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畫中造境「光」影:臺灣現代水墨大家李義弘逝世,享壽83歲

畫中造境「光」影:臺灣現代水墨大家李義弘逝世,享壽83歲

臺灣知名現代水墨大家李義弘(1941-2023),於今日(11/13)上午往生於三芝自家的海尾山居,家人、門生都隨侍在側,享壽83歲。李義弘去年(2022)首度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個展,迎來個人55年藝術生涯中規模最大的展出「李義弘:回顧展」,其創作以恢弘壯闊的山水與文人意境,震撼人心,引起觀眾深深的共鳴,彷彿昨日般記憶猶新。
臺灣知名現代水墨大家李義弘(1941-2023),攝於2002年。 (攝影/潘重安)

臺灣知名現代水墨大家李義弘(1941-2023),於今日(11/13)上午往生於三芝自家的海尾山居,家人、門生都隨侍在側,享壽83歲。李義弘去年(2022)首度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個展,迎來個人55年藝術生涯中規模最大的展出「李義弘:回顧展」,其創作以恢弘壯闊的山水與文人意境,震撼人心,引起觀眾深深的共鳴,彷彿昨日般記憶猶新。

李義弘去年(2022)首度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舉辦個展,迎來個人55年藝術生涯中規模最大的展覽「李義弘:回顧展」現場。 (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1941年出生於臺南的藝術家李義弘,於1960年代初期進入學院之時,正是「國畫」作為「國粹」的年代。藝術家從傳統山水繪畫入手,1966年從國立臺灣藝專(今臺灣藝術大學)畢業後,曾在基隆的國民中學任教,經同僚引介於1969年拜入當時正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書畫處擔任研究員的江兆申(1925~1996)門下,繼續深造傳統書畫。1978年後轉向專職創作,曾獲中山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任教於臺北藝術大學至2007年退休。

李義弘1974年作《觀復山莊》,44×69 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李義弘1980年代中期,有意識地想在水墨山水當中,導入更多現實世界的自然與風土人文場景,他搜盡臺灣奇特地形,也赴海外遊歷;運用筆墨作畫的同時,也藉助攝影捕捉實景以發想創作。1984年李義弘出版《自然與畫意》一書,書中他將臺灣各地拍攝捕捉的風景照,對照中國繪畫史經典名作的局部特寫,以此解析水墨技法與實景之間的形式關係,影響臺灣1980年代水墨畫壇。

李義弘跳脫傳統水墨臨摹與仿古畫譜的舊習,將筆墨予以自然實證和創作思考,發展出獨具個人特色的水墨繪畫心法。他自由且靈活的構圖,筆法蒼勁,線條單純,墨染、紙質呈現出山、色、光、影、雲、氣,繪出屬於臺灣島嶼獨具的山水畫。如他所言:「我的領域是水墨創作,我從傳統步入當代的繪畫領域,就像人的成長隨著時代轉變而演進一樣的自然。」

李義弘2011至2018年作《砂卡礑溪白石》,200×200 cm。(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李義弘是臺灣戰後追求現代主義風潮中的見證者。但比起追求所謂「現代性」的繪畫特質,李義弘毋寧更著重在自身繪畫技術與材料掌握的能力。1990年代後,李義弘移居金山海邊,北海岸長年經過海浪沖激與東北季風刮塑而成的特殊潮間地形與當地特有的「風稜石」景觀,讓李義弘逐步發展出以北海岸景致為主題的系列作品。

李義弘2002年作《風棱石之我觀》,97×177 公分。(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尤其在1996年以後,李義弘的自創意識更顯突出,跳開江派以書法性的皴筆取勝的基本定律,他一度嘗試以水性的流動去釋放墨自身的物質韻味和肌理層次。並於晚年發展出立體感與空間構造性兼具的山海繪畫,確立其獨創一格的現代水墨藝術風貌。王嘉驥作為「李義弘:回顧展」的策展人與藝評家,讚賞肯定李義弘晚年以水、石為題的風景近作,既使晚年飽受眼疾所苦,但老而彌堅。李義弘藉助光學和數位影像的視覺發展「抽」象與「轉」象工程,以「光」作畫,走出了個人更新水墨藝術傳統的創意蹊徑,並以永恆的畫作照亮不朽的藝術生命。

李義弘與2022年新作《跳石海岸》合影。(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延伸閱讀|自然與畫意,要講的通通在圖畫裡:臺北市立美術館「李義弘:回顧展」
延伸閱讀|回首創作近甲子,筆墨酣暢方寸中:李義弘回顧展

ARTouch編輯部( 1568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