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潘小雪接任台北當代館總監

潘小雪接任台北當代館總監

潘小雪認為當代館開館以來,聚焦在「當代性」方面比台灣其他各大美術館的任務輕快而慧頡,有帶領風騷的鮮明性格。基於…
潘小雪認為當代館開館以來,聚焦在「當代性」方面比台灣其他各大美術館的任務輕快而慧頡,有帶領風騷的鮮明性格。基於這個定位,當代館在不斷往前求新求變的同時,也要不斷回到藝術的原初性,這就是「走在世界的前端」同時也要「禮失而求諸野」;位於文化中心的台北都會,潮流變化很快,藝術難免成為符應前衛思潮的產物,與存在無關,於是必須覺察文化疲敝的時刻,如何找回野性,恢復生命力。
此外,由於當代館的建築空間是日治時代的市政府行政官舍,它和世界各地古蹟或替代空間翻轉為大城市中的MOCA情況一樣,有其潛力與限制,無法滿足當代特殊藝術家的雄心與蠻力,卻有歷史餘風的莫明趣味,於是必須思考,在古蹟中如何進行最現代的藝術展覽與活動?或是拓展實體空間,把新舊建築巧妙結合,或是拉長連線,與鄰近公共空間、大樓環境與藝文場所合作,或是走向數位聯結,擴大虛擬空間,以此因應城市越來越強旺的創造力。
基於上述思考,潘小雪指出當代館必須重新定位,而近期發展的目標大致有下述三個面向,其一,一個以藝術家為核心的美術館,並讓藝術家自我探索的生命力能夠感染城市生活;其二則以策展人為策略,發展藝術家策展人;其三在於展覽空間的新思維,拓展藝術的可能版圖與領域,包含實體與虛擬層面。
近年來,當代館的參觀人數不斷上升,其中又以年輕世代的觀眾居多,相關研究顯示,由於地緣關係、老城區的文化生活是原因之一,而最重要的還是展覽的「當代性」,它的新媒材與新形式、既貼近生活又超越現實、新奇而又強大的視覺震撼,都讓當代藝術擁有無窮的魅力。然而,在網路趕潮與藝術愛好之間,差之毫釐失之千里,不可等同視之。除此之外,對於無法接受當代藝術的前衛與爭議者,需要更好的方法策略,基於前述兩個問題,潘小雪認為當代館應努力揭示藝術中的人文精神,無論作品如何前衛與極端、爭議與批判、流行與媚俗,都要闡釋它的人文內涵,讓市民透過當代藝術進而擴大視野、了解世界,而市民對於當代藝術的欣賞與熱情,即是對人性最深沉的體會與最大寬容,這即是當代館的社會責任。
上月下旬,台北市文化基金會公布新人事案,由潘小雪接任於8月1日卸任的前總監石瑞仁職缺,出任台北當代藝術館(以下簡稱當代館)執行總監一職。
潘小雪除本身為藝術創作者,也曾擔任過東華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目前則為該校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由於長期於東部花蓮經營在地,外界對其印象與原住民藝術、公共藝術連結較為鮮明,然而回溯至20年前文建會時代至今,自五大文化園區、公共藝術示範(實驗)案、公有閒置空間再利用、藝術介入空間計畫、原住民藝術工作者駐村計畫、花蓮國際石雕藝術季和戶外創作營,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以及兩屆的東海岸大地藝術節等,細數台灣每一個時代階段的重大藝文政策,潘小雪實則都曾親身參與過策展或計畫執行,並且亦是英三角國際駐村創作營在台灣舉辦的創始者,關注的層面和累積的實戰經驗,堪稱十分完整與全面性。
當代館新任總監潘小雪。圖/台北當代藝術館
高子衿( 9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