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無極:甲骨文時期扛鼎之作
1950年代中期趙無極經歷人生與情感的劇變,因而展開創作生涯最重要的關鍵時期,此時的巨幅作品多為國際知名美術館與機構所藏。如他所言:「在不知不覺之中,我被誘入光明……這樣大約在1955年末,終於脫離了危機,自己想說的話沸沸騰湧,已經能夠把握著表現了。新的空間變為己有,在那裏面自己能夠自由的呼吸。」《大地無形》不僅尺幅為現今市場出現最大的「甲骨文」系列作品,主題上更兼容中西、回歸宇宙初始的探索,實為趙無極超越自身文化、追尋普世意義的扛鼎之作。
《大地無形》的題目令人聯想起中國盤古開天的神話傳說,但法文原文卻來自於《聖經.創世紀》第一章的:「起初,神創造天地。大地無形,一片混沌……」,畫面中的青銅器銘文字形交錯縱橫,不僅是將事物平面化與簡化的符號,散布的文字在巨大的畫布上起承轉合,隨着藝術家運用淺褐、焦赭、橘紅、墨黑等色調變化,在虛擬的光影起伏間,產生不同層次的深度與空間感,趙無極雖欲探究宇宙初始的樣貌,大地卻非空虛寂寥,多樣繁複的甲骨文依稀可辨,似乎《創世紀》中六日後的世界已然成形。趙無極以隱含了獨特中國哲學思想與自然觀的甲骨文,結合西方宗教神話的意象追溯宇宙起源,《大地無形》作為「甲骨文」系列最特殊的作品之一,見證了藝術家創作理念的核心變革。
趙無極《7.8.65》.油彩、畫布.88.5×116 cm.1965。圖|保利香港
趙無極:氤氳生機,景色旖旎
《7.8.65》具體代表了趙無極1960年代的創作高峰,在完全抽象的構圖中,僅以形式元素的組構呈現藝術家的所見所感,直觀地呈現空間深度的經營。橫跨畫面中央的鮮黃色帶與紅赭色背景產生強烈對比,墨黑色線條呈放射狀往四周擴散,趙無極藉線條的方向和速度創造出畫面的動態,水平橫向的擴張恰與上下灰白色彩的漸層相呼應,中央線條的匯聚顯示出緊密的張力,藝術家以表現性的色彩語言,創造了富戲劇性的舞台效果,大片明亮的黃色暗示光源的存在,在明度的映襯形塑出深淺多變的光影,趙無極由此建構了豐富的視覺景深。
趙無極曾描述此時的創作:「我想藉著對比和同一色彩的多重振顫,使畫布躍動起來,我要找到一個放光的中心點。」《7.8.65》即為這段話的最佳例證,畫中多變的線條筆觸不僅來自中國傳統美學對於線條的重視,更是抽象表現主義的自動書寫,色彩的分布隱喻了傳統山水畫的安排布局,同時融入西方明暗光影的空間表現,中國與西方、傳統與現代的形式元素至此已然融於一爐,成為趙無極個人獨特的創作語言。
保利香港2018春季拍賣會(上)
同年創作的《藍色構圖8.1.65》則轉為更為細膩的畫面經營,趙無極以單純的普魯士藍與白色調,反映出這個時期的創作軌跡。畫面中央墨黑與普魯士藍輻輳交錯的細緻筆觸宛如南宋山水的局部特寫,趙無極擷取自然萬物中最為基礎的元素,隱喻廣闊無垠的大千世界,上下的留白彷彿傳統山水畫中的天地,色彩邊緣的滲透暈染創造出過渡的轉折,寄託了背後無限的想像空間。趙無極的所思所感凝練為種種形式元素,賦予物象本身的內在結構和意蘊,《藍色構圖8.1.65》以簡練的線條與色彩表現,由寡中見眾、內中見外,為趙無極對於中國傳統山水與哲學觀最精微的體現。
朱沅芷《旋轉木馬;日光浴者;及現代公寓》.油彩、畫布,裱於紙板(三聯作).49.5×35.9 cm、52.5×45.3 cm、49.9×35.7 cm.1932。圖|保利香港
朱沅芷:帝國京華.大放異彩
1932年,朱沅芷受紐約現代美術館之邀,以三聯作《旋轉木馬;日光浴者;及現代公寓》與去年甫創下藝術家拍賣紀錄的《工業之輪在紐約》參加「美國畫家和攝影家壁畫展」,朱沅芷以年僅26歲的年輕之姿於國際藝壇大鳴大放,此三聯作不僅是藝術家創作生涯最重要的代表之一,更是二十世紀初期華人藝術家以自身風格融會西方現代主義的最佳例證,標誌了中國現代藝術發展劃時代的突破。
《旋轉木馬;日光浴者;及現代公寓》分別以圓形和幾何狀的分割構圖呈現都市場景,同時超現實的手法更進一步剖析了都市生活中的心理層面。《旋轉木馬》的視角獨特,宛如舞台燈光聚焦於色彩繽紛的旋轉木馬與人物上,圓形的構圖充滿了動感與節奏性;《日光浴者》承襲了「裸女」這西方古典藝術中的主題,卻以放射狀的人物安排與遠方大廈的描繪,使畫面洋溢著現代主義的精神;《現代公寓》則是夜晚室內的情景,在光線投射下冷暖色調交錯,呈現都會夜晚特有的情調。朱沅芷以獨特的三聯作形式呈現,不單是對於都會文明與城市景觀的弘揚禮讚,更在人文風情的細膩演繹中,刻劃出富時代性的精神面貌。
蔡國強《龍到維也納旅行—為外星人做的計劃第三十二號》.火藥爆破、水墨、紙本(雙聯作).303.5×800 cm.1999。圖|保利香港
蔡國強《蓬萊山-1》.火藥爆破、紙本(四聯作).250×1600 cm.2015。圖|保利香港
蔡國強:15年創作歷程之蛻變
1989年開始的「為外星人做的計畫」系列,為至今蔡國強最著名的創作,也奠定了他在國際藝壇的重要地位。《龍到維也納旅遊-為外星人做的計畫第三十二號》創作於1999年,為此系列的最終計畫,他挪用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象徵─「龍」,藉由點燃火藥所產生的破壞性和衝擊力,將惟妙惟肖的雲龍蜿蜒之勢烙印於上,爆破時所自然產生的灰燼和深淺不一的炸裂痕跡,乍看之下卻猶如傳統水墨畫般蘊含自然的軌跡及變化。
「蓬萊山」為蔡國強2015年於里山美術館的計畫,包含圍繞美術館的動態裝置作品與大型火藥爆破繪畫,取材於秦始皇派遣徐福東渡出海尋找蓬萊仙山和長生不老藥的傳說,蔡國強便以日本作為這次計畫的所在地。他將蓬萊山的形象縮小並重現於美術館水池中心,四周迴廊漂浮著上百件以稻草編織而成的戰艦、飛機等現代化符號。16公尺超長尺幅《蓬萊山—1》是這次計畫唯一一件現場的大型火藥爆破創作,體現蔡國強近年嘗試從單色轉向多色火藥的探索,畫面中心的蓬萊仙島以深褐色的爆破痕跡建立起島嶼厚實的烏托邦形象,下方使用藍色火藥如同海洋包圍著島嶼,也包覆著理想,上方則有鮮紅的飛鳥凌空飛越,彷彿影射現今的國際情勢,為藝術家宣揚和平的反戰理念發聲,同時暗示國際政治和社會議題的現實狀態。
草間彌生《無限星網》.壓克力、畫布.290×523 cm.1995。圖|保利香港
草間彌生:無限宇宙
《無限星網》創作於1995年,是目前市場上出現草間彌生70歲前最大尺幅的創作。作品結合了藝術家生涯不同階段的精萃,可說是她壯年時期對於畢生執著藝術觀點的總結。《無限星網》承襲1959年開始「無限的網」系列單一色調網格複製的繁殖概念,通過標誌性圓點與有機線條符號的連結,大小不一的集聚創造明滅晃蕩的錯覺,編織成一片無限生命力自由閃爍的黑夜星空。《無限星網》的構圖沒有起點、終點與中心,草間彌生運用單一色彩堆疊的網眼,建造疏密程度不同的組織,在黑色背景上施以不同稀薄程度的白色油彩,改變黑色空隙間的色彩強度,藉以強調明暗層次所產生流動性的空間感,創造平面的立體視覺效果。超過人體視覺範圍的巨大畫幅,遠觀不僅帶有幽冥深邃無涯空間感,同時草間彌生藉由作品,邀情觀者一同體驗將自我消弭在此無焦點的感知世界之中,反映她觀察大自然後,感悟宇宙的浩瀚,自身不過是渺小的存在,進而打造一個永恆時間的無限空間,以突顯自身對於無限宇宙之美學觀點與思維。
草間彌生《無限星網》局部。圖|保利香港
相關報導
保利香港2018年春季「現當代藝術專場」拍賣將於3月29日於香港君悅酒店隆重舉行,將呈獻多位著名亞洲重要藝術家轉折時期的博物館級收藏作品,亮點包括朱沅芷1932年於紐約現代美術館參展的三聯作《旋轉木馬;日光浴者;及現代公寓》、目前市場上出現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70歲前最大尺幅的創作《無限星網》、蔡國強從單一色彩轉變為彩色火藥的大型火藥爆破繪畫《蓬萊山-1》、朱德群、吳冠中橫跨不同時期之經典作品,與撼動市場的趙無極甲骨文時期鉅作,這一系列富有歷史題材、精湛難得的佳作,將豐富廣大藏家的多元化視野。
趙無極《大地無形》.油彩、畫布.200×160 cm.1956-1957。圖|保利香港
Tags
ARTouch編輯部( 1685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