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2020香港首個實體藝博會:典亞藝博與巴塞爾藝術展「世紀合作」

2020香港首個實體藝博會:典亞藝博與巴塞爾藝術展「世紀合作」

作為 2020 年香港首個實體藝博會,典亞藝博與巴塞爾藝術展達成「世紀合作」,展場一分為二:一邊展出典亞藝博專長的古董美術,一邊展示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團隊策劃的當代藝術——「藝薈香港」(Hong Kong Spotlight)。黑國強形容,與巴塞爾藝術展既是同業又是朋友,感激雙方團隊各自努力、一同合作,最終玉成其事,攜手為「 重拾香港商業藝術界別的鬥志」出一分力。
新冠肺炎(COVID-19)席捲全球,各地大型藝術活動停擺,歐美地區影響尤其明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世界各地的實體展會都無法舉行,無奈移師網路世界。典亞藝博原計畫於今年開到臺灣,但受疫情影響也宣布延後至2021年。香港本地的情況同樣不見得特別幸運。自去年社運以來,部分畫廊表示生意已經受到一定程度打擊,而後疫情又至,業務更是雪上加霜。
原訂10月初開幕的「典亞藝博 2020」,受疫情延期至11月下旬舉行。開幕前幾天,香港確診個案再度飆升,政府呼籲市民居家工作。延期至12月舉行的「香港書展2020」宣佈取消的同一個星期,典亞藝博卻在灣仔會議展覽中心開幕。
作為 2020 年香港首個實體藝博會,典亞藝博與巴塞爾藝術展達成「世紀合作」,展場一分為二:一邊展出典亞藝博專長的古董美術,一邊展示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團隊策劃的當代藝術——「藝薈香港」(Hong Kong Spotlight)。黑國強形容,與巴塞爾藝術展既是同業又是朋友,感激雙方團隊各自努力、一同合作,最終玉成其事,攜手為「 重拾香港商業藝術界別的鬥志」出一分力。
典亞藝博與巴塞爾藝術展聯手,帶來「藝薈香港」展會,可以說是「世紀合作」。(攝影/黎家怡)
貝浩登作為2020典亞藝博與巴塞爾藝術展合作項目「藝薈香港」(Hong Kong Spotlight)的參展畫廊,於展位呈現藝術家艾迪.馬丁內斯(Eddie Martinez)個展,銷售成績十分亮眼。(貝浩登提供)
實體展會的氣氛無可替代
今年,典亞藝博共有33家藝廊和8家藝術機構參展,而「藝薈香港」的部分也有 22 個曾參展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並於香港設有展覽空間的畫廊參與。記者目測預展當天人潮,參觀人數似乎並沒有大幅減少,其中由潔思園畫廊、Maria Kiang Chinese Art及88藝廊共同策劃展覽「合流」,更是人流駱驛不絕,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亦曾駐足欣賞。
潔思園畫廊、Maria Kiang Chinese Art及88藝廊共同策劃展覽「合流」吸引到西九文化區管理局董事局主席唐英年曾駐足欣賞。(攝影/黎家怡)
「現在大家都比較悶,哪裡都沒辦法去。難得有個機會來集中在一起,很多人就出來了。」Maria Kiang Chinese Art 的總監江苑儀說,網路雖然方便快速,但「氣氛」是實體展會的過人之處 。就像他們三人合作的展覽,要不是有實體場地,參觀者就無法從藝術品擺法體會古董與當代藝術的共融和協。這份「合流」的精神,恰恰呼應著今年典亞藝博與巴塞爾藝術展聯手合作的意義。實體展會無可取代的「氣氛」,正也是黑國強堅持辦展的決心。
超強應變 千金買開心
典亞藝博能夠順利開幕,一切得來不易。黑國強解釋,今年不斷見到同業的活動被迫取消、延期,心情早已非常忐忑。藝博會本是各方來客聚會的場合,但他很早就已經意識到典亞藝博即使可以實體進行,許多外國畫廊、古董店、專家都無法來港,所以把今屆參展商聚焦於香港本地畫廊和機構。
今年九月,黑國強得悉典亞藝博無法如期於十月舉行,計劃延後至十一月之際,確定場地、檔期之後,他便主動聯絡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團隊,「Art Basel 今年全世界都做不到,他們都好困難,就看看有沒有甚麼可以合作」。一通電話就打開了「世紀合作」,典亞藝博與巴塞爾藝術展數日內達成共識,形成這場真正「古今中外」匯聚的藝博會。黑國強說,籌備時間緊迫,當然有難度,但這是香港才能做到的速度,「不是我一個人的力量,而是眾人的超強應變能力,不斷變陣方可形成今年的展覽」。
典亞藝博創辦人兼總監黑國強希望這場藝博會能在苦悶的日子裡帶來一點歡樂,「千金買開心」。(攝影/黎家怡)
疫情難以預測,計劃總是追不上變化。就在開幕前幾天,香港疫情反彈。作為主辦單位,黑國強坦言主動取消只會造成「統賠」的困境——賠場租、租攤位的客戶、搭建的公司、廣告等等,無數博覽會搞手就此「沒頂」倒閉,「你當我拗頸(抬槓)也好,我覺得無絕對理由做不成啊」。
因應近日反覆的疫情,藝博會提在於 11 月 23 日暫停公開發售門票,控制人流。今年貴客票只發出了大約 2、3 千張,較往年的 4 千張為少。對比去年五天展期 1.5 萬人次的參觀人流,黑國強坦言今年「不求數字」,而是要「重拾香港商業藝術界別的鬥志」。居家抗疫已久,客戶無法來港,社交活動大減,他笑言親身體驗過「悶」,希望藝博會能在苦悶的日子裡帶來一點歡樂,「千金買開心」。
主辦單位希望注入開心的氣氛,刺激業界重燃鬥志。參展畫廊的心情也同樣嗎?
不因疫情影響選件
白石畫廊的文詠薇透露,過去一年畫廊業務未因疫情而明顯變動。他們堅持舉行實體展覽,但展期稍作延長。海外客戶雖然無法親身觀展,但透過網路通訊仍然保持聯絡。
畫廊今年多場藝博活動都被取消,文詠薇一度擔心典亞藝博也難逃厄運,但知道主辦單位堅持進行,他們也好想繼續支持,「實體展覽好重要!比如上年 Art Central 好多人來,我們賣了好多作品。」她又指,國際客戶集中於香港,有助畫廊認識海外收藏家,把代理的藝術品帶到去外國。然而,今年受疫情影響、出入境有所限制,許多海外同業無法參與;本地收藏家也可能擔心室內人多密集,未必願意到場,「所以今年我們不是抱著很大期望,盡力吧!」
白石畫廊今年風格帶來比較優雅的作品,例如:楊泳梁的仿水墨燈箱作品《早春》。(典亞藝博提供)
文詠薇強調經濟氣氛雖然多少受到疫情影響,但不會因此而引進較便宜藝術品,「希望收藏家仍然會欣賞作品價值而購買」。
參展感興奮 銷售平常心
季豐軒創辦人季玉年也有類似的看法,開業近 30 年堅持「賣畫不是促銷」。她同意,藝術市場不如以往那麼暢旺,現在剩下來的客戶都很成熟,「花錢很當心」。因此,她更覺得畫廊要在質量上取勝方可以贏得生意,「不像以前市場好的時候,誰都也能賣」。相對疫情,季玉年認為去年社會運動對生意的影響更大,「社運有點恐怖:燒火、打。害怕,連我自己都不外出了」。對她來說,疫症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大家洗手、戴口罩,不要聚會吃飯,不會輕易感染,「只不過很多外面的人進不到來」。季玉年不諱言,今年年頭「很苦」,生意有點影響,但很快客戶就適應下來,「反正都不能出門,不能去玩,就多了時間去聊。海外客戶一樣打電話來、買東西,所以生意就正常回來了」。
季玉年對於參展感到興奮,以平常心面對銷售情況。(攝影/黎家怡)
疫情爆發以來,季玉年與家人相處時間多了。病毒雖然奪去了許多生命,但同時讓人學習慢活,人與人的關係也改善了。就像這次難得的實體藝博會,戴著口罩也感受到她那份雀躍,「以前參展不會那麼興奮,現在見到人就很開心。老朋友都來了,起碼曉得大家還存在就已經很開心。」沒有 Art Basel 的人山人海場面,但季玉年倒是樂見走馬看花的「閒人」少了,留下來的都是喜歡藝術的人,「銷情暫時不曉得,我倒是很平常心呢」。
難得熱鬧 銷情感樂觀
「每個人都想熱鬧,而藝術是重要的社交,博覽會提供了場合。那麼多行家可以走在一起,又有當代藝術,又有古董專家,今年做法把藝術的看法都打開了。」另一位老行專、漢雅軒創辦人張頌仁說。同樣有感於去年社運的影響,張頌仁形容香港接連經歷社運和疫情,對畫廊同業的生意構成一定打擊。他認為,成本高的機構問題較大,所以漢雅軒去年也搬離中環黃金地段的畢打行。他預測,各種不明朗的因素需要持續一段時間,最快要到明年下半年才會好轉,「但對於好多人來說都是一件好事,可以透透氣!但要注意健康。」
漢雅軒展示過世的香港藝術家陳晚年的作品,全由遺孀親自挑選,作為對大師的最後致敬。(攝影/黎家怡)
典亞藝博既是香港今年首場實體藝博會,張頌仁認為預展人流「不算差」,「大家都好久沒有看展覽了,(藝博會)都變成一個新鮮 event」。從近月香港和北京的拍賣會觀察所得,他指出名家高檔藝術品仍然「賣得不差」,但想要推動新銳藝術就「比較吃力」。 由此推論,他相信是次參展的展品只要「不高價就不太難賣」,「始終喜歡收藏的人還很多,好多人都可能有點衝動,想花花錢。銷售難講,但應該都會有點成績吧?我是蠻樂觀的。」
香港相對幸運 收支平衡有信心
抱持樂觀態度的不只張頌仁,還有 Rossi & Rossi 的畫廊主Fabio Rossi。自典亞藝博 2006 年開辦以來,Rossi & Rossi 每年都參與其中,今年也不例外,Fabio Rossi 形容參展是要「表達信心」。從參展陣容看來,他覺得反映本地畫廊堅實地支持香港藝術市場,行家都願意為這座城市出力,「收藏家、博物館、策展人,大家都好支持,我感受到強烈的社群意識(a sense of community)」。他續指,規模即使較去年細,但質素依然,同場加入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團隊策劃的「藝薈香港」更是美事,「將我們有限的資源集合,這正是當下最重要的。」Fabio Rossi承認,疫情多少影響到生意,但同時不用到處參展、不用出門公幹,開支其實也有限。客戶親身來看作品,討論藝術,吃飯喝酒,雖然不再可行,但彼此仍有電郵、電話聯絡,生意總算是慢慢恢復過來。
Rossi & Rossi 帶來佛教藝術作品 。(攝影/黎家怡)
「相對世界上其他地方,香港算是幸運。」Fabio Rossi 認為,香港疫情大致受控,香港人也非常有意識地自律戴口罩、洗手。相對美國的朋友,他認為海外的情況更令人擔心。他相信,疫苗推出之前,疫情還是會一波一波重來,要接受這個事實就必須要抱著正面積極的態度去應變。預展當天, Fabio Rossi 覺得入場的人不少,而且好些參觀人士表示有興趣,「今次參展我頗有信心能做到收支平衡,希望還可以認識一些本地活躍的收藏家吧」。
交易場也是聚會點
藝博活動幾乎歸零的一年,來到十一月終於生成典亞藝博,可謂久旱逢甘霖。甘霖,不光是做生意的機會,也是見見同業、聊聊天的聚會。抗疫很累,更需要彼此扶持。就像巴塞爾藝術展亞洲總監黃雅君(Adeline  Ooi)早前在 The China Current 的訪問中提到是次藝博會——(很可能是)今年唯一一場 Art Basel 以實體形式見人的活動——說:「團結很重要,我希望這次聚會是對彼此的支持」。
黎家怡( 36篇 )