會長成什麼樣子。」在繪畫裡實踐描繪出那樣的場景,補償了自己和旁觀者的幻想,那些曾經閃過不懷好意的念頭,也在她的畫面下得到想像的出口,「這應該是很真實的人性。」
黃海欣的作品《探戈》(Tango),2012。(藝術家提供)
黃海欣的作品,左圖為《室內練習》(Expect the Unexpected),2013;右圖為《室內練習》(The Indoor Practice),2013。(藝術家提供)
對於熟悉她風格的觀者,此次個展中,黃海欣企圖升高規格,以「史詩」性的視角,來墊高這些荒誕日常的普遍性。《巴黎假期》以法國「黃背心運動」的抗爭現場為題,抗議人士周末聚集在法國的觀光區,黃海欣在歌劇院大道上,突然看到全副武裝的鎮暴警察,有的騎馬、有的從警備車集體衝出來,向示威者虛張聲勢。許多觀光客對這項抗爭運動背後的脈絡是斷裂的,鎮壓對他們而言更像是一場餘興表演,他們繼續愜意地購物、在露天咖啡座喫茶,甚至自拍或開心要求合照,黃海欣描繪下這樣的瞬間,也更以等身大、對稱史詩的構圖,來探討圖想背後隱喻的普遍性。這些人民對於政權、權益的爭取與控訴,也讓她想到去年夏天以來,每周末守在網路上看著香港反送中事件的直播,雖然焦慮、關心,但真正無力的是能協助的很有限。但每當她在觀看這些抗爭者的直播時,荒謬的是網頁、社群媒體旁的廣告頁,又會不斷投放記錄使用者點閱瀏覽紀錄的廣告商品,「我看到的就是瑜珈褲和運動內衣,即便遇到如此哀傷的情境,資本社會運轉的邏輯並不會放手任何一個要叫你消費的時刻。」
黃海欣的作品《巴黎假期》(Vacation in Paris), 2020。(藝術家提供)
荒唐的消費世界
除了那些我們熟悉的日常荒謬劇,黃海欣於這次於双方藝廊的個展「祝你有美好的一天」,試圖將自身的繪畫風格定義再更拓延,或者,更準確地說是將「黃海欣」的繪畫不再僅是連結到一種能預期的想像。
黃海欣的作品《大安五色鳥》(Daan Muller’s Barbet), 2019。(藝術家提供)
首先在「99 cent」系列,她直觀地畫下紐約廉價小物商店的傳單、包裝紙,同常這類型的小店都是由華人所經營,但包裝上卻從來不會出現亞裔的形象,而是某種被嚮往的白人中產家庭合照、白種女性配帶商品的影像,即便相片的圖像明顯過時、過度修飾,甚至造成一種非人的外星隔閡感,但她試圖從一個包裝的圖像隱喻,甚至是不經變造、寫實的畫下,甚至連包裝標籤都包留,在現實與廣告圖像上做出兩個空間維度的區別,希望能在一個畫面中,能觸及消費性、民族的刻板印象等議題。
黃海欣的「99 cent」系列作品,左圖為《99 cent #0》;右圖為《99cent#1》。(藝術家提供)
黃海欣的「99 cent」系列作品,左圖為《99cent#2》;右圖為《99cent#3》。(藝術家提供)
空無一人的動物園
而在「動物園」系列,來自藝術家因為駐村時期,大量的參訪各國的動物園。她也提到背後其實有著藝術家為了生存的抉擇,黃海欣自2007年前往紐約攻讀藝術創作,目前算是以紐約為基地而發展的藝術家,但她卻長年在世界各地有展演與駐村活動進行。她提到這並非是想展現藝術家多麼國際化,而是背後有著在紐約生存極高生活費的壓力,她必須透過不斷往來各國的展演、駐村(離開紐約時工作室還可以出租,反而成為一項收入來源),來減輕在紐約持續創作生涯的現實壓力。
黃海欣的「動物園」系列作品,《赤猴》(Patas Monkey)。(藝術家提供)
而「動物園」系列便是在這樣為了現實移地旅行時,所看到的風景。她沒有捕捉動物在觀賞房間、籠子裡,最生猛、美麗的時刻,而是畫下多數遊客最常看到的場景——「空無一物的牢籠」。她拍攝了大量這樣並沒有動物存在的園中一角,這些動物缺席的照片,可能是被觀光客視為無法炫耀旅程,會刪除的攝影照片,在她看來卻是許多情境中最普遍、常見的場景。「這些人造的空間都是人類以為對於收流動物最好的環境,但動物卻不存在。」好像一種需求和想望的落空,她也對應自己的駐村與紐約藝術家的身分,可能藝術圈某些人來看會覺得駐村或在紐約生活好像很了不起,「但我十幾年來一直異地生活,一直被視為外國人的狀態其實很疲憊,並沒有所謂的浪漫感,幻象其實是不存在的,大部分的人就是『過日子』,這種經常性的失望感可能才是一般人最熟悉的。」
黃海欣的「動物園」系列作品,《麋鹿》(Reindeer)。(藝術家提供)
黃海欣的「動物園」系列作品,《藍耳麗椋鳥》(Greater Blueeared Glossy-Starling)。(藝術家提供)
而此種描繪「缺席」與「失落」,也有別她過去創作擅長以戲劇性、敘事來建構的繪畫觀。在「動物園」系列她企圖避開處理珍奇異獸,出沒驚豔的瞬間,也是悖反所有自然動物攝影奇觀性的捕捉。她以繪畫直觀那些缺席但普遍的日常,和過去以戲劇性、戲謔來堆高畫面張力的手法,有著截然不同的邏輯與選擇。
黃海欣的「動物園」系列作品,《無尾熊》(Koala House)。(藝術家提供)
黃海欣的「動物園」系列作品,《綠猴》(Chlorocebus Sabaeus)。(藝術家提供)
黃海欣的「動物園」系列作品,《非洲獅》(African Lion)。(藝術家提供)
此次個展黃海欣也更關注或持續探索,繪畫語言本身象徵性如何可能的企圖,而不僅是透過戲劇性、敘事來輔助,這當中也看到藝術家對於自己繪畫語言系統的被識別,所有的反動與再突破。以「動物園」系列來對比,她不再是抓取戲劇性瞬間的時間點,而是將描繪的時間點放置在戲劇性的「前」與「後」,那個隱隱要爆裂開,或已經結束的時間點,我們可能還能聞到即將發動與殘留的煙硝味,但她也證明藝術家觀察的準確,不一定要以戲劇性來推敲,她可以透過其他的時間軸來同樣印證藝術家的敏銳。過去厭世圖像的發表,讓她廣泛被認識,但她不僅滿足於這些討好觀者與粉絲的圖像生產,這次個展也如同一種隱形的宣言,關於黃海欣,請不要太早下定論。
黃海欣的作品,左圖為《周休二日》(The Weekend),2015;右圖為《周休二日(天鵝湖)》(The Weekend [Swan Lake]), 2015。(藝術家提供)
黃海欣的作品,左圖為《灰色無題》(Untitled Gray),2013;右圖為《粉紅色無題》(Untitled Pink),2013。(藝術家提供)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追蹤作者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