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史博館將由梁永斐兼代館長,陳春蘭出任副館長,力拚明年開館

史博館將由梁永斐兼代館長,陳春蘭出任副館長,力拚明年開館

Liang Yung-Fei Appointed Acting Director and Chen Chun-Lan Deputy Director of National Museum of History with Aim to Open Next Year

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借重國立台灣美術館長梁永斐行政、協調與抓問題的能力,將兼代國立歷史博物館長職務,接替前任館長廖新田館長留下的職缺,希望儘快達成開館啟用的目標。並由陳春蘭出任史博館副館長,替補高玉珍遺缺,是台灣文化人才的安排。

文化部長李永得24日表示,借重國立台灣美術館長梁永斐行政、協調與抓問題的能力,兼代國立歷史博物館長職務,接替前任館長廖新田館長,留下的職缺,希望儘快達成開館啟用的目標。陳春蘭出任史博館副館長,替補高玉珍空缺,是台灣文化人才,逐級培養與重用的必要安排。

李永得說,史博館與國美館都歸屬文化部管理,兩館之間可以好好清點、整合與分工,包含藏品與功能,都可以重新作出明確的定位,以及更多元的使用。由梁永斐代理史博館長,最為方便,代理期間以三個月作考量,頂多再延一次到半年。

文化部附屬機構當中,只有六個單位具備13職等,梁永斐館長ㄧ個人佔了兩個大位,外界早早傳出梁永斐有意回到台北,將來正式接掌史博館館長職位。

李永得表示,截至目前,文化部只作代理史博館長的單純思考,沒有要牽動國美館的人事異動。因為代理史博館長時間,一旦超過半年,就必須報請行政院核定,目前還僅是文化部內的各別館長安排而已,未來會忖時度勢,再作第二階段的思考與調整。

至於陳春蘭即將出任史博館副館長,替補高玉珍遺缺,是台灣文化人才的必要布局,陳春蘭擁有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SE)資產管理碩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藝術博士學位,曾經在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歷史博物館等博物館服務過,後來也擔任鶯歌陶博館館長,以及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館長,在每一個階段任期中,都有傑出表現,如今她再回到史博館服務,對陳春蘭來說,熟門熟路,也是適才適所。

由於史博館現任館長廖新田,借調四年期滿,將重回台灣藝術大學,擔任教職。廖新田館長先前曾致電《Arts & Life News》時表示,館務的交接,一切無縫接軌。他與兼代的梁永斐館長曾經討論了三天,並且會將相關資料,有條理、且完整交接給梁永斐館長。至於陳春蘭副館長因為公務安排,必須在後天才能就任,但一切都在掌握中。廖新田在《Arts & Life News》訪問中強調,史博館館長和副館長雖然同時異動,但絕無館務真空,交接非常緊密,是無縫接軌。

廖新田從2018年初,自台藝大借調,迄今已四年,他在報導中提及,他個人比較熱衷學術研究和教學工作,借調任期屆滿就回學校。廖新田對於他在史博館長任內的重建工作,表示滿意,一直按照計劃進行,並持續將進度於官網公開。

原本擔任副館長的高玉珍,在史博館工作已15年,專業知識與策展經驗豐富,是不可多得的館博人才,但因為比較缺乏跨域行政主管歷練,因此以目前11職等的副主管,升任12職等的蒙藏文化中心(原蒙藏委員會)主管,一來強化高玉珍的行政主管歷練,同時也希望把她長年的藝術界的藝術策展、研究專業,分潤蒙藏文化機構。

即將兼代史博館長的梁永斐,出身文化部,先從文化部參事,接掌國父紀念館長,再南下台中,接任國美館長,除了擅長廣結善緣外,李永得部長非常肯定他在行政裁量、文化溝通、與人際協調上的能力。

梁永斐是在前(2020)年10月,出任台中國美館館長,去年3月又北上接掌新開幕的台北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由於台北國家攝影文化中心也是隸屬國美館,梁永斐館長台中、台北兩地奔波,十分辛苦,前陣子還傳出龍體欠安,住院治療。不過,在目前的情況下,李永得還是認為,梁永斐在各該藝文領域的人脈串接,資源共享,以及未來的收藏分類上,比較合適倚以重任。

今天上午梁永斐在電話中說,國美館與國家攝影文化中心都是藝文界的重要機構,身為國美館長,責無旁貸,他一直是竭誠盡忠,全力以赴。當時梁永斐沒有透露兼任新史博館長職務,下午人事消息正式傳出,他一個人身兼台灣藝術界的三要職,尤其兩個13職等的大館長位置,非常少見,梁永斐只淡淡地說,服膺文化部安排,他以平常心對待。

李永得部長在今天下午的電話中,耐心分析這項職務安排的邏輯,希望透過這項佈局,為台灣藝文機構,重新思考館際之間的整合、分工與定位。

創建迄今已66年的史博館,主要典藏,一是華夏古文物,還有清末民初、近現代繪畫。經由撥交、捐贈和購藏等方式,典藏文物已達53,339件,其中捐贈所占比例最高,計11,266件。雖然典藏品不少,但李永得部長說,史博館80%的工作,還是在作美術館工作。史博館與國美館之間,作品、功能,都應該重新整理,分開定位,才能發揮更大、更多元效益。

「典藏庫房,非得每一個美術館、博物館都要擴建」李永得部長一針見血說。他不認為國內館博界大興土木,各自蓋自己的庫房是必要的。「在機構之間,如果可以互相支援,例如史博館,可以使用其他庫房空間,必能縮短整建工期」。史博館已於三年半以前,取得工建經費近2億元(不包括土地),準備使用永和的公有地。李永得認為,史博館新庫房的興建,茲事體大,應該作理想規劃,而非急就章。

文化部相關人士透露,文化部已將台北市南海路一棟建築的7、8樓,以及南港一空間,都劃歸史博館使用,典藏空間無虞。李永得強調,未來史博館的定位,就是少少的面積作為辦公室使用,其他悉數作為展覽場域,加強藝術展演,以及國際接軌。

史博館曾經在學者諮詢會議中,希望打造史博館內的國際會議中心,建築師團隊也配合規劃,但由於史博館超過一甲子的古蹟建築,在執照的申請,十分不容易,必須知會文史專家,因而拖長了一年多時間。李永得認為,史博館沒有興建國際會議中心的絕對必要性,目前已收回該項構想,回歸單純整建工程。

 據推測,史博館整建工期,可能要到明(2023)年中才會試營運,同年底正式營運。

國立歷史博物館修復及再利用委託規劃設計及監造案(含因應計畫)協同主持人林聖峰建築師今天也作了說明。林聖峰建築師說,工程有二期,他的建築團隊負責第一期的設計建造,結構工程、整體補強、外觀修護,已在收尾。史博館外觀的新瓦、新彩繪工程,接近完成,只是角度選擇恰當,可以拍出完整外觀。機電空調,正在進行。至於第二期的正部裝潢,可能在過完年後,由史博館另行發包。有關以前史博館當局曾經考慮演講廳的空間打造,林聖峰證實該工程已經轉向。

2018年7月,史博館宣布封館整修,當時廖新田館長,以浪漫的口吻提出「小別,為我們更美的再見」,然而從2018年7月迄今,已經近3年半的時間,不如外界認定的「小別」,在台北缺少專業展覽場地,各界無不殷切期盼史博館趕快完工啟用。

廖新田館長晚上也透過line的電話,作了四項聲明:

1、史博館內打造國際會議廳,是學者專家會議的集體結論,他只是會議主席,彙整大家意見和建築團隊討論,非他個人想法。

2、史博館工程延宕,是因為該建築是古蹟,牽涉到的層面比想像中複雜,也耗費更好多時間,始料未及。

3、史博館整建工程於去年12月,榮獲行政院「第21屆公共工程金質獎」公共工程品質優良獎建築類「佳作」,證明該整建工程是優質、獲肯定的。

4、廖新田是借調期滿回歸教職,功德圓滿,在史博館長四年任內作為表現不差,一切整建工程繼續進行,除了開館期限略延,但許多策劃展覽與出版,對史博館的聲譽,助益良多,他問心無愧。

簡秀枝 (Katy Shiu-Chih Chieh)( 299篇 )

典藏藝術家庭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