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顧自己過去所寫的文章時,我發現自己的思考和表達方式隨著時間推移而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時間不僅承載了我的經歷和思考,也在潛移默化中塑造了我看待世界的方式;透過音樂、文學和美術等藝術形式,我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獨特視角,尤其是在我對藝術閱讀和收藏中,感受到深刻的自我轉變。
時間是一個神秘且無形的存在,它如同一條河流,悄然流淌,帶走過去的瞬間,孕育未來的可能;時間不僅是我們生活的背景,也是我們經歷和成長的見證;它讓我們在歲月的積澱中,感受生命的變化與流轉。時間無疑是珍貴的,它不僅賦予我們去追求和實現的機會,還讓我們在流逝中反思自己的選擇,思考生命的意義。在藝術中,時間更是一個重要的容器,承載與變遷,並探討時間對人類情感的影響。無論是繪畫、音樂還是文學,時間都在其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隨著年齡增長,我愈發清晰地意識到自己已然步入老年階段。儘管老年意味著生命的有限性,但這也是一種現實的覺悟;意識到生命的後階段,自然會影響我在閱讀和理解他人思考時的選擇。未來的收益似乎不再是我最重要的考量,反而對過程的珍視和對知識的吸收,成為了我新的追求。曾經,我總認為只要付出足夠的努力和詳盡的規劃,未來就一定會在各方面給予合理的回報;然而,走過大半生,我發現這只是一種美好的說法。所有的回報其實都在於你閱讀和探索過程中的積累與回饋,而不是一個最終的數字;即使最終的結果豐厚,也未必是最有價值、最讓人滿意的。
這種領悟是逐漸體會而來的,尤其在當今世界,許多曾經以為會越來越美好的想像,常常被現實打臉;生活中,看到的是非顛倒、荒唐可笑的現實,我的內心卻愈發安靜,更渴望通過閱讀和藝術收藏來尋找內心的平和。最近,我對名家作品的耐心似乎減弱了,面對美術館的名作和網路上的高流量圖像,感到一種虛榮的疲憊。或許,我在一位年輕藝術創作者描述的一個小片段找到了共鳴,或者在某位不知名作者的文字中,發現另一種心靈歸屬的安慰;這讓我在晚年的閱讀中,發現了一個新的天地,一個讓我心安理得、能夠靜心的空間。我期待著一些不期而遇的展覽和拍賣會,投入一些非主流的作品,甚至翻閱那些過期的雜誌,回顧當時錯過的閱讀。
此時的世界與我息息相關,卻又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在這個熱鬧的島嶼上,當周圍的人們忙於追逐熱鬧和審判他人時,我還是自私地選擇離群閱讀,去理解他人的孤獨,吸收不同觀點的智慧;這或許是我在藝術探索中,所追求的一種新的方向。晚年的閱讀成了我近期的自我檢討,用著有限的時間去看自己可以的期待,與力有餘的估計的行程。
本文原刊載於《今藝術&投資》2024年10月號38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