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與淺山相映:關於浪漫台三線藝術季「淺山行路人」

與淺山相映:關於浪漫台三線藝術季「淺山行路人」

Reflecting the Suburban Hills: Romantic Route 3 Arts Festival “From Nowhere to Now Here”

藝術季中最吸引目光的莫過於量體巨大的作品,「淺山」地景更是提供了藝術家創作發想的舞台,像是久保寬子赤裸雙足造型的《台灣泥足》、廖建忠石虎造型的《望鄉》、陳湘馥趴臥的巨型穿山甲《沉睡的少年》都以大型的雕塑回應淺山的地景。不過在造型吸睛之餘,當作品脫離白盒子空間後,能否將「環境」納入考慮,並細緻回應其紋理,林怡華認為才是作品真否與地方產生連結,並構成場域特定藝術的關鍵,這裡所謂的「環境」包含了地理空間、人文歷史、自然生態等眾多複雜非物理的面貌。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浪漫台三線)睽違四年,於今年(2023)六月再次開展,策展範圍沿著台三線公路蔓延150公里,不僅跨越行政劃分的區域隔閡,也跨越族群、領域與時空界線。本屆藝術策展的策展人林怡華提出「淺山行路人」的策展主題,將行經台三線沿途總是穿梭在高山與平原之間的淺山景深作為發想,邀請港千尋、鄒婷、馮馨擔任協同策展人。

林怡華以「淺山」作為重新認識台三線核心概念,不僅帶出內山地理特色與客家庄生活場景,位於高山與平原的銜接地帶,也孕育著不可取代的生物多樣性,映照此地複雜與豐沛的人文樣貌與生命史;若從經濟發展面向來看,台三線也是串聯台灣經濟活動的內山公路,此地的樟腦、石油、林業都曾是重要產物,樟腦的出口量更是曾佔全球七成,註記了台灣在世界經貿版圖中的一角。本文精選浪漫台三線部分作品,來探討本次藝術季如何透過作品來回應此地多樣的族群、產業及文化紋理,而其中作品又是如何與地方「互為主體」?

本文精選浪漫台三線部分作品,來探討本次藝術季如何透過作品來回應此地多樣的族群、產業及文化紋理,而其中作品又是如何與地方「互為主體」?圖為廖建忠《望鄉》,圖片提供:藤木植人、山冶計畫;攝影:徐詠倫。

地景再製與重生

藝術季中最吸引目光的莫過於量體巨大的作品,「淺山」地景更是提供了藝術家創作發想的舞台,像是久保寬子赤裸雙足造型的《台灣泥足》、廖建忠石虎造型的《望鄉》、陳湘馥趴臥的巨型穿山甲《沉睡的少年》都以大型的雕塑回應淺山的地景。不過在造型吸睛之餘,當作品脫離白盒子空間後,能否將「環境」納入考慮,並細緻回應其紋理,林怡華認為才是作品真否與地方產生連結,並構成場域特定藝術的關鍵,這裡所謂的「環境」包含了地理空間、人文歷史、自然生態等眾多複雜非物理的面貌。

久保寬子《台灣泥足》利用台灣農事常使用的綠色防蟲網,向淺山地區農事者們「腳踏實地」的勞動精神致敬。圖為久保寬子《台灣泥足》,圖片提供:藤木植人、山冶計畫;攝影:徐詠倫。

從上述作品來看,久保寬子《台灣泥足》利用台灣農事常使用的綠色防蟲網,向淺山地區農事者們「腳踏實地」的勞動精神致敬,也彰顯此地人與自然間密不可分的關係;廖建忠《望鄉》透過雕塑探討近年來石虎所面臨的生存威脅,反思淺山的生態是否仍多樣、健全;陳湘馥《沉睡的少年》以保育類動物穿山甲為造型,也有喚起公眾對保育議題關注的意味,但更值得注意的是,穿山甲在不同族群文化中的詮釋差異,像是在漢文化中相傳穿山甲具有通經脈的功效,在農人的眼裡卻是可以翻動土地的幫手,在原住民的神話裡又是具有神秘色彩的救命恩人,同一生物卻因文化差異而有多重象徵意涵,也反映此地多元族群的複雜性。

陳湘馥《沉睡的少年》以保育類動物穿山甲為造型,也有喚起公眾對保育議題關注的意味,但更值得注意的是,穿山甲在不同族群文化中的詮釋差異。圖為陳湘馥《沉睡的少年》,圖片提供:藤木植人、山冶計畫;攝影:徐詠倫。

出磺坑的當代轉譯

在產業經濟方面,藝術家也透過「空間遺跡」來回應其在地紋理。像是公館出磺坑早期是石油的開採地,最早甚至可追朔至19世紀,是東亞第一口現代化開採油井。在園區內仍保有許多採礦設備、宿舍建築群等歷史文化資產。

藝術團隊太認真《穿霧》,作品設置在出磺坑的醫務所,一進入空間一顆半剖面的漆黑樟木橫躺靜置在眼前,樟木中間拉了條管線,管線上的噴嘴會在特定時間噴出樟腦油霧氣,空間中瀰漫的樟腦氣味,召喚著樟木在不同時代經濟產業中的身影——不論是早期的電影工業(賽璐璐)、槍砲戰爭、居家生活用品,樟木都是重要的原物料,現今則多被數位工具以及石化產業所取代而逐漸沒落,《穿霧》揭示我們對於山林資源的想像隨著時代的經濟發展而逐漸轉變、甚至是遺忘。

太認真《穿霧》揭示我們對於山林資源的想像隨著時代的經濟發展而逐漸轉變、甚至是遺忘。圖為太認真《穿霧》,圖片提供:藤木植人、山冶計畫;攝影:徐詠倫。

在出磺坑的重機具維修庫,是洪梓倪《指軌-聲音樣本作動計畫》,她利用出磺坑舊機具運輸設施遺留下來的軌道空間來進行作品設置,模擬早期在開墾時所使用的穿鑿用具造型,設計了兩根長條狀的金屬長棍,尾端如長矛般尖銳,並藉著動力裝置讓金屬長棍沿著地上的軌道來回移動。除此之外,空間播放著金屬碰撞與低鳴回聲的混音,金屬長棍像是黑膠唱盤的指針,讀取著空間過去的聲音,而戶外傳來的樹葉摩擦聲、蟲子高鳴聲,也共同和鳴了這首穿越時空的樂譜。

洪梓倪《指軌-聲音樣本作動計畫》的兩根金屬長棍像是黑膠唱盤的指針,讀取著空間過去的聲音。圖為洪梓倪《指軌-聲音樣本作動計畫》,圖片提供:藤木植人、山冶計畫;攝影:徐詠倫。

另一組藝術家不僅是作品回應了此地的產業歷史,他們特別的身分背景也象徵著再次鏈結了台灣與世界在石油貿易體系下的連動關係。藝術團體鵠沼分別是由兩位美國及日本藝術家組成,《幻油》將6號宿舍打造成一個具有魔幻氛圍的空間,每個房間展現了不同煉油廠的影像。藝術家在紀實影像上加入特效,翻轉我們對於煉油廠的既定視覺印象,也回應了石油具有高度可變形性的特質。有趣的是,《幻油》的同音字「幻遊」在日文的發音接近「石油」。作品在影像、語言、身分、國籍的眾多巧妙交錯中,顯影了出磺坑作為亞洲第一座石油廠,台灣與日本、美國交錯的歷史。

鵠沼《幻油》將6號宿舍打造成一個具有魔幻氛圍的空間,每個房間展現了不同煉油廠的影像。圖為鵠沼《幻油》,圖片提供:藤木植人、山冶計畫;攝影:徐詠倫。

林業的前世今生

關於台三線過去重要的經濟命脈「林業」,這次藝術季從東勢林業文化園區談起,此處前身為「台灣大雪山林業股份有限公司」,為開發大雪山森林資源所成立,不僅是全台首先導入美式一貫作業之廠區,亦為1960年代東亞地區最具現代化與最大規模的製材廠,園區內仍保留原大製材廠、貯木池、切片倉、燃料倉、鍋爐間、原木梯與汽修廠等一貫化流程系統之製材作業系統機具。

羅智信《-覓-棲-渡》反轉以人為主的思維,為鳥類製作鳥型雕塑。圖為羅智信《-覓-棲-渡》,圖片提供:藤木植人、山冶計畫;攝影:徐詠倫。

進駐此地的藝術家們,多從自然與工業間的關係開始著手思考。羅智信《-覓-棲-渡》將作品設置於昔日的貯木池。貯木池現今已成為生態池,有眾多的水鳥棲息在此地。羅智信從歐洲藝術史上時常可見的白色人體雕像為思考點,反轉以人為主的思維,為鳥類製作鳥型雕塑,在詼諧的動作造形中,反思當動植後成為人類的經濟活動結束而退役的池水主角時,是否可以在同一個環境中共同生活且互為主體?

伊命‧瑪法琉《生命,只在此山中》將一株完整的漂流木切割,重新製作成一處休憩之所,邀請觀眾感受樹木死亡後重新新生的生命意義。圖為伊命‧瑪法琉《生命,只在此山中》,圖片提供:藤木植人、山冶計畫;攝影:徐詠倫。

伊命‧瑪法琉(Iming Mavaliu)《生命,只在此山中》和張家翎《只是收成三十年》從「木材」作為創作思考去回應該地的產業史。伊命‧瑪法琉將一株完整的漂流木切割,重新製作成一處休憩之所,邀請觀眾感受樹木死亡後重新新生的生命意義;張家翎從樹木成長的時間尺度切入,認為其實樹木砍伐與一般農作物等待收成應視為一樣的概念,只是樹木收成的時間尺度是30年,他以人工造林的杉木為才,利用木材的餘料兩兩相接,透過視覺錯位還原成完整的樹木,同時也探問我們在經濟眼光之外,還能怎麼看待樹木?

張家翎《只是收成三十年》以人工造林的杉木為才,利用木材的餘料兩兩相接,透過視覺錯位還原成完整的樹木。圖為張家翎《只是收成三十年》,圖片提供:藤木植人、山冶計畫;攝影:徐詠倫。

文化的當代聚集與想像

台三線為客家庄的聚集地,同時也是原、漢等不同族群的交匯之所,早期時常發生族群衝突事件,文化之間也互相產生影響,尤其是客家文化時常因地制宜而發展出多元的面孔,這次藝術季也希望能打破刻板印象,開啟觀眾對於客家當代文化的新想像。像是邀請具客家身分的藝術家楊登棋(登曼波)回鄉創作,作品《塑膠禮儀》擷取他自身成長經驗中節慶、禮俗的色調,加入在地居民時常提到的陰柔人物「阿比百」,成為獨具特色的視覺美學,也為台中客家故事館的傳統建築空間創造出既摩登又復古的衝突體驗。

楊登棋《塑膠禮儀》擷取他自身成長經驗中節慶、禮俗的色調,成為獨具特色的視覺美學。圖為楊登棋《塑膠禮儀》,圖片提供:藤木植人、山冶計畫;攝影:徐詠倫。

客家傳統文化中重要的「伯公」信仰,也成為國際文化間重要的對話契機。「伯公」為土地神的稱呼,多以「石頭」為祭祀對象,具有祈求保護與平安的重要意義。烏克蘭藝術家詹娜·卡德羅娃(Zhanna Kadyrova)《Palianytsia》將河邊的鵝卵石製作成烏克蘭傳統迎客的圓麵包「Palianytsia」的造型,Palianytsia對非烏克蘭母語的人來說很難正確的發音,因此在烏俄戰爭期間,被烏克蘭人當作判斷陌生人是否為間諜的詞彙。另一日本藝術家岡部昌生《傾聽石頭的聲音》也以石頭來進行創作,他挑選廣島宇品車站(原爆遺跡)附近的石頭進行拓繪。詹娜·卡德羅娃的鵝卵石麵包象徵著保護安全的信物,岡部昌生的石頭也代表著對和平嚮往的參照,他們與客家文化不約而同皆透過「石頭」來展現相似的精神意涵,也因藝術季相遇,有了相互回應的可能。

詹娜·卡德羅娃《Palianytsia》將河邊的鵝卵石製作成烏克蘭傳統迎客的圓麵包「Palianytsia」的造型。圖為詹娜·卡德羅娃《Palianytsia》,圖片提供:藤木植人、山冶計畫;攝影:徐詠倫。
岡部昌生《傾聽石頭的聲音》挑選廣島宇品車站(原爆遺跡)附近的石頭進行拓繪。圖為岡部昌生《傾聽石頭的聲音》,圖片提供:藤木植人、山冶計畫;攝影:徐詠倫。

不同於多數藝術家以個人創作來回應客家文化,伊豆見彩《幟》是以「共創」的方式,描繪了在地集體文化的記憶圖景。她與在地的居民、學生、耆老合作,透過團體提問分享,在旗幟上進行繪畫創作,引導參與者思考自身的處境與議題,在當代已被淡忘的傳統文化與歷史中,探索自身的身分與文化認同。

伊豆見彩《幟》是以「共創」的方式,描繪了在地集體文化的記憶圖景。圖為伊豆見彩《幟》,圖片提供:藤木植人、山冶計畫;攝影:徐詠倫。

延伸閱讀|共創是創造集體記憶的起始點:專訪浪漫台三線藝術季策展人林怡華、鄒婷、馮馨

與地方互為主體

最後,我想提的是沿著《幟》的小徑往草坪更深處走,會見到一件林怡華形容是「第0屆浪漫台三線的作品」。事實上,這件作品並非出自參展藝術家之手,而是來自於兩百多年前居住在此的居民。作品是東勢鯉魚伯公廟用石頭堆砌的石崁。早期東勢因毗鄰大甲溪,溪水經常氾濫成災,人們在斜坡處用石頭砌建石崁,石崁貌似一條鯉魚,一顆顆堆砌的石頭不僅像是魚鱗,也彰顯石頭在客家文化中具有保祐意義的精神意涵。

東勢鯉魚伯公廟的石崁貌似一條鯉魚,一顆顆堆砌的石頭不僅像是魚鱗,也彰顯石頭在客家文化中具有保祐意義的精神意涵。圖為東勢鯉魚伯公廟用石頭堆砌的石崁,攝影:陳思宇

透過上述林怡華的形容,我認為正恰巧回答了這次藝術季策展團隊是如何看待作品與地方之間的關係,也彰顯藝術季很重要的價值。作為觀眾,我們總是會期待看到藝術家的作品,不論是造形、量體還是內容,都想獲得新的觀賞體驗。回到這次藝術季的作品,可以看出策展團隊強調的並非只是藝術家本身的創作脈絡,而是藝術家如何透過創作去回應「環境」,並探問作品與地方互為主體的可能。那麼,當我們觀看藝術季時,也許可以試著不局限於藝術作品本身,而是浸潤於地方整體的多重文化語境中,透過複數的觀看方式認識台三線複數的歷史。


2023浪漫台三線藝術季「Falabidbog花啦嗶啵」

  • 展期|2023年6月24日到8月27日
  • 浪漫台三線藝術季Line官方帳號
  • 雄獅旅遊藝術季遊程報名連結
  • 藝術季服務中心:「北埔或者洋樓」、「公館客家文學花園」、「東勢林業文化園區」(服務時間從週一至週日09:00-17:00,由專人提供藝術季文化導覽與吃喝玩樂資訊)
  • 假日限定資訊站:「關西太和宮」、「竹東台鐵車站」、「獅潭中油加油站」
陳思宇(Sih-Yu Chen)( 89篇 )

藝術報導、研究者。主要關注計畫型藝術創作、表演藝術、電影與當代影像,以及其他任何好玩的事。曾任《藝術觀點ACT》執行主編、《藝術很有事》專案企畫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E-mail: sihyu032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