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一個音樂人眼中的時代

一個音樂人眼中的時代

人面對好奇只有兩個方式:走開,或是拿自己的肉身去探索碰觸世界的另一面。年紀愈長,愈能感受到David Bowi…
人面對好奇只有兩個方式:走開,或是拿自己的肉身去探索碰觸世界的另一面。年紀愈長,愈能感受到David Bowie在他的生活裡一直充滿了探索的面向。於是在他與世界告別後,有機會從音樂轉到藝術收藏去瞭解他,在看了厚厚三大冊拍賣圖錄後,第一個感想:這比我以為的David Bowie更豐富多變。所以決定到展覽現場去吧!
畢竟是一場拍賣,首先從藝術的商業角度來看,拍賣公司很清晰地劃出了2個界線3個部分:市場熟知的高知名度、高市場價的,也就是傳統所謂的夜場貨;而日場幾乎都是與市場無關的、David Bowie個人品味的收藏;第3部分則是他最令人驚豔的家具收藏。先從我最不熟悉的家具收藏說起,我想許多喜歡藝術的人,或多或少對於服飾家具都難免受美術品味的影響,David Bowie鍾情於米蘭孟菲斯派的家具設計,趣味、幽默、多彩和幾何感,隱約也符合了David Bowie給人的印象:拘謹、神經質、傳統的英國人,還有其對抗宿命所展現出的多彩。這是個非常的David Bowie、也是個非常趣味的年代,我雖不甚瞭解,卻還是在於展場裡穿梭他的家具藏品中不樂乎,每一件都讓我感覺既詭異又歡樂,像進入到遊樂園似的。
Leon Kossoff《Marsyas(A Memory)NO.2》。
至於夜場就不細說了,所謂當代藝術的商業名牌:從一件威尼斯畫派的丁多列托(Jacopo Tintoretto)作品《The Angel Foretelling Saint Catherine of Alexandria of Her Martyrdom》,和一件印象畫派畢卡比亞(Francis Picabia)的超大畫作,加上當代夜場的熱貨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赫斯特(Damien Hirst)等……說實在現在夜場幾乎成為推播商業藝術與製造榮景的最佳武器,然而過多的夜場拍賣也讓人疲勞,因此除了畢卡比亞的作品我花點時間看過,其它的名牌作品都只有瀏覽過。在我眼中,所有的精彩的、讓我觀後不停思考的都出自日場拍品―那些來自David Bowie自己國度、他成長地方的藝術家們。整個年代跨了一個世代。
在觀後藉圖錄與資料搜索的反覆閱讀裡,David Bowie說過他大部分的收藏是二十世紀的英國藝術,而且大半的藝術家並不出名。他還說:「相對於收藏霍克尼或佛洛伊德,我更喜歡收藏某一時段內我覺得重要的人,或具有某個時代代表的作品。」這由上百件作品組成的日場拍賣,讓我對一個原本只知其名而未能深入瞭解的音樂人,其成長以及內心世界有所探索,真是一場很豐富的旅行。我看到一個英國人在自己能力所及之下,選擇了與自己思考相近的作品收藏,這也讓我相信這些作品對David Bowie來說,都是生活中的感想與閱讀所轉化成的收藏行為。在展場裡我像一個闖進別人家的陌生人,雖然太多我不認識或不瞭解的藝術家作品掛在那,但其實這樣也好,陌生反而可以讓自己純粹、更客觀的閱讀藝術,全憑直覺判斷家的主人。
David Bowie於倫敦蘇富比的收藏拍賣會預展現場。
在展場裡,我察覺到現場有許多不是藏家的參觀者,全是因為David Bowie慕名而來的當地人,我在這擁擠、甚至有些喧鬧的展覽場上,不斷聽到人群用很重的英式口音交談著。還記得跟我同時看著一張畫作的英國中年夫婦對話:「我父親也有一幅他的畫作,掛在我少年時的家中。」我也看到一些行動較為緩慢的老先生,安靜的佇立在某些作品前。慢慢才明白,David Bowie的收藏,更多是屬於他與這些人的一段時代情感,關於性別、政治、勞動者、移民後代……等等。還有許多待我繼續研讀。我在倫敦只停留兩天,連續兩天在場內看了一兩小時,這兩週回頭仔細對照厚重的圖錄資料,往上延展閱讀資料,隱隱約約看到了一個二十世紀後段的英國紀錄;也看到了一個英國人在自己的時代中,如何看待自己的位置和與自己相關的世界。他是個音樂人,也是一個活在時代中的子民,所有好奇的、關心的、憤怒的、思考的和感想,都在其收藏裡隱隱約約地看見。果不其然,一直低迷的英國本土藝術市場,就在David Bowie這場拍賣中揚起了一波高潮,依我在線上競標,從影像聽到周遭熱鬧的人聲,以及此起彼落的舉牌競標聲中,彷彿感受到屬於一個時代的跫音又復活了。3場David Bowie收藏拍賣共計12小時才拍完。
David Bowie於倫敦蘇富比的收藏拍賣會預展現場。
預展現場中David Bowie的海報。
這不禁讓我聯想眼前當代藝術的現狀,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在大型連鎖畫廊所主導的倫敦和紐約藝術市場裡,快速的傳播所造成的審美共識下,看似一個個成功的行銷與傳播系統,深入瞭解卻不一定與個人或藝術相關;創高價的藝術作品中,雖也有令人敬佩感動的藝術家,但更多的是行銷後的短期結果─也許這也是這個時代的一個特性。而David Bowie的日場拍賣似乎在這個已成慣性的藝術市場裡,小小地做了一次不一樣回應。它的成功除了表現當今拍賣行成功的行銷與傳播系統,更不可忽略的是:一個地域內、一個共同時代的情感共識,這是我對於這次David Bowie的拍賣所感─來自一個音樂人眼中的時代。
這應該是個完美的ending,音樂人David Bowie於倫敦蘇富比的收藏拍賣會,3場都是白手套。對一個名人的遺產處理,這也應該是一次完美的案例。當時吸引我的,當然因為他是David Bowie,雖然同在音樂圈,我卻一直不是他的粉絲,對他的作品總是有種沒聽明白之憾,不過他為人卻對我卻充滿了吸引力,特別是其拍過的電影。另外我還好奇他嘗試透過音樂討論的各種話題,在那一面裡的David Bowie,隱隱約約可以感覺到是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之人。
Euan Uglow《Two Others Have Been There》。
姚謙( 6篇 )

知名音樂人暨收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