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與畢卡索同台、美術史地位崇高,華人世界的海外遺珠——林飛龍

與畢卡索同台、美術史地位崇高,華人世界的海外遺珠——林飛龍

飄泊異鄕的海外華人藝術家林飛龍(Wifredo Lam,1902-1982),是台灣收藏界的遺珠。繪畫風格獨樹一格的林飛龍,是二次世界大戰後超現實派的重要畫家之一,在現代美術史上佔了重要一席,但較諸於此,他留給台灣收藏界的印象卻十分模糊。
飄泊異鄕的海外華人藝術家林飛龍(Wifredo Lam,1902-1982),是台灣收藏界的遺珠。繪畫風格獨樹一格的林飛龍,是二次世界大戰後超現實派的重要畫家之一,在現代美術史上佔了重要一席,但較諸於此,他留給台灣收藏界的印象卻十分模糊。
台灣,一直是海外華人與兩岸前輩藝術家作品的最大收藏聖地,包含常玉、朱沅芷、趙無極、朱德群、趙春翔、席德進等,無一不被台灣藏家推崇購藏,其中,卻唯獨少了早年闖盪國際藝壇,曾和帕布洛.畢卡索(Pablo Picasso)、安德烈.布列東(André Breton)等國際大師平起平坐的林飛龍。
這個缺憾,在他離世36年後的今天倍顯遺憾,林飛龍的長子林王明(Stéphane Lam)於今(16)日隨著林飛龍重要作品上拍賣市場,專程來台破冰,銜接起斷了線的印象,希望親自向台灣收藏界推介其父林飛龍的藝術風采。對林王明來說,這趟台灣之行,與其說是為父親探路,不如視為尋根之旅。從華人收藏社群逐漸陌生與模糊的現實當中,重尋並弘揚林飛龍藝術價值的切入口。
林飛龍的長子林王明與作品林飛龍《變化》。(攝影/簡秀枝)
富藝斯國際拍賣公司(Phillips)自今(16)日起,來台舉辦秋拍預展,並帶來林飛龍創作於1945年的100號油畫作品《變化》,亦是其作現身亞洲拍賣舞台的難得機會。
林飛龍《變化》,油畫、畫布,155×125cm,1945,預估價1200萬至1600萬港元。( © Adagp, Paris, 2018,富藝斯提供)
林飛龍的身世與背景
林飛龍生前共有三段婚姻,第一段婚姻是於1929年娶艾娃.皮里斯(Eva Piriz)為妻,次年得子,然而兩年後,母子卻均因肺結核相繼辭世。第二段婚姻在1944年與德國化學家海倫.霍爾澤(Helana Holzer),生下唯一的兒子林王明,不過,這段婚姻僅維繫了六年,兩人就勞燕分飛。後來,林飛龍再與盧.勞林(Lou Laurin)三度結婚,育有三子。其中一子艾斯奇爾.林(Eskil Lam)目前負責管理林飛龍作品在法國的大小事務,而林王明則在香港生活多年後,搬回中國長住,近鄕情怯為父尋根的心情,溢於言表。
林飛龍的身世可能有些複雜。簡單地說就是,一位來自中國廣東的移民和一位具有西班牙人、印第安人和非洲人血統的婦女結婚,1902年在大薩瓜(Sagua la Grande)生了個男孩,這個男孩,就是林飛龍。林飛龍的母親成長於濃厚古巴黑人傳統色彩的家族。同時,他的教母是桑戈的女祭司,信仰古巴桑泰里亞教派(Santería)的至上神(Olodumare)。儘管林飛龍沒有皈依桑泰里亞教派,但他的成長背景與這個宗教緊密相連,處處烙印著非洲傳統的痕跡。
1923年,林飛龍離開古巴的時候,並不追隨巴黎的先鋒運動,而是跟從西班牙的保守學院派。在那裡,他受到了古典的繪畫訓練,並以繪製肖像畫維生。1920年代末,他開始創作了一些深受西班牙超現實主義潮流影響,同時也帶有濃厚形式主義色彩的作品。
畢卡索最為賞識的華裔藝術家
由於西班牙內戰的爆發,1938年林飛龍去了巴黎,並認識了畢卡索進而成為好友,在畢卡索支持引薦下,成為堅定的後期現代主義者。從1938到1940年,林飛龍的畫作,是以非洲面具和幾何形為重心,不但對非洲傳統藝術深入硏究,並長期收藏該類作品。
林飛龍與畢卡索相識亦互相砌磋,其中林飛龍最吸引畢卡索的特點是他身上的非洲元素,以及像在「德納爾沙灘」(Denard Beach)系列作品中某些類似超現實主義、表現主義的變形元素作品,這些元素,後來都成為林飛龍繪畫的關鍵所在。西班牙畫家最為拿手的表現主義或超現實主義作品,本來較少建立在非洲幾何的基礎上,林飛龍在與畢卡索的互動中,設法聯結雙邊文化的內涵,因而形塑出獨特的個人風格。林飛龍對非洲面具感興趣,不是為了學習合成,而是利用它別出心裁地描繪超自然,展現了面具神秘詩性和表現性風情。
林飛龍與畢卡索同台,相互分享能量。(取自維基百科)
然而,歐戰爆發,1942年林飛龍回到古巴。超現實主義所引起的文化情緒,激發了他用現代性語彙去表現他自己的內心世界。回歸古巴是一種歸屬感,就像黑人詩人艾梅.塞澤爾(Aimé Césaire,1913-2008)動人詩篇中〈回鄉之記〉」(Return to My Native Land )中的情境。而當代文化反思論述之重要學者詹姆斯.克利福德(James Clifford)說過,也許對於回歸故土的人而言,那不是回歸,只是為了重塑的實地考察而已。這個古巴藝術家作品,可以從這個角度加以審視,把有意識重建黑人範式的黑人精神運動考慮在內。羅伯特.林斯利(Robert Linsley,1952-2017)甚至把林飛龍稱作一個具有黑人精神的畫家,儘管藝術家總是採非激進態度,保持獨立於這些文化運動之外。
林飛龍在古巴重新發現了自己經驗過的文化領域,並以此作為個人藝術的核心之一。該進程在他與古巴黑人文化傳統的直接接觸中,逐漸明朗起來,並得到古巴人類學家迪亞.卡布雷拉(Lydia Cabrera,1900-1991)的大力幫助,讓林飛龍更加熟悉相關神話、禮拜儀式以及象徵手法等。林飛龍在藝術創作上,所表現出關於美洲黑人的象徵手法,將人類學和文化實踐聯繫起來,成為他的重要思想來源。
從1942年開始,林飛龍形塑了自己明確的表達語彙。他的藝術創作逐漸穩定:儘管受惠於立體主義,但仍與支離破碎的分解形式保持距離。就如同林飛龍面對加勒比海神話時,加以運用轉化,而非照單全收。總之,林飛龍獨具古巴黑人傳統的特色也貫穿了萬物相互聯繫的概念。所謂萬物,就如神靈力量,無論人、動物、植物與礦物等都可以是充滿神秘力量,且相互依賴,相互起作用的存在。
林飛龍於1982年逝世於巴黎。他的葬禮,被形容是他藝術策略和放射性智慧的最後一個隱喻。因為,他的大體在法國知識分子的協助下於巴黎順利火化;他的骨灰運回古巴,在政府禮遇下安葬。親自參加葬禮的前任古巴總理斐代爾.卡斯楚(Fidel Castro,1926-2016)說,「林飛龍與神和魔鬼,都和睦相處。」
加勒比海,是一個與西方主導標準有所差異並被相對邊緣化的地區。而林飛龍堪稱是西方藝術史上第一個試圖汲取美洲黑人文化,以建構意義的視覺藝術家,從多元文化、後殖民主義,以及放射性思維的立場來看,其創作具有一定程度的時代意義。林飛龍亦被禮讚為一位在世界藝術範疇內,嘗試將文化去中心的先鋒者。這位具有中國血統的超現實主義畫家,承接了中國裔、非洲裔、印第安裔及西班牙裔的血脈及文化傳統。
林飛龍不可思議的創作魅力
綜觀林飛龍的遺作,是一種把藝術品與直覺原創結合,展現卓越敘述成就的藝術創作。把原始圖騰,巧妙轉化為充滿力量的繪畫符號,具有不可思議的創作魅力。他的主要作品,如《亞當與夏娃》、《叢林》、《達巴拉的阿巴拉契之舞,惟一的神》、《聚會》等,都是以原始森林作為表現的主題,描繪原始森林里面各種生物的百態,各種神秘的象徵物、原始的咒物,這些符碼都直接地呈顯於其畫面之中。他所畫的原始叢林及果實,都成為各種帶著武裝、敵意的象徵物,人也都是植物的變身。尤其,林飛龍大部分是以黑色為底描繪白色的象徵物,採取對稱的手法表現。
林飛龍《叢林》,1943,目前收藏於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簡稱為「MoMA」)。( 富藝斯提供)
欣賞他的畫,有如走進一個拿著棍棒跳躍的原始時代,是一種巫毒教的精靈舞蹈的奇異景象,在一個佈滿荊棘的原始叢林,可看到部落民族所崇拜的物象。這些物象,有的擬人化、有的擬神化,充滿了象徵意味。林飛龍將這些原始圖騰轉化為充滿力量的繪畫符號,富有不可思議的魅力,帶著濃厚的風土色彩及神秘感。他大部份的作品,均由古巴、南美洲、西方美術館或私人收藏,在亞洲比重不高,如何讓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收藏界,認識、了解、珍惜、購藏其作,這也正是林王明這趟台灣之行的最重要任務了。
林飛龍《預兆》,1947,2015年於富藝斯紐約拍賣專場以260萬美元的成交價拍出。( 富藝斯提供)
富藝斯香港 2018年秋季拍賣
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晚間拍賣|2018.11.25 18:00
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和設計日間拍賣|2018.11.26 10:30
地點|香港文華東方酒店(香港中環干諾道中5號)
亞洲巡迴預展 「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和設計」
台北
展期|2018.11.17-11.18,11:00-18:00
地點|寶麗廣場B1 《藝文空間》(台灣台北市信義區松仁路28號)
香港
展期|2018.11.22-11.25
地點|香港文華東方酒店一及二樓(香港中環干諾道中5號)
相關閱讀:
富藝斯亞洲市場耕耘有成──2018年香港秋拍將迎來首場日間拍賣
簡秀枝 (Katy Shiu-Chih Chieh)( 290篇 )

典藏藝術家庭社長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