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台北藝博會講座聚焦水墨議題:「東亞水墨的多樣性」

台北藝博會講座聚焦水墨議題:「東亞水墨的多樣性」

「東亞水墨的多樣性」講座現場。圖片提供:編輯部 本屆台北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在「藝術沙龍」框架下…
「東亞水墨的多樣性」講座現場。圖片提供:編輯部
本屆台北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在「藝術沙龍」框架下規劃了多檔講座與對談,當代水墨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關注點,其中「東亞水墨的多樣性」一場,邀請了韓國藝術史學者文貞姬(Wen Jen-Ji)與收藏家、水墨藝博(Ink Asia)總監許劍龍以各自經驗領域為基點,來談論對東亞水墨現狀的認識。
文貞姬從東亞繪畫史出發,提及水墨及其歷史脈絡基本上是一種社會生活中產生的「公的」產物,這種「公的」視角脫離不了來自西方的衝擊,又依據日本殖民經歷,重新整編進東亞美術之中。在這種歷史背景下,各國又面對西方思潮與國粹主義之間的矛盾深化,進而分別產生了另類現代性。文貞姬批評「公領域」話語及國族主義對水墨發展的危害,進而爬梳了1950年代以降日、韓、台三地水墨創作發展、思潮演進與彼此間關聯和異同。接著她以台灣和韓國為重點,區分出台灣傳統水墨山水所重視的「水暈墨章」筆意中注重追求「新意」的特點、以及韓國畫家注重認知於水墨物性的墨色特色。
許劍龍則以「水墨」的術語英譯(Ink/Shui Mo)開講,闡述其中蘊含的精神內涵和話語主體性的文化自覺,他認為水墨並非一種單純的繪畫媒介,而反映了東方哲學、審美意識等方面的交融,是東方藝術領域的標誌。他談及水墨如何與當代結合,介紹水墨藝博自2015年創辦以來每年都推出不同主題,一直致力於推動亞洲水墨及東西方之間的文化交流,囊括從最為「水墨」至非常「不水墨」的作品,展現截然不同的藝術途徑,卻都完美表達了東方人對審美的把握、又積極面向當下世界去表達自己。
ARTouch編輯部( 1562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